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渭水高速公路,編號為中華民國國道五號[1][4](英語:Chiang Wei-shui Memorial Freeway[5][6]/Freeway No. 5[7]),簡稱國道五號,又稱北宜高速公路[8],是臺灣首條橫跨東西部的高速公路,起於南港系統交流道,訖於蘇澳交流道,係宜蘭縣通往大臺北地區與臺灣西部的交通要道。該公路的名稱是為了紀念日治時期出身宜蘭的社會運動領袖蔣渭水其致力於民族自救運動與文化運動之影響而命名[9],並在南港入口處立有路名牌;由於雪山隧道為該路段的重要設施,臺灣民眾口語上常以「走雪隧」代稱經由該公路往來雙北、宜蘭兩地[10][11]。
早期宜蘭縣在公路交通方面依靠省道臺2線(北部濱海公路)和臺9線(北宜公路)與大臺北地區聯絡,但兩公路受限於雪山山脈阻隔或海岸路線迂迴等因素,造成長期以來與臺灣東部、北部之間道路交通不便。因此規劃北宜高速公路提供蘭陽地區與臺北間快速、安全、舒適之道路服務,通車後可大幅縮短兩地旅運時間至四十分鐘以內。
國道五號北起自臺北市南港區、迄於宜蘭縣蘇澳鎮,以雙向四線道鋪設。交流道設有南港系統、石碇、頭城等七座交流道,收費站則有頭城收費站;考量到未來高速公路將改採匝道收費,因此頭城以南各交流道均設有閉合式收費站。2013年12月30日起,高速公路計程收費正式上路[12],人工收費走入歷史,沿線的收費站全數廢止,改由收費門架進行電子收費。
由於穿越雪山山脈支脈,北宜高速公路沿線有多座橋梁與隧道。橋梁(包含雙向主線與匝道)共計40座[13];其中位於新北市石碇區的烏塗溪橋,最高點距地達65.5公尺,於國道六號通車前是全台最高的橋樑[14];隧道有南港隧道(456、455公尺)、石碇隧道(2,698、2,720公尺)、烏塗隧道(216、248公尺)、彭山隧道(3,861、3,806公尺)、雪山隧道(12,917、12,942公尺)。(隧道長度按照(南下線、北上線)格式呈現)
北宜高速公路計畫本工程共分17個工程標案,包括主要的五個土木標及南港坪林段建築、機電、交控、植栽等六標合計11標,其餘坪林頭城段建築、機電、交控、植栽等工程,配合土木工程進度適時辦理發包,總經費為新台幣601億元[15]。
其中,南港隧道、石碇隧道臺北往宜蘭方向,兩隧道距離很近,以明隧道相連接,實際上仍然是獨立的兩隧道,連接處有緊急通道,連接對向道路。作為關鍵設施的雪山隧道通車時名列臺灣第一長、世界第九長的公路隧道,因興建難度之高而聞名全球。全線於2006年6月16日通車。
紀念碑[编辑]
交流道[编辑]
車道及速限[编辑]
區間 |
車道南下+北上=南北向 |
速限 |
備註
|
南港-雪山隧道北口 |
2+2=4 |
80km/h |
北向車道雪山隧道北口-坪林速限90km/h
|
雪山隧道北口-蘇澳 |
90km/h |
|
- 1982年,高公局委託中華顧問工程司辦理「南港頭城隧道公路可行性研究」進行四車道隧道公路之研究[16]。
- 1984年辦理「南港頭城間隧道公路地質評估」進一步評估可行性[17]。
- 1987年7月,由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接手進行「南港宜蘭隧道公路可行性研究」。
- 1988年4月,同年奉行政院核定推動「國道南港宜蘭快速公路計畫」,計畫路線為南港至頭城之國道快速公路。
- 1989年
- 4月,成立交通部國道南港宜蘭快速公路工程籌備處(簡稱南宜籌備處)專責推動自同年底開始進行初步規劃先期作業。
- 8月,交通部於部第 556 次部務會報決議「北宜快速公路可改為高速公路興建並規劃延伸至蘇澳」,計畫名稱更為「北宜高速公路計畫」[18]。八十二年度開始辦理可行性研究及工程規劃,八十六年展開設計。行政院於八十六年四月核定可行性研究採中央線路廊,九十年二月十三日核定建設計畫優先辦理主線及三處交流道、蘇澳連絡道暨宜蘭、羅東兩分離式交流道範圍內之側車道,國工局隨即辦理用地取得,同年七月二日舉行全線聯合開工典禮。
- 1990年2月,行政院核定交通部研擬之「改善交通全盤計畫」,將本計畫列為「環島高速公路網發展計畫」之一環[19]。
- 1991年7月,雪山隧道導坑動工。
- 1993年7月,雪山隧道主坑開工。
- 1997年
- 4月,行政院同意本計畫採中央路廊,並指示詳加研析以BOT方式興建之。
- 7月,頭蘇段公告徵求民間參與,然僅有一家廠商提出申請,經交通部第43次重大工程督導會報決議擴大BOT辦理範圍為頭城至花蓮,惟因合格申請人於申請文件截至收件日前未依規定提出申請文件。
