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送生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具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
保送生是一种让有特別專長的高中生不必参加高等院校入學考試,直接获得高等院校录取的制度。一般根据学校不同,对保送生的资格要求不同。但大都要经过学生所在学校推荐,并通过大学组织的专家评定。
中国大陆[编辑]
具有以下条件的考生可获得保送资格[1]:
- 在高中阶段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 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 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 高中阶段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得一、二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 高中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 根据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对生源的特殊要求,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仅可向高校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推荐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优秀且高中阶段均在本校就读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 曾获得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六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他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的退役运动员;
- 公安英烈子女。
2010年,教育部为促进升学公平,规定自2011年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开始,在学科奥赛中,只有全国一等奖且被选入国家集训队的获奖者可获得保送资格。2010年(含)以前已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仍可适用调整前的相关政策。[2]
具有保送资格的学生还要经过所在中学推荐,通过申报学校的评定才能保送。评定一般由笔试和面试组成,也有部分高校规定保送生仅通过面试即可。上述调整政策适用。 2008年中国高校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录取保送生人数较多。[3]
不仅应届高中毕业生有保送到高校就读本科学士学位的情形,应届本科毕业生[註 1]也有资格保送到該校或者其他学校(或单位)的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称为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资格。详情参见中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此外,应届硕士毕业生也有机会申请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依照情形不同,分为硕博连读和直博两种。
香港[编辑]
於香港中學會考中成績優異者,俗稱「尖子」。考生在香港中學會考取得六科A級,以及中英文不低於C級成績,可豁免參加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直接在中六時透過優先取讀計劃報讀大學,坊間俗稱此計劃為「拔尖」;此等計劃源自於香港中文大學在1980年代推出的暫取生政策,已隨「334學制」推展而廢止。
台灣[编辑]
台灣教育史上出現過好幾次以保送為名的入學制度,但不見得是在升大學、大專階段,目前仍存在之制度如「中等以上學校技藝技能優良學生甄審及保送入學辦法」,簡稱「技優保送入學」。
澳門[编辑]
澳門的升學渠道多,分別有保送入學、考試入學、直接入學等。澳門和中國內地的高等院校均設有保送入學。
在澳門本地升學[编辑]
除保安部隊高等學校外,澳門的高等院校均設有保送入學,每間高等院校的保送入學的要求不同,每間高等院校的保送入學均獨立招生,時間是每年的九月至翌年一月。
在中國內地升學[编辑]
2004年開始,中國內地普通高等院校開始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台地區的應屆高中畢業生。澳門的報名和考試,由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下稱「教青局」,2021年2月1日前由高等教育局負責)負責。
即使成功保送到內地的高等院校,仍可參加由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大學、澳門旅遊學院和澳門科技大學聯合舉辦的「四校聯考」。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澳門保送生[编辑]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澳門保送生」由國家教育部統籌,澳門特區政府教青局負責。
應澳門特區政府教青局的邀请,國家教育部每年組織部份內地高等院校赴澳門招收保送生。
時間表[编辑]
時間 | 事項 | 地點 |
---|---|---|
每年11月 | 中學推薦保送生,及保送生填報資料 | 教青局保送生網上系統 |
翌年1月中旬 | 保送生考試 | 澳門教業中學 |
保送生考試翌日 | 公布首輪保送錄取名單和及徵集志願計劃 | |
徵集志願計劃報名 | ||
徵集志願計劃高等院校介紹會 | ||
公布首輪保送錄取名單翌日 | 徵集志願計劃考試 | |
徵集志願計劃考試翌日 | 公布總保送錄取名單 | 教青局保送生網上系統 |
保送生要求及人數[编辑]
2017年起,保送生數量是應屆高中畢業生總人數由原來的30%擴大至40%。
保送生必須是持有效的澳門居民身份證及“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品學兼優的應屆高中畢業生。該保送生必須透過中學推薦才能參加保送。
在澳門招收的内地高校[编辑]
直至2017/2018學年,在澳門招收澳門保送生的中國內地高等院校一共有57所。
直至2020/2021學年,在澳門招收澳門保送生的中國內地高等院校一共有95所:
|
|
|
|
|
|
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聯合招收澳門保送生[编辑]
暨南大學本科生招生辦公室和華僑大學招生處分別委託澳門中華教育會負責協調兩校在澳門的招生工作。
每年十一月,暨大和華大分別公佈本科生保送生要求,保送生必須透過《暨大華大兩校聯招網上系統》填報資料,繳交紙質的報名表、紙質的保送生登記表、高中成績表、澳門居民身份證副本、“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副本和澳門幣550元,並由學校送至澳門中華教育會進行集體報名。
該保送計劃無須面試和筆試,直至翌年一月中旬由暨大和華大在《暨大華大兩校聯招網上系統》公布結果。
中山大學本科單獨招收澳門地區學生[编辑]
2020/2021學年前,中山大學同樣委託了澳門中華教育會負責獨立招收澳門保送生。
2020/2021學年起,中山大學停止獨立招收澳門保送生,改由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負責(2021年2月1日前由高等教育局負責)統一招收澳門保送生。
備注[编辑]
- ^ 这里指的是大学四年级开学后约60天内。
参考文献[编辑]
- ^ 2010年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办法. [2011年2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24日).
- ^ 中国经济网:教育部调整高考加分 奥赛国内奖等取消保送. [2010-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2008年保送生拟录取名单. [2008年5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5月6日).
参见[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