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予國(日语:伊予国〔伊豫國〕),又稱予州(日语:予州〔豫州〕),是日本古代令制國,屬南海道。伊予國領域即現在的愛媛縣。
名称及其語源[编辑]
新字体写作「伊予」,舊字體写作「伊豫」,歷史上也有「伊與」的写法。
語源上主要有如下說法:
- 溫泉說
- 「よ yo」是道後溫泉的「湯 yu」之轉訛,再加上前綴「い」即成爲了「いよ iyo」。曾經是定論,但學者吉田茂樹指出,《延喜式》中有著「伊豫郡」和「溫泉郡」兩個郡名,如果伊豫指的是道後溫泉,那就無法解釋爲何有單獨的「溫泉郡」存在,所以今天這一說法被否定。[1]而且,寺內浩等人編纂的《愛媛縣不思議事典》(愛媛県の不思議事典)中也提到,根據上代特殊假名遣,「yu」音一般不會音變爲「yo」音。
- 湧泉說
- 學者志賀剛稱,古代人把溫泉以外的泉水稱作「いゆ iyu」,後演變爲「いよ iyo」。[1]在古代,人們把有泉水湧出的地方視作特別的場所,「伊豫」也由一個僅指代泉水周邊地區的小地名,變爲一個指代更大範圍的名稱。
- 彌說
- 谷川士淸的《倭訓栞》中記載的說法。在神話中被稱作「伊豫二名洲」(伊豫ノ二名ノ洲)的四國島,是在淡路島之後誕生的,所以「伊豫 iyo」之名是來源於在日語中意爲「重複發生」的「彌 iya」。
- 預說
- 《豫章記》中記載的說法。男神「面足尊」與女神「惶根尊」支配伊豫國時,曾下達「伊豫」的詔命。
参考文献[编辑]
相關項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