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會徽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會徽
國家或地區 中華臺北
IOC編碼TPE
成立1922年4月3日(前身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創立)
1974年7月17日改為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加入IOC1960年(改以中華民國奧委會名稱加入)
1981年3月23日起使用 中華臺北名義
總部 中華民國臺北市中山區朱崙街20號
會長林鴻道
秘書長徐孝慈(代理)[1]
網頁www.tpenoc.net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英語: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簡稱中華奧會,是中華民國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負責處理中華民國在奧運亞運等國際體育賽事的聯繫工作,並加強與國際奧會及國內外各運動團體聯繫,維護奧林匹克之名稱、標誌及會徽。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參加奧運及國際體育賽事時,使用「中華臺北」做為參賽代表團的名稱。

歷史[编辑]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前身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其實體組織為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成立於1922年。

1973年時因為奧運席位問題,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於7月17日分立出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以專司國際運動或比賽,原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則改稱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即現今的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專司國內運動或比賽。

會旗(梅花旗)[编辑]

梅花旗
Flag of Chinese Taipei for Olympic games.svg
类别其他​Small vexillological symbol or pictogram in black and white showing the different uses of the flag
比例2:3
啟用日期1981年3月23日(奧會會旗)
形式中華民國國花外型、中華民國國旗顏色搭配而成
設計者林幸雄[2]翁明義[3][4]
  • 梅花外環:國花,象徵梅花凌冬耐寒,其所表現的堅貞剛潔;表現出中華民國選手在艱苦的訓練過程中,出現佳績。
  • 外環顏色:從外到內的,藍、白、紅色,代表國旗
  • 青天白日徽:代表中華民國。須特別注意的是,依據1981年中華奧會國際奧委會所簽定的洛桑協議,國際奧委會承認的會徽中所使用的青天白日徽,白日的比例並非中華民國國徽標準,亦不是中國國民黨黨徽標準,而是介於兩徽之間[5][6]

中華民國政府簽署奧運模式協議時,並未同意觀眾席場內禁用中華民國國旗,各國亦無明文禁止,但各項國際運動會實務上迫於中國大陸壓力仍經常禁止觀眾攜中華民國國旗入奧運會場加油,特別是同場有中國大陸運動員比賽時,依舊經常遭搶奪或驅趕[7][8][9][10]

會歌(國旗歌改編歌词)[编辑]

中華奧會會歌的歌詞与國旗歌歌词不同[11],詞作者為張彼德[12]

奧會會歌
奧林匹克,奧林匹克,無分宗教,不論種族。
為促進友誼,為世界和平,五洲青年,聚會奧運。
公平競賽,創造新紀錄,得勝勿驕,失敗亦毋餒。
努力向前,更快更遠,奧林匹克永光輝。
努力向前,更快更強,奧林匹克永光輝。

中華臺北於1981年3月23日《洛桑協議》時和國際奧會簽約同意會名、會旗及會徽。1983年6月1日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提交的「會歌」(anthem)被國際奧會接受[13]

戰績[编辑]

奧運獎牌名單[编辑]

