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龍城區
此條目尚未参照香港行政區劃專題之格式編寫。 |
![]() | |
![]() | |
地區 | 九龍中 |
---|---|
面積 | 9.97平方公里 |
總人口(2016年中) | 418,732人[1] |
人口密度 | 41,802人/平方公里 |
成立日期 | 1981年12月 |
民政事務專員 | 蔡敏君 |
區議會主席 | 何顯明 |
區議會選區數目 | 25 |
九龍城區(英語:Kowloon City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大致位於九龍的中部位置。九龍城區北望獅子山,南向維多利亞港,東面以聯合道、東頭邨道、東正道、太子道東為界,西面以港鐵東鐵綫路軌為界。面積約1,000公頃,2016年中區內人口共418,732人[1]。位於香港市區內的啟德機場曾經是區內最著名的地標,隨著機場於1998年搬遷到離島區赤鱲角,這個地標亦成為香港時代變遷的一個重要見證。
地理[编辑]
九龍城區雖經多年發展而主要為平地,但仍有不少高度不多於百米的小山丘,例如十二號山(又稱紅磡山)、採石山(又稱紅燈山或水塘山)、加多利山(又稱嘉道理山)、格仔山等。北端為獅子山-筆架山南麓,亦為區內最高點。東面緊鄰黃大仙區,東南方隔啟德機場舊址和觀塘區相接,南面是紅磡灣和維多利亞港。西面則大致上以港鐵東鐵綫路軌為界,與深水埗區和油尖旺區相連。
歷史[编辑]
根據《九龍城區風物志》描述,秦漢時九龍城區已盛產海盐,不過較可靠的歷史記載是從南宋末代皇帝趙昺開始,現有宋皇臺和上帝古廟遺址。
九龍城區在1920年代之前,基本上是一個漁農和開採石礦的社會,這與當時香港整體經濟型態相符,並無不同之處。根據1841年5月《轅門報》(即後來的《香港政府憲報》)所載,香港島與一水之隔的九龍半島上的居民可分為三大類,即漁民、農民和打石工人,此三大分類自然亦無分別,稍有不同的是香港島的城市化步伐較快,起步較早,而九龍要到1920年代之後才稍具規模。
英國割讓及租借[编辑]
- 1860年,滿清政府把九龍半島割讓予英國,包括位於界限街以南的土瓜灣、何文田和紅磡。
- 1898年,滿清政府把新界土地租借予英國政府,為期99年,留下九龍寨城(俗稱九龍城寨)作駐軍及補給用。
- 1899年,英國派兵進入九龍寨城,並將清朝官員趕走。九龍寨城從此日久失修,變得殘破不堪,更因寨城變成了無政府統治一樣(俗稱三不管狀態),品流變得複雜,罪案不斷。直至1987年,香港及英國政府與中國政府達成清拆砦城的協議,並於原址興建公園。
- 1910年九廣鐵路-英段(今港鐵東鐵綫)通車,便設有油麻地站,位置約在現時太平道的位置。
- 1925年,香港首個民用機場啟德機場落成啟用,位置於現時新蒲崗一帶。飛機起落時,需要把清水灣道(今彩虹道)的車輛截停。
- 1938年,「金夫人墓」原址興建了聖三一堂(現名聖三一座堂),「金夫人墓」也隨之湮沒。
- 1941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佔領香港,宋王臺石山在日軍擴建機場時,幾乎完全炸毀。後來香港政府修葺機場,就切割作碑,安放於原地附近,並設立宋王臺公園以供市民憑弔。
- 1958年9月,政府完成於九龍灣的填海工程,把啟德機場南移,在原有位置興建了新蒲崗工業區及太子道東。
- 1975年11月30日,九廣鐵路-英段縮短至紅磡,設九龍車站(今紅磡站)。
- 1979年10月1日,地鐵(今港鐵)觀塘綫啟用,於九龍塘設九龍塘站,並與九廣東鐵(今港鐵東鐵綫)連接。
- 1987年,九龍寨城居民開始調遣,香港及英國政府與中國政府達成清拆寨城的協議,並於原址興建公園,成為九龍寨城公園。
- 1993年,港府正式清拆九龍寨城。
特區時期[编辑]

民政事務專員[编辑]
現任九龍城區民政事務專員為蔡敏君女士,於2020年7月13日接替郭偉勳出任該區專員。[2]
歷任九龍城民政事務專員[编辑]
- 陳貴春 先生(任期:1997年-2000年10月31日)
- 鍾沛康 先生(任期:2000年11月1日-2002年7月18日)
- 楊潤雄 先生(任期:2002年7月19日-2005年7月31日)
- 王天予 女士(任期:2005年8月1日-2008年5月25日)
- 蘇婉玲 女士(任期:2008年5月26日-2012年3月31日)
