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皮尼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佩皮尼昂 Perpignan/Perpinyà | |
---|---|
![]() | |
坐标:42°41′51″N 2°53′41″E / 42.6975°N 2.8947°E | |
国家 |
![]() |
大区 | 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 |
省 | 东比利牛斯省 |
面积 | |
• 总计 | 68.07 平方公里(26.28 平方英里) |
海拔 | 30 米(100 英尺) |
人口(2010年) | |
• 總計 | 117,419 |
• 密度 | 1,700/平方公里(4,500/平方英里) |
佩皮尼昂(加泰罗尼亚语:Perpinyà;法语:Perpignan)位于法国南部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地中海沿岸,是东比利牛斯省的首府。历史上曾为加泰罗尼亚一部分。
地理[编辑]
交通[编辑]
氣候[编辑]
Perpignan (1971-2000)气候平均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温℃(℉) | 12.3 (54.1) |
13.4 (56.1) |
15.7 (60.3) |
17.6 (63.7) |
21.3 (70.3) |
25.3 (77.5) |
28.8 (83.8) |
28.4 (83.1) |
25.1 (77.2) |
20.4 (68.7) |
15.6 (60.1) |
13.2 (55.8) |
19.8 (67.6) |
平均低温℃(℉) | 4.4 (39.9) |
5.1 (41.2) |
7.0 (44.6) |
8.9 (48) |
12.4 (54.3) |
16.1 (61) |
18.8 (65.8) |
18.8 (65.8) |
15.6 (60.1) |
11.9 (53.4) |
7.6 (45.7) |
5.3 (41.5) |
11.0 (51.8) |
平均降水量㎜(英寸) | 62 (2.44) |
41 (1.61) |
39 (1.54) |
49 (1.93) |
49 (1.93) |
33 (1.3) |
14 (0.55) |
32 (1.26) |
48 (1.89) |
68 (2.68) |
49 (1.93) |
62 (2.44) |
547.0 (21.535) |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 140 | 159 | 212 | 215 | 231 | 251 | 300 | 257 | 213 | 159 | 143 | 113 | 2,392 |
来源:Météo France |
历史[编辑]
佩皮尼昂自罗马帝国时代就有人定居,但直到约10世纪初才开始建镇。此后不久,佩皮尼昂成为鲁西永地区的首府。1172年,鲁西永吉拉尔二世伯爵将土地遗赠给巴塞罗那伯爵。1197年,佩皮尼昂获得部分自治权利。1258年,根据《科尔贝条约》,路易九世开始对佩皮尼昂进行封建统治。
1276年,阿拉贡国王、巴塞罗那伯爵海梅一世建立了马略卡王国,佩皮尼昂成为其大陆领土的首都。随后的几十年,被认为是佩皮尼昂历史上的黄金期,是制衣、制皮、打金及其它奢侈品制造的中心。1285年,腓力三世在征战阿拉贡王国失败后的回国途中在佩皮尼昂逝世。
1344年,佩德罗四世 (阿拉贡)再次将马略卡王国和佩皮尼昂一同成为巴塞罗那国的一部分。几年后,由于黑死病传染,其近一半人口死亡。1463年,佩皮尼昂被路易十一攻占。1473年,佩皮尼昂发生反抗法国统治的起义,但最终被镇压。1493年,为了解决后顾之犹、能放手攻打意大利,查理八世将佩皮尼昂归还斐迪南二世。
1642年9月,在三十年战争中,佩皮尼昂再次被法国人占领。十七年后,根据《比利牛斯和约》,西班牙正式放弃佩皮尼昂,自此,城市成为法国的一部分。
名人[编辑]
友好城市[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佩皮尼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