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 |||
---|---|---|---|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
![]() 北京师范大学校徽 | |||
校训 | 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 | ||
创办时间 | ![]() | ||
校庆日 | 每年9月8日 | ||
学校标识码 | 4111010027 | ||
学校类型 | 中央部属高校,综合大学 | ||
党委书记 | 程建平[1] | ||
校长 | 马骏[2] | ||
教师人數 | 2007人(2018年) | ||
职工人數 | 3086人(2018年) | ||
学生人數 | 24700余人(2018年) | ||
本科生人數 | 10260人(2018年) | ||
研究生人數 | 12891人(2018年) | ||
其他在学人员人數 | 1600余人(长期留学生)(2018年) | ||
校址 | ![]() 39°57′43″N 116°21′59″E / 39.9619537°N 116.3662615°E坐标:39°57′43″N 116°21′59″E / 39.9619537°N 116.3662615°E | ||
总面积 | 1031亩(海淀校区、西城校区) | ||
隶属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11工程 985工程 | ||
邮政编码 | 100875 | ||
網站 | http://www.bnu.edu.cn/ | ||
![]() | |||
|
北京师范大学(英語: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縮寫:BNU),简称北师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顶尖高校之一,是“双一流A类”和原“985工程”、原“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以基础文理学科、教育学、心理学为主要特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是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学科综合实力位居中国高校前列。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成为首批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高校之一。学科点覆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12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性学科布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7年一级学科评估(第四轮)结果,北师大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戏剧与影视学、地理学6个一级学科获评A+,居中国第六位,2个一级学科获评A,7个一级学科获评A-。在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公布的2017/18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北师大排名第256位,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排名第8位[3][4]。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进入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11个学科进入中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位居中国第8位[3]。
北京师范大学由北京校区、珠海校区两个校区(含四个校园)组成。同时也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和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沿革[编辑]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编辑]
1895年,清朝在甲午戰爭败给日本,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標誌了洋務運動的失敗,於是再催生更大的變革呼聲要求。維新變法展開後,光緒以明治維新為改革藍本,推動了系列的教育改革。
1898年,清政府制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分普通学与专门学两类,同时设师范斋和编译局等部门。以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
1901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先设速成科,下分“仕学馆”和“师范馆”。师范馆首先招生,于次年12月17日开学,校址设在景山东马神庙。
1904年,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
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编辑]
1908年5月,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改名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校址迁往厂甸五城学堂(現北師大附中)。这是中国高等师范学校独立设校的开始。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编辑]
1912年5月,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六大国立高师之一)。
1920年北京高师开办教育研究科,招收高师和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及大学三年级优秀学生,开中国高等学校通过考试招收研究生之先河。1923年,又续办国文、英语、史地三部的研究科。至此,北京高师已经成为学科门类较齐全,不仅能培养师范与中等学校师资及教育行政人员,而且能够培养各科专门学术人员的高等师范学校。
国立北京师范大学[编辑]
1923年,北京高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改为师范大学。始建于1908年的北京女高师亦于1925年改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在国内其他高等师范学校都相继并入或改为普通大学的时候,北京高师和女高师先后改为师范大学,对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独立存在具有深远影响。
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编辑]
1928年,国民革命军二次北伐占领北京,随后改北京为北平,推行大学区制,北京师范大学成为國立北平大學第一师范学院(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第二师范学院)。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编辑]
1929年國立北平大學解体,设立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下设教育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及研究院。
1931年7月,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并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西安临时大学[编辑]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1937年8月19日,国民政府教育部下达《战区内学校处置办法》的密令,较重要的举措是把高校向大后方战略转移,“于战事发生或迫近时,量予迁移”。北平师范大学迁往西安,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组成西安临时大学。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编辑]
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迁至汉中,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与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改为西北联大教育学院。1938年7月改称师范学院。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编辑]
