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
改善本條目 或在
討論頁 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疑似由大量爱好者 内容组成。 (2023年6月28日 ) 維基百科不是不經篩選的資訊收集處 。請幫助改進這個條目 ,使用中立的語氣 (而不是愛好者或媒體報道的語氣),移除瑣碎的軼事與未經證實的評論、不合適的列表和链接收集等。如條目內有愛好者可能感興趣而不符維基百科收錄標準的內容,可考慮將該等內容移至其他專門描寫元智大學的百科或網站,或在不存在相關主題的其他愛好者百科或網站時基於相關內容加以建構。 若需要提刪請確保本模板已掛上足夠長(至少30日)的時間,足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使編者能知悉條目問題。
元智大學 (英語:Yuan Ze University ,YZU)是一所位於臺灣 桃園市 的私立大學 。該校前身為1989年創立的元智工學院,並於1997年升格大學。創辦人為遠東集團 創辦人徐有庠 先生,現任董事長為其子遠東企業董事長徐旭東 先生。校址位於中壢區 ,不過校地大部分位於八德區 境內,校園建築多以清水建築工法 興建。[1]
歷史沿革 [ 编辑 ]
工學院時期 [ 编辑 ]
元智大學風之塔
元智五館,人文社會學院
1987年元智工學院籌備處設立。
1989年元智工學院 設立。成立化學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機械工程學系、資訊工程學系與工業工程學系。
1990年增設化學工程學系碩士班、工業工程學系碩士班。
1991年增設機械工程學系碩士班、電機與資訊研究所碩士班。
1992年增設工業工程學系博士班
1993年增設管理研究所、企業管理學系、資訊管理學系。
1994年增設資訊傳播科技學系、財務金融學系。
1995年增設電機與資訊研究所博士班、國際企業學系、會計學系。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分設資訊管理組、企業管理組。
1996年增設機械工程學系博士班。增設二年制製造工程與管理技術學系、經營管理技術系與資訊管理技術系;9月,學生證資訊整合;12月,首創大專院校中學生選習課程之前置作業。資訊傳播科技學系改名資訊傳播學系。
1997年增設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班、應用外語學系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同年7月,改名元智大學 ,設有工程學院、資訊學院、管理學院。
大學時期 [ 编辑 ]
元智六館,管理學院
2020年增設醫學研究所[2] 。
歷任校長 [ 编辑 ]
任別
姓名
任期
備註
1
王國明
1989年~1999年
2
詹世弘
1999年~2005年
3
彭宗平
2005年~2012年
4
張進福
2012年~2015年
前政務委員兼台灣省政府主席
代理
徐澤志
2015年~2016年1月31日
代理校長
5
吳志揚
2016年2月1日~2022年1月31日
自國立中正大學 退休後轉任
6
廖慶榮
2022年2月1日~現任
前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校長
學術單位 [ 编辑 ]
電機通訊學院
電機工程學系 甲組(原電機系)
電機工程學系 丙組(原光電系)
電機工程學系 乙組(原通訊系)
電機通訊學院英語學士學位學程
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學系
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學系
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
生物科技與工程研究所
工程學院英語學士學位學程
管理學院
管理學院學士英語專班
管理學院學士班
主修國際企業
主修企業管理
主修財務金融
主修會計
主修行銷
經營管理碩士班
財務金融暨會計碩士班
EMBA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管理學院博士班
資訊學院
資訊管理學系
資訊工程學系
資訊傳播學系
生物與醫學資訊碩士學位學程
資訊學院英語學士學位學程
人文社會學院
應用外語學系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國語文學系
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
藝術與設計學系暨藝術管理碩士班
文化產業與文化政策博士學位學程
人文社會學院英語學士學位學程
研究中心 [ 编辑 ]
元智七館,遠東有庠通訊大樓
研究中心
大數據與數位匯流創新中心
管理才能發展與研究中心
燃料電池研究中心
環境科技研究中心
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
知識服務與創新研究中心
通訊研究中心
創新育成中心
遠東R&D中心
智慧生產與管理創新研究中心
元智大學圖書館
元智大學健康休閒中心
元智大學校門
校園特色活動:元智壘球大聯盟 [ 编辑 ]
元智壘球大聯盟為元智大學 內的壘球 聯盟,英文名稱為Yuan Ze University Major League Softball(YZU_MLSB)。創立於西元2009年,由元智大學 學生自發組織而成。以系為單位組隊參加,一個系所最多可報名一隊,球員資格僅限定元智大學 在學學生。
以一個聯盟為主,分為例行賽與季後賽。例行賽部份每一隊都會對戰一次,採積分制(勝場得3分、和局得2分、敗場得1分)取八強晉級季後賽,比較積分、得失分差、對戰成績、失分、得分。季賽前四名,季後賽享有後攻優勢,準決賽,則比較季賽名次,較佳者,後攻。季後賽賽程採單淘,總冠軍則為三戰兩勝。
元智大學學生會 [ 编辑 ]
依大學法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第三十三條設置,為元智大學最高學生自治組織,採三權分立制度,下設學生行政中心(行政部門)、學生議會(立法部門)及學生評議會(評議司法部門)[3] 。學生會於2021年加入臺灣學生聯合會 ,成為該會之會員校[4] 。
該學生會參加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112 年學生會成果展,並獲得「學治三冠獎」[5] 。
元智大學學生會學生行政中心設有秘書部、學權法務部、公關行銷部、財政事務部、活動文化部及人力資源部。
元智大學學生會歷屆正副會長及正副議長
屆次
會長
副會長
議長
副議長
任期
28
楊宜臻
吳慧珊
2020.07.01-2021.06.30
29
劉曜維
康 琳
郭立城
邱柏瑞
2021.07.01-2022.06.30
30
劉曜維
程薇安
陳嵊凱
郭立城
2022.07.01-2023.01.30
黃威誠
2023.01.31-2023.06.30
31
劉子揚[6]
陳宥庭
魏嘉賢
許肇恩
2023.07.01-2024.06.30
元智大學學生會於2021年11月5日正式公告於12月13日至17日舉行學生公投第一案投票,訴求「體育畢業門檻游泳、跑走二擇一」[7] 。該案最終投票結果為通過。
元智大學學生會學生公投案第一案投票結果
投票權人
有效票
無效票
投票人數
投票率
有效同意票
對比投票權人
百分比
投票結果
同意票
不同意票
票數
百分比
票數
百分比
8,799
1,492
72.43%
568
27.57%
16
2,076
23.59%
16.96%
通過
知名校友 [ 编辑 ]
相關條目 [ 编辑 ]
歷年日間部師生比及新生註冊率 [ 编辑 ]
110學年度日間部學生人數8196,專任老師人數296,日間部師生比27.69(學生數/老師數)。
[8]
110學年度新生註冊率97.45%。
111學年度新生註冊率82.24%。[9]
參考資料 [ 编辑 ]
外部連結 [ 编辑 ]
國立大學(所) 私立大學(5所) 國立科技大學(1所) 私立科技大學(4所) 技術學院(1所) 專科學校(1所) 軍警院校(3所) 宗教學院(3所)
2009-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2015年 2015-2016年
百貨零售
金融服務 通訊網路 海陸運輸 觀光旅館 紡織化纖 石油化學 水泥建材 營造建築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