年份 運動員 比賽項目 獎牌 備註
1960年 楊傳廣 男子田徑十項全能 1Silver medal icon.svg 銀牌 中華民國暨田徑項目首面獎牌
1968年 紀政 女子80公尺跨欄 1Bronze medal icon.svg 銅牌 女性運動員首面獎牌
1984年 蔡溫義 男子舉重60公斤級 1Bronze medal icon.svg 銅牌 舉重項目首面獎牌
1992年 中華民國棒球代表隊 男子棒球 1Silver medal icon.svg 銀牌 棒球項目首面獎牌
1996年 陳靜 女子桌球單打 1Silver medal icon.svg 銀牌 桌球項目首面獎牌
2000年 黎鋒英 女子舉重53公斤級 1Silver medal icon.svg 銀牌
郭羿含 女子舉重75公斤級 1Bronze medal icon.svg 銅牌
陳靜 女子桌球單打 1Bronze medal icon.svg 銅牌
紀淑如 女子跆拳道49公斤以下級 1Bronze medal icon.svg 銅牌 跆拳道項目首面獎牌
黃志雄 男子跆拳道58公斤以下級 1Bronze medal icon.svg 銅牌
2004年 袁叔琪吳蕙如陳麗如 女子射箭團體 1Bronze medal icon.svg 銅牌 射箭項目首面獎牌
劉明煌王正邦陳詩園 男子射箭團體 1Silver medal icon.svg 銀牌
陳詩欣 女子跆拳道49公斤級 1Gold medal icon.svg 金牌 中華民國暨跆拳道項目首面金牌
朱木炎 男子跆拳道58公斤級 1Gold medal icon.svg 金牌
黃志雄 男子跆拳道68公斤級 1Silver medal icon.svg 銀牌
2008年 陳葦綾 女子舉重48公斤級 1Gold medal icon.svg 金牌 舉重項目首面金牌
盧映錡 女子舉重63公斤級 1Silver medal icon.svg 銀牌
朱木炎 男子跆拳道58公斤級 1Bronze medal icon.svg 銅牌
宋玉麒 男子跆拳道68公斤級 1Bronze medal icon.svg 銅牌
2012年 許淑淨 女子舉重53公斤級 1Gold medal icon.svg 金牌
曾櫟騁 女子跆拳道57公斤級 1Bronze medal icon.svg 銅牌
2016年 許淑淨 女子舉重53公斤級 1Gold medal icon.svg 金牌
雷千瑩林詩嘉譚雅婷 女子射箭團體 1Bronze medal icon.svg 銅牌
郭婞淳 女子舉重58公斤級 1Bronze medal icon.svg 銅牌
2020年 楊勇緯 男子柔道60公斤級 1Silver medal icon.svg 銀牌 柔道項目首面獎牌
羅嘉翎 女子跆拳道57公斤級 1Bronze medal icon.svg 銅牌
鄧宇成湯智鈞魏均珩 男子射箭團體 1Silver medal icon.svg 銀牌
林昀儒鄭怡靜 混合桌球雙打 1Bronze medal icon.svg 銅牌
郭婞淳 女子舉重59公斤級 1Gold medal icon.svg 金牌 破奧運會紀錄
陳玟卉 女子舉重64公斤級 1Bronze medal icon.svg 銅牌
李洋王齊麟 男子羽球雙打 1Gold medal icon.svg 金牌 羽球項目首面獎牌及金牌
潘政琮 男子高爾夫 1Bronze medal icon.svg 銅牌 高爾夫項目首面獎牌
李智凱 男子體操鞍馬 1Silver medal icon.svg 銀牌 體操項目首面獎牌
戴資穎 女子羽球單打 1Silver medal icon.svg 銀牌 羽球單打首面獎牌
黃筱雯 女子拳擊蠅量級 1Bronze medal icon.svg 銅牌 拳擊項目首面獎牌
文姿云 女子空手道55公斤級 1Bronze medal icon.svg 銅牌 空手道項目首面獎牌

歷屆中華奧會[编辑]

主席[编辑]

屆次 姓名 就任日期 離任日期 備註
Emblem of ROC Olympic Committee.svg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National Amateur Athletic Federation
王正廷 1922年4月 由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全國體協會長、理事長兼任,國共內戰時移居香港
郝更生 1948年 1956年6月 由全國體協總幹事代理→理事長兼任
周至柔 1956年6月 1957年12月 由全國體協理事長兼任,就任台灣省主席後辭職
鄧傳楷 1957年12月 1961年2月 由全國體協理事長兼任,羅馬奧運後請辭
楊森 1961年2月 1973年6月 由全國體協理事長兼任
1964年東京奧運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以臺灣代表團參加,1972年慕尼黑奧運以中華民國代表團參加
黎玉璽 1973年6月 1973年7月 由全國體協理事長兼任,1973年7月17日奧會自全國體協獨立分出
1 徐亨 1973年7月 1974年5月
2、3、4 沈家銘 1974年5月 1979年11月 1979年11月後改為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之後奧運以中華台北代表團參加
Emblem of Chinese Taipei for Olympic games.svg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
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
4 沈家銘 1979年11月 1982年9月 任內逝世
5 鄭為元 1982年12月 1987年9月 兼任中華體協理事長
6 張豐緒 1987年9月 1998年1月 兼任中華體協會→中華體總會長,中華奧會榮譽主席
7、8 黃大洲 1998年1月 2006年1月 中華奧會榮譽主席
9、10 蔡辰威 2006年1月 2014年1月 兼任中華體總會長
11、12、13 林鴻道 2014年1月 現任

副主席[编辑]

  • 第1屆:
  • 第2屆:
  • 第3屆:
  • 第4屆:
  • 第5屆:
  • 第6屆:
  • 第7屆:
  • 第8屆:莊村徹、吳文達、李棟樑、白文正、曾永權、王人達
  • 第9屆:蔡賜爵、林鴻道、曾永權、張芬芬
  • 第10屆:蔡賜爵、林鴻道、曾永權、陳建平、王人達、呂威震
  • 第11屆:蔡賜爵、張朝國、陳士魁、陳建平、廖裕輝、張煥禎
  • 第12屆:蔡賜爵、張朝國、陳士魁、陳建平、廖裕輝、張煥禎
  • 第13屆:蔡賜爵、陳建平、張煥禎、廖裕輝、葉政彥、蔡家福

執行委員[编辑]