1938年8月,西北联合大学解体,西北联大教育学院改为西北师范学院,并于次年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1940年,西北师院奉命迁往甘肃省兰州市。为减少损失和解决新校址房屋不足,从1941年起,老生在城固逐年毕业,新生在兰州招收。至1944年,西北师范学院全部搬迁兰州。
1946年7月,国立北平师范学院在北平厂甸正式成立。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黄如今代理院长。自1946年8月下旬开始,西北师范学院师生300余人分批从兰州出发,辗转复员北平。1946年11月正式上课。学生来自三个部分:一是复员归来的数百名老生;二是当年录取的新生182名,59名先修班学生;三是伪“国立北京师范大学”的“伪学生”编入“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七分班,班主任陈雪屏”经甄审合格者761名。经近一年的恢复,国立北平师范学院已发展到14个系科,教职员达300余人,师资队伍雄厚;在校生达1471人,超过抗战前近1倍。[5]
抗战期间留平的「国立北京师范大学」[编辑]
1938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在北平师范大学校址组建了“国立北京师范学院”,院长徐祖正、王谟、柯政和、黎世蘅,4月18日正式开学。1939年5月在校学生310人。
1941年11月,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把该学院和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学院合并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黎世蘅、孙松龄、杨为桢、张恺。1942年9月在校学生1292人,其中男生716人占55%。由于学校管吃管住、不收分文,学生中家境贫寒者众。[6]
抗战胜利后,汪精卫政府国立北京师范大学的“伪学生”编入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七分班,班主任陈雪屏。经甄审合格者编入国立北平师范学院。
北平师范大学[编辑]
1948年10月16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第十一次临时会议批准,恢复北平师院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48年12月11日,学校正式恢复大学名称。
北京师范大学[编辑]
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9月,北平改称北京,学校也相应改为北京师范大学。1949年底,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的教育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7]
50年代初,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市体育专科学校、中国大学理学院、燕京大学教育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室和教育专修班以及天主教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师范大学,原輔仁大學校長、著名历史学家陈垣任新校长。师大的规模有了较大发展,教师增至340余人,在校生达2300余人;校舍增加近一倍,原和平门外新华街旧址称南校,定阜大街辅仁大学校址称北校,并在海淀区北太平庄建新校舍,占地82万平方米。
1966年后,师大经历了10年文革动乱的浩劫。 1978年12月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提出了要把北师大办成全国第一流、国际上有影响、高水平的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此後,北京师大先后增加了理论物理、固体物理、电化教学、计算机科学、非平衡态等专业和无线电电子学、心理学等系。北京师范大学已由“文革”前的12个系、18个专业、1个研究所,发展为19个学院、6个系、52个本科专业、134个硕士点、79个博士点和14个研究院/所/中心的教学、科研均衡发展的多学科的师范大学,有16个国家重点学科,14个一级学科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6个博士后流动站。教职工人数由“文革”前的2100人增加到近3000人,两院院士16人(双聘院士8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1989年春,北师大学生联合北京大学等学校学生游行示威,并导致了六四事件,校长在此时也被撤换。事件平定后,学生领袖柴玲、吾尔开希逃亡国外,政府对北师大的思想控制更加严格。美国纽约时报2009年11月3日的一篇报道也将北师大描述为“中国最激进的大学之一”[8]。
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决定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所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2002年,北师大百年校庆之际,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并给予北师大12亿的财政专项资助(其中教育部拨款6亿,北京市拨款6亿)。 在百年校庆前夕,北师大新建成京师大厦,新主楼和曾宪梓教学楼并投入使用。
2002年9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市人民大会堂举办了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大会。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在大会上发表题为“ 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9]。
从2002年至今,北师大在校园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从2002年至今,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包括西区学生公寓A座-G座(2003),学五食堂(2003),新乐群食堂(2005),十六楼(2008),邱季瑞体育馆(2008)和后主楼(2011)。与此同时,一大批旧有的建筑被拆除,包括游泳池(2002),学三餐厅,学四餐厅,乐群餐厅,科学文化厅(2006),新一,新二教室群(2006),旧图书馆(2006),使校园景观发生了极大变化。众多计划经济时代中具有苏俄遗风的旧式建筑被拆除,而代之以大批现代建筑。与此同时,北师大也面临着校园绿化面积日趋减少,校内交通拥堵等问题困扰[10]。
到2004年,在校学生人数由过去的不足5000人增加到1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8000余人,研究生6000余人,长、短期留学生2000余人。
2007年4月,北师大两名女生与校内一家专营电子产品的商店索尔斯因产品质量发生争执。事后,两名女生在该校论坛蛋蛋网发贴求助,自称遭到索尔斯店员的非法扣留。此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学生关注,大量学生在网上讨论并声援两名女生进行维权,事件也推动了学生会和后勤集团的介入,并最终导致索尔斯店退出校园,成为学生维权运动的一大胜利[11]。
2007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推行免费师范生政策。[12]北京师范大学成为免费师范生政策的重点试点院校。北师大曾于2002年取消师范与非师范差别并实行统一收费,并着力推动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在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后,北师大重新恢复师范生的名称并取消对师范生的收费。2011年6月1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出席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并作重要讲话。[13]然而,免费师范生政策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而就业市场对免费师范生的反馈也不积极[14]。
2008年以后海峡两岸交流日渐频繁,北师大逐渐与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政治大学等台湾著名学府交流密切,同时也与台湾师范大学、彰化师范大学两所台湾师范类指标学校签订姐妹校合约,深化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学术合作。