- 徐耀良 先生(任期:2012年4月2日-2016年5月29日)
- 郭偉勳 先生(任期:2016年5月30日-2020年7月12日)
- 蔡敏君 女士(任期:2020年7月13日至今)
區議會[编辑]
九龍城區議會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協助處理九龍城區的事務,共有25名議員,現屆九龍城區議會由建制派主導,現任12名議員當中只有1名為民主派議員,有11名為建制派議員。
統計資料[编辑]
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資料[3],九龍城區的人口資料如下:
|
|
社區環境[编辑]
私人住宅[编辑]
區內建築以住宅樓宇為主,由馬頭角十三街樓齡超過半世紀的老舊唐樓到加多利山和九龍塘一帶的獨立屋豪宅都可在本區找到。另外何文田和紅磡灣則是區內的新發展高層豪宅區。九龍城、九龍塘、馬頭圍、馬頭角一帶昔日因位處啟德機場法定的機場障礙物高度管制範圍內,區內儘管是1980年代或1990年代興建的建築物也受到高度限制影響,最高的樓宇甚少超過16層,在市區而言,區內的大廈平均高度明顯較其他市區區域低矮。然而隨着啟德機場在1998年停止運作和之後的市區重建,紅磡、土瓜灣及九龍城一帶亦陸續興建了不少高於16層的單棟式住宅,但當中不少被批評為「牙籤樓」(即樓宇地盤面積細小但建築高度不乎比例地高,狀如牙籤而得名)。
不過區內個別大廈受陳年地契所限,無法重建為高樓。在香港終審法院「裕昌(亞洲)有限公司對地政總署署長」一案中,終審法院裁定地契中「房屋(House)」,重建時不能超過「一所房屋」,因此禁止裕昌在九龍城南角道相連的五個地段興建一座26層高建築物。[4][5]受案件影響所及,區內南角道、聯合道、福佬村道多幢大廈也受同樣地契條款限制發展規模,除非向香港政府補地價以解除有關限制。[6]
公共屋邨[编辑]
連同居屋屋苑在內,區內的公營房屋主要集中於何文田一帶。
大型商場[编辑]
公共設施[编辑]
教育[编辑]
大專院校[编辑]
已遷移院校[编辑]
-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分校,原址位於九龍塘
- 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紅磡校園,原址位於紅磡蕪湖街
基督宗教神學院校[编辑]
中學教育[编辑]
截至2009年,九龍城區內有31間中學。當中不乏傳統名校。
小學教育[编辑]
截至2009年,九龍城區內有57間小學。
幼兒教育[编辑]
醫療服務[编辑]
- 公營醫院(九龍中聯網)
- 九龍醫院– 多種專科醫院,提供精神科、康復科和呼吸內科的急症及延續護理服務,以及療養護理和社區外展服務。
- 香港眼科醫院– 專科醫院,提供眼科的專科服務。
- 香港兒童醫院– 專科醫院,提供全港性的兒科服務,負責接收香港各區的第三層醫療轉介。
- 公營診所
- 私營醫院
- 政府部門
文康娛樂[编辑]
|
|
|
旅遊景點[编辑]
經濟發展[编辑]
商業[编辑]
除了區內住宅樓宇低層的商業活動外,現時紅磡灣一帶有幾棟辦公室大樓及酒店,而鄰近黃埔花園的海濱廣場及九龍海逸君綽酒店,更是區內最大的商業項目。
工業[编辑]
九龍城區全區都零散分佈着舊式大廈和唐樓,以住宅為主,較少工業發展,只有紅磡存在少量工業大廈。
交通[编辑]
港鐵[编辑]
道路[编辑]
- 幹線道路
- 市區道路
巴士[编辑]
專線小巴路線列表 | |||||||||||||||||||||||||||||||||||||||||||||||||||||||||||||||||||||||||||||||||||||||||||||||||||||||||||||||||||||||||||||||||||||||||||||||||
