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区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云溪区 | |
---|---|
概览 | |
国家 |
![]() |
隶属行政区 | 岳阳市 |
区划类别 | 市轄區 |
区划代码 | 430603 |
政府驻地 | 雲溪鎮 |
乡级行政区数 | 4 |
- 镇数 | 3 |
- 街道数 | 1 |
地理 | |
总面积 | 403平方千米 |
人口及經濟 | |
总人口(2015年) | 169736人万人 |
其它 | |
时区 | UTC+8(北京时间) |
邮政编码 | 414000 |
电话区号 | +86 |
岳阳市云溪区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处于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与临湘市接壤,西北与湖北省监利县隔江相望,南部与岳阳县和岳阳市岳阳楼区毗邻。現轄雲溪、路口、陸城3個鎮,長嶺1個街道,總人口169736人(2015年止)。
地理環境[编辑]
雲溪區地處岳陽市城區東北部、長江中游南岸,位於東經113°08′48″至113°23′30″、北緯29°23′56″至29°38′22″之間,西瀕東洞庭湖,東與臨湘市接壤,西北與湖北省監利縣、洪湖市隔江相望,南部與岳陽樓區和岳陽經濟開發區毗鄰。總面積403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编辑]
雲溪區歷屬原臨湘縣(現臨湘市)轄域。依據地方誌記載,
- 唐虞時期屬荊州地域。夏、商時期,為三苗國地。
- 春秋、戰國時期屬楚之附庸麋子國地域,秦統一後屬長沙郡管轄。
- 西漢時屬長沙國下雋縣地,東漢復屬長沙郡。三國時期,境域先屬蜀,後屬吳國長沙郡巴丘地。
- 西晉太康元年(西元280年),歷東晉、南北朝、隋至唐末,境域一直屬巴陵縣地。
- 五代後唐清泰年間,馬氏在巴陵縣東北部的陸城鎮設立王朝場,宋淳化五年(994年)王朝場升為王朝縣。宋至道二年(996)改名臨湘縣,自宋代起至1930年一直為臨湘縣治。明代正式建立雲溪驛站。
- 民國建立,屬於臨湘縣。
- 1984年4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岳陽市北區,隸屬岳陽市。1996年6月更名為岳陽市雲溪區。
行政區劃[编辑]
雲溪區至2015年11月30日止,下轄一個街道,三個鎮。區人民政府駐在雲溪鎮。[1]
云溪镇、陆城镇、路口镇、道仁矶镇、文桥镇、云溪乡、永济乡、长炼工矿区和岳化工矿区。
交通[编辑]
文化遺址[编辑]
1987年10月,在陸城鎮銅鼓山遺址出土的殷墟類青銅器。銅鼓山遺址是商文化進入湖南的第一站,是長江南岸唯一發現的商文化遺址。
廣東梅縣大埔(長江南岸)有商代墓遺址。其附近有座銅鼓嶂。
旅遊景點[编辑]
- 陸城古鎮:素有「千年古鎮」、「歷史重鎮」、「文化名鎮」美譽。陸城境內文化古跡眾多。有銅鼓山商代文化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臨湘磯大磯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培風塔(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教廣橋是等。陸城的民居古建群,對稱性分佈於一條老街上,保存完好的共有33棟。相傳三國時期,吳國將領陸遜屯兵於此,築土城為營壘。後人念其功績,使地以人名。陸城自北宋至道二年(西元996年)建縣,至民國十九年(西元1930年)一直為臨湘縣治。
- 坪田牌坊:坪田「樂善好施」牌坊,建於清光緒十四年仲秋月(1888年),位於雲溪鄉坪田村,是清戶部主事劉兆梅為其節母來氏所立,高9米,寬6米,厚2米,占地面積12平方米。坐北朝南,偏東20度。牌坊由青石、麻石和漢白玉等堅硬石料砌成,其結構嚴謹,造型精美,是雲溪區最早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
参考文献[编辑]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 ^ 2017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云溪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