2010年10月8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北师大文学院博士、原北师大中文系讲师、中国作家、持不同政见者刘晓波,以表彰他“长期以来以非暴力方式在中国争取基本人权”[15],使刘晓波成为第二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012年7月9日,从1998年起一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的董奇,接替已经担任校长11年的钟秉林,被正式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在就职演说中,董奇郑重承诺:高校管理改革,首先应从校长自身改起。在担任校长期间,做到“四个不”:第一、不申报新的科研课题;第二、不招收新的研究生;第三、不申报任何教学科研成果奖;第四、个人不谋求申报院士。保证把百分之百的精力用于学校管理,要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16]10月11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校友莫言获奖。[17]
2014年9月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0个教师节来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专程来到北师大考察,在考察心理学实验室与观摩进修教师课堂后,习近平与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并号召全国全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18]
2017年7月,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史杰鹏因反人类的问题遭北师大解雇。[19]
2017年8月2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珠海市人民政府和北京师范大学三方签署共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协议。[20]
排名聲譽[编辑]
大學 排名 | |
---|---|
北京师范大学 | |
全球排名 | |
《泰晤士》世界排名[21] | 251–300名(2022) |
《QS》世界排名[22] | 270名(2022) |
《US NEWS》世界排名[23] | 295名(2022) |
《ARWU》世界排名[24] | 201–300名(2021) |
历任校长[编辑]
-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张百熙 管学大臣 1902.12-1904.5
- 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 张百熙 管学大臣 1904.5-1908.5
- 京师优级师范学堂 陈问咸 监督 1908.5-1912.5
-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 国立北京师范大学
- 国立京师大学校师范部 张贻惠 学长 1927.8 — 1928.11
- 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
- 黎锦熙 院长 1928.11-1929.1
- 张贻惠 院长 1929.1 — 1929.8
-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 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教育学院 李 蒸 院长 1937.10 — 1938.6
-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李 蒸 院长 1938.7 — 1939.7
-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 李 蒸 院长 1939.8 — 1945.8
- 黎锦熙 院长 1945.8 — 1946.6
- 国立北平师范学院 袁敦礼 院长 1946.7 — 1948.11
-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袁敦礼 院长 1948.11 — 1948.12
- 北平师范大学
- 汤璪真 代理校长 1949.1 — 1949.5
- 黎锦熙 校委会主席1949.5 — 1950.2
- 北京师范大学
校训[编辑]
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
学科与实验室建设[编辑]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首批6所拥有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限的重点高校之一,现有本科专业52个,其中16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14个一级学科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有13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现有8个国家文理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及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位居全国高校第4位。
学校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其中与有关单位共建2个),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此外,还设有教育部工程中心、网上合作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蛋白质组学研究院各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
2003年7月,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正式启动,8个重点学科项目、4个公共服务体系项目和1个队伍建设项目的建设工作也正在进行。
校园建设[编辑]
北太平庄校园原有出版社楼、服务楼、教学楼12座(教二、教四、教七、教八、教十、化学楼、生地楼、资源楼、科技楼、艺术楼、电子楼、英东楼)、学生宿舍楼9座(西西楼、西北楼、西南楼、11楼、12楼、13楼、14楼、15楼、留学生公寓)、后勤附属设施(家属区合作社、家属区住宅楼、兰蕙公寓、东西两座体育场等)、图书馆。学校于2002年百年校庆之后,相继兴建了新的教学楼(教九、主楼)、学生宿舍楼新区(A-G座、16楼)、学子超市、励耘学苑公寓、京师大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体育馆、图书馆档案馆新楼、京师广场。
校庆[编辑]
北京师范大学校庆日是每年9月8日。
2002年,北师大在人民大会堂庆祝了百年校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京常委全体出席,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讲话。由北师大天文系毕业生、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现任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的小行星(国际编号8050号)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委员会授权命名为“北师大星”。学校征集各方意见后,在南门入口处树立北师大星雕塑。
组织机构[编辑]
|
|
|
教学研究[编辑]
院系设置[编辑]
|
|
|
研究院、研究中心、研究所、研究室[编辑]
|
|
|
学生与教师[编辑]
2004年在校学生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300余人,研究生8800余人,长期留学生1500余人。 现有教职工近3000人,其中正高职称的教师407人,副高职称的教师729人。
附属学校[编辑]
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大陆北京,天津,广东,四川,浙江等地均有附属中学。
- 北京市
- 深圳市
任教学者[编辑]
- 钱玄同: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
- 黄侃:国学家
- 陈垣:历史学家,一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 黎锦熙:语言文字学家,一级教授
- 傅种孙:数学教育家,一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 钟敬文:民俗学家,一级教授
- 黄药眠:文学家,一级教授
- 武兆發:细胞学专家,一级教授
- 陆宗达:训诂学家
- 何兹全:历史学家
- 张厚粲:心理学家
- 焦菊隐:戏剧家和翻译家
