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文三語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07年10月23日) |
| |||||
| |||||
| |||||
| |||||
維基專題:中國傳統聲音 |
兩文三語(英語:biliteracy and trilingualism)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1997年成立後推廣的語言政策。兩文為中文和英文,三語為标准粵語、英語和普通話。
政策內容[编辑]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1997年成立後實行「兩文三語」的語言政策:中文、英文書寫,粵語、英語和普通話口語。第一語言是粵語、或族群母語,第二語言是英語和普通話。
成效[编辑]
中文書寫以繁體中文為主,隨著香港與中國大陸的交流增多,認識簡體字的人及大量源自中國官方及民間用語也有不少傳至香港,部分香港人書寫時會在大量繁體中文下夾雜少量簡體字。
另外,早年部分香港作家及香港傳媒將粵語用字刊於出版讀物,成為粵語白話文,隨後漸漸普及,現在這些字已被香港政府正式化為香港增補字符集中的粵語漢字。
使用[编辑]
香港由於大部分場合都不須使用普通話,因此許多香港人的普通話都只有基本簡單交流的水平,從來不用普通話的人亦很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