  • 第1屆:
  • 第2屆:
  • 第3屆:
  • 第4屆:
  • 第5屆:
  • 第6屆:
  • 第7屆:
  • 第8屆:
  • 第9屆:林正峰郭正亮王人達羅福助呂台年張煥禎蔡辰威朱鳳芝呂威震姚高橋邱文賢蔡政彥曾永權蔡賜爵林鴻道陳建平張芬芬吳經國徐亨[14]
  • 第10屆:王人達〈籃球理事長〉、朱鳳芝〈曲棍球理事長〉、何湯雄〈射箭理事長〉、吳經國〈國際奧會委員〉、呂台年〈馬術名譽理事長〉、呂威震〈柔道理事長〉、李成顯〈角力理事長〉、林廷芳〈三聯科技總經理〉、林國棟〈體委會副主委〉、林鴻道〈帆船理事長〉、姚高橋〈游泳理事長〉、張煥禎〈擊劍理事長〉、張裕屏〈台蓄董事長〉、許育瑞〈排球理事長〉、陳建平〈跆拳道理事長〉、曾永權〈立法院副院長〉、葉政彥〈網球理事長〉、蔡辰威〈田徑理事長〉、蔡賜爵〈手球理事長〉[15]
  • 第11屆:林鴻道〈帆船理事長〉、蔡賜爵〈手球理事長〉、張朝國〈全國體總會長、舉重理事長〉、陳士魁〈僑委會委員長〉、陳建平〈前體育總會會長〉、張煥禎〈擊劍理事長〉、廖裕輝〈網球理事長〉、吳經國〈國際奧會執行委員〉、彭臺臨〈體育署副署長〉、朱鳳芝〈曲棍球榮譽理事長〉、李成顯〈角力榮譽理事長〉、何湯雄〈射箭理事長〉、林廷芳〈三聯科技總經理〉、郭中興〈射擊理事長〉、朱壽騫〈體操理事長〉、王貴賢〈排球理事長〉、黃志雄〈立法委員〉、蔡家福〈中華民國縣市體育會聯合總會會長〉、王景成〈田徑秘書長〉、陳光復〈原體育總會副會長〉[16]
  • 第12屆:王景成、王貴賢、朱文慶何卓飛、林廷芳、林哲宏祝文宇許安進、郭中興、陳光復、陳怡安、黃志雄、蔡家福、李武男(2019-06-25補選,拳擊理事長)、陳嘉遠(補選,體操協會代表)、葉政彥(補選,中華奧會票選代表)
  • 第13屆:王景成、朱文慶、朱木炎、何卓飛、林廷芳、林哲宏、張文馨、章金榮、許安進、陳士魁、陳任邦、陳光復、陳建宏、陳美燕、陳嘉遠、黃忠仁、劉福財、謝典林[17]

參考文獻[编辑]

引用[编辑]

  1. ^ 中華奧會人事動態. [2022-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5). 
  2. ^ 中華奧會會旗有黨徽?設計者挺身澄清. 聯合報. 2016年8月15日 [2016-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5 (中文(臺灣)). 
  3. ^ 奧運人系列/從自備國旗到自繪會旗 那年,老國手這樣守護台灣. 民報. 2016年9月1日 [2016-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5) (中文(臺灣)). 
  4. ^ 奧運人系列/看報「應徵」練滑雪 苗栗囝仔翁明義三度攻奧寫歷史. 民報. 2016年9月5日 [2016-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8) (中文(臺灣)). 
  5. ^ 中華奧會會徽說明(中華奧會官網). [2016-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5). 
  6. ^ 中華奧會會旗釋疑 設計者:不是黨徽 | 時事 | 聯合影音. [2018-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6). 
  7. ^ 倫敦奧運/不能用國旗?體委會:禁帶非參賽國旗幟入場. [2012-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3). 
  8. ^ 僑胞攜國旗加油被搶 英方致歉.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7). 
  9. ^ 為曾櫟騁加油 留學生帶國旗突圍. [2012-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3). 
  10. ^ 愛台灣老外國旗裝觀賽 遭奧會「強迫脫衣」. [2016-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0). 
  11. ^ 國旗歌沒有改詞 楊忠和弄錯了. 2009臺北聽障奧會. 2009-01-05. [永久失效連結]
  12. ^ 劉進枰. 1981年奧會模式簽訂之始末 (PDF). 2007 [2010-07-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3-09). 
  13. ^ "Chinese Taipei" and Olympism (PDF). Olympic Review.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593–594. 1983 [2010-07-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3-18) (英语). 
  14. ^ 蔡辰威當選第九屆中華奧會主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aiwan News,2006/01/14
  15. ^ 獲全數執委支持 蔡辰威續任中華奧會主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時報,2009/12/20
  16. ^ 林鴻道當選第11屆中華奧會主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國時報,2013/12/28
  17. ^ 中華奧會第 13 屆委員名單. [2022-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2). 

来源[编辑]

書籍

外部連結[编辑]

參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