- 陶大镛:经济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 启功:满族,书画家、国学家
- 黄祖洽:理论物理学家
- 王梓坤:数学家,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
- 孙儒泳:生态学家,中科院院士,前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
- 郑儒箴:翻译家,欧洲语言学者,郑铁如长子,1982年在讲台上突发急病去世,去世后家人将其收藏的一千四百余册珍贵外文书籍捐献给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今外语学院)
- 刘若庄:量子化学家
- 刘伯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应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中国核学会核化学和放射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同位素学会常务理事
- 李小文:地理学家
- 郑光美
- 陈木法
- 刘昌明(双聘)
- 刘仁静: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 林学钰(双聘)
- 张新时(双聘)
- 王永炎(双聘)
- 王乃彦(双聘)
- 刘鸿亮(双聘)
- 李競:天文学家,天文科普专家
- 林猛
- 童庆炳
- 孙楷第:文学研究家、文艺理论家
- 叶嘉莹:汉语言学家,诗人,教育家
刘晓波:作家,持不同政见者、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 吴岩:管理学博士,科幻作家
莫言:作家,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赵秉志:法学家,新中国第一位刑法学博士,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
知名校友[编辑]
- 刘和珍
- 黎锦熙
- 李蒸
- 张岱年
- 张贻惠:物理学家、教育家
- 袁敦礼:著名体育教育家
- 袁贵仁: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
- 陈垣
- 黄现璠
- 李达
- 夏元瑜
- 匡互生
- 杨明轩
- 谭厚兰
- 周谷城
- 杨秀峰
- 楚图南
- 白寿彝
- 钟敬文
- 浦熙修
- 王洛宾
- 杜润生
- 晁福林
- 吾尔开希
- 柴玲
- 苏童
- 毕淑敏
- 桑克
- 鄢烈山
- 迟子建
- 刘恒: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副主席
- 于丹
- 梁湘
刘晓波
莫言
- 包德明
- 王晓东:分子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6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得主
- 刘允:曾任Google全球副总裁
- 吴岩:管理学博士,科幻作家
- 邱季端:企业家
- 汪德昭:中国著名物理学家
- 鄧昌國:著名小提琴家
- 季家希:中国中央电视台前小主播
参看[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 ^ 程建平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201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 ^ 中山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马骏调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简历)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district.ce.cn. [2022-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8).
- ^ 3.0 3.1 北京师范大学简介. [2018-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1).
- ^ 2018QS世界大学排名. [2018-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31).
- ^ 孙邦华:“抗战胜利后北平师范大学复员运动述论”,来源:《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 ^ 孙邦华:“日伪政权统治下北京师范大学的奴化教育论析”,《北京社会科学》, 2017年第08期,第39-50页。
- ^ 李刚. 大学的终结——1950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 中国改革. 2003, (8).
- ^ By MICHAEL WINESNOV. 2, 2009. China Dismisses Minister of Education. The New York TimesNdate=2009-11-02. [2017-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7).
- ^ 江泽民. 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3).
- ^ 黄安年. 北师大校园清晨缘何汽车排长龙?[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师大女生遭扣留,索尔斯一石激起千层浪.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 ^ 教育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http://www.gov.cn/zwgk/2007-05/14/content_614039.htm
- ^ 温家宝出席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北师专场招聘遇冷.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30).
- ^ 2010 诺贝尔和平奖 英文新闻稿, nobelprize.org, 2010-10-08 [2010-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02)
- ^ 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董奇为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2012-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3).
- ^ 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董奇为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2012-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3).
- ^ 习近平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Chinanews.com. 2017-08-14 [2017-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7).
- ^ 石涛. 网络言论“逾越红线” 北师大解聘教师. 德国之声. 2017-08-04 [201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
- ^ 广东、珠海、北京师范大学三方共建北师大珠海校区. 澎湃新闻. [2017-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7).
-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2021.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21.
- ^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外部链接[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北京师范大学 |
- 北京师范大学主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北京师范大学官方微博
- 北师大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北师大校园论坛蛋蛋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北师大木铎金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北师大围棋协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