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冲突
中越边境冲突 | |||||||||
---|---|---|---|---|---|---|---|---|---|
中越关系的一部分 | |||||||||
![]() 周边各国对于南中国海主权的宣称,可见中越两国的宣称高度重合 | |||||||||
| |||||||||
参战方 | |||||||||
![]() |
![]()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 ![]() ![]() ![]() ![]() ![]() ![]() ![]() |
![]() ![]() ![]() ![]() ![]() ![]() ![]() |
|
中越边境冲突,是80年代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爆发的一系列关于陆上与海上领土争议的冲突。
陆上边界冲突[编辑]
1887年中法两国签订《续议界务专条》,规定了大清帝国与法属印度支那的领土边界。之后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越盟、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均遵守该协议内容。因此中越双方法理上并不存在陆地领土争议。
1981年,越南占据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的法卡山与云南省麻栗坡县的扣林山,中国边防部队发动反击将法卡山与扣林山夺回。
1984年,越南占据了《续议界务专条》中明确属于中方领土的老山与中越边境骑线山经过的者阴山主峰(均属于云南省麻栗坡县),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向老山和者阴山地区发起大规模攻势并取得胜利。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各军区轮战的形式对老山地区进行防御,并在轮战期间曾一度占领越南近113平方公里领土。
1990年2月13日凌晨,越军以一个排的兵力对中方B64,66号阵地实施偷袭,被中方击退。中方伤一人,越军两死一重伤。这是中越两山轮战的最后一战。1990年2月15日成都军区云南前指正式将老山战场对越防御作战指挥全部移交云南省军区前指后撤销。
1990年9月,越共中央总书记阮文灵访问成都,与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与国务院总理李鹏进行峰会,双方讨论了陆地边界问题与柬埔寨问题,最后双方在两国关系正常化、越南从柬埔寨撤军、共同勘界确定陆地边界问题上达成共识。
1993年中越双方以《续议界务专条》为基础签订新的陆地边界条约,被中方额外占领的113平方公里领土(如李海欣高地)归还给越南。1993年2月10日,中方解除老山地区防御作战任务,撤销云南前指,边防部队转入正常守卫,停止空军航空兵和地空导弹部队在中越边境轮战。
2009年,中越双方联合勘界结束,中越陆上边界冲突得到正式解决。
海上边界冲突[编辑]
197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越南共和国发生西沙海战,中方取胜后占领西沙群岛所有岛礁至今。
北越政府曾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南中国海的主权声索,但1975年越南统一后,统一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态度发生反转,不再承认中国对于南中国海的主权声索(尤其是西沙群岛与南沙群岛),于80年代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爆发了数次冲突,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即1988年赤瓜礁海战。中越关系正常化后虽不再有武装冲突,但岛礁主权争议仍然存在至今,也发生过一些民用船只对峙的事件与其他海事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