---|---|---|---|---|---|---|---|---|---|---|---|---|---|---|---|---|---|---|---|---|---|---|---|---|---|---|---|---|---|---|---|---|---|---|---|---|---|---|---|---|---|---|---|---|---|---|---|---|---|---|---|---|---|---|---|---|---|---|---|---|---|---|---|---|---|---|---|---|---|---|---|---|---|---|---|---|---|---|---|---|---|---|---|---|---|---|---|---|---|---|---|---|---|---|---|---|---|---|---|---|---|---|---|---|---|---|---|---|---|---|---|---|---|---|---|---|---|---|---|---|---|---|---|---|---|---|---|---|---|---|---|---|---|---|---|---|---|---|---|---|---|---|---|---|---|
九龍專線小巴
|
渡輪[编辑]
未來發展[编辑]
道路[编辑]
地名錯亂[编辑]
九龍城區為地名錯亂最嚴重的區域,九龍城道距離九龍城中心地帶相距大段距離甚至不跟九龍城相連;九龍城碼頭與其巴士總站位於馬頭角一帶,跟九龍城中心地帶(即界限街以北)步行约2公里左右;红磡警署反而位於何文田,跟紅磡中心地帶(即漆咸道北以東,庇利街以南一帶)步行近2公里;九龍城政府合署於位於紅磡,相距九龍城中心地帶更是隔了土瓜灣、馬頭圍、何文田等幾個地區,路程比前幾個提及的遙遙領先。[來源請求]
参考文献[编辑]
- ^ 1.0 1.1 香港二零一六年中期人口統計 - 主要統計數字 (PDF). [2017-06-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7-13).
- ^ 新任九龍城民政事務專員履新(附圖). [2020-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4).
- ^ 2011年人口普查 - 九龍城區議會分區統計便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政府統計署
- ^ 裕昌(亞洲)有限公司對地政總署署長 FACV 17/2012. [201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9).
- ^ 南角道重建項目終極敗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東方日報,2013年5月14日
- ^ 九龍城「house」魔咒 綁死千萬業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壹周刊,2014年7月10日
- ^ 啟德郵輪碼頭 流量消息. Travel.ULifestyle.com.hk. [2014-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9) (中文(香港)).
外部連結[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九龍城區 |
- 九龍城區議會
- 九龍城區分界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九龍城區風物志(網上純文字版,原書有圖片)
- 宋王臺的介紹
- 宋王臺的歷史
- 《中國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錄》宋 第四篇 皇后篇
- 《中國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錄》宋 第六篇 公主篇
- 義塚無碑,掩埋著一段血寫的歷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始祖亮節公世系溯源辨正
- 啟德掘出疑似清朝石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
|
|||||
沙田區 | |||||
深水埗區 油尖旺區 |
本區主要地方 |
黃大仙區 觀塘區 |
|||
區內其他地方 |
|||||
窩打老道山 - 加多利山 - 筆架山 - 九龍仔 - 珓杯石 - 馬頭圍 - 馬頭角 - |
|||||
灣仔區、東區(以維多利亞港相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