- 2000年1月,交通部甄審委員會乃決議終止頭花段BOT作業。
- 2000年1月27日,南港系統至石碇段通車。
- 2001年2月,行政院核定本計畫建設計畫並同意90年度所需經費由國道公路建設管理基金先行動支並補辦以後年度預算,自此北宜高速公路頭城蘇澳段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 2003年
- 5月,雪山隧道導坑西段貫通。
- 10月,雪山隧道導坑貫通。
- 2004年
- 3月,雪山隧道主坑西行線貫通。
- 8月,雪山隧道主坑東行線貫通,雪山隧道全線貫通。
- 2005年
- 2006年
- 1月22日,頭城至蘇澳段通車。
- 6月16日,雪山隧道通車啟用,北宜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坪林至頭城段開放小型車通行,坪林以北速限70km/h。
- 9月16日,放寬雪山隧道內「超速執法取締寬容值」為10km/h。
- 9月18日,頭城收費站開始收費。
- 2007年
- 10月1日,坪林以北速限調高為80km/h(雪山隧道速限仍為70km/h)。
- 11月15日,坪林-頭城段(雪山隧道)開放大客車通行。
- 12月11日,頭城特高壓變電站的變壓器燒毀,雪山隧道暫時改由坪林特高壓變電站供電。
- 2008年
- 3月16日,雪山隧道最高速限由原70km/h提高為80km/h。
- 5月1日,南港系統交流道至頭城交流道路段(含雪山隧道)最低速限由50km/h提高為60km/h。
- 7月30日,頭城收費站導入ETC自動收費系統,本線收費站配置ETC大型車道與ETC小型車道,匝道收費站僅配置ETC小型車道。
- 2010年
- 2012年
- 2013年
- 12月29日,設置於平原段之各匝道收費站展開拆除工程。
- 12月30日,實施國道計程收費。
- 2017年
- 1月25日,北向車道雪山隧道北口至坪林交流道約500公尺長路段最高速限由原80km/h提高為90km/h。[23]
- 2月13日,晚間9時發生臺北南港遊覽車事故,死傷估計33死11傷。
- 3月10日,雪山隧道最低速限由原60km/h提高為70km/h。
- 2018年
- 2020年
相關資訊[编辑]
國道五號
沿線隧道一覽
隧道名稱 |
南下長度 |
北上長度 |
竣工日期
|
南港隧道 |
456公尺 |
455公尺 |
2000年
|
石碇隧道 |
2,698公尺 |
2,720公尺 |
2000年
|
烏塗隧道 |
216公尺 |
248公尺 |
|
彭山隧道 |
3,861公尺 |
3,806公尺 |
2001年
|
雪山隧道 |
12,917公尺 |
12,942公尺 |
2006年
|
後續計畫[编辑]
蘇澳端分流匝道[编辑]
- 國5銜接蘇花改解塞,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建議觀察蘇花改全線通車後的交通運轉情形再適時檢討、推動需求性。但國5銜接台9線,2018年4月就啟動規畫設計;建議方案自國5主線終點往南跨越新城溪、台鐵宜蘭線、台9線,繞經安永鮮物宜蘭廠後方再銜接台9線,預計經費19.52億元,採雙線4車道配置,全長約1033公尺,預計工期2022年至2024年底。[29]
- 2017年5月,時任宜蘭縣代理縣長吳澤成亦認為若國五不能直接銜接蘇花改,將塞爆蘇澳地區[30]。
- 2019年8月,宜蘭縣政府指出,長期的根本解決之道,還是應該從國道5號蘇澳端直接銜接至蘇花改永樂路段(國五至永樂約7公里)[31]。
- 2019年9月25日,時任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林佳龍表態啟動國五銜接蘇花改的可行性評估,並支持興建冬山交流道[32]。
- 高公局2018年曾評估國道五號延伸台九線再接蘇花改,但地方不埋單且認為會經過九股山敏感地區有疑慮;地方希望國道五號直通蘇花改,立法院2020年也要求啟動國五連接蘇花改評估[33]。
- 高公局已展開國五直接銜接蘇花改可行性評估前置作業,於2019年9月底上網公告,預計同年12月完成選商並簽訂服務契約,即可展開可行性評估作業,預計2020年底前提出可行性評估報告,再報請行政院核定[34]。2019年11月13日,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到宜蘭視察交通建設,針對國道五號銜接蘇花改路線,相中蘇花改白米高架橋、東澳隧道間,評選可行路廊與銜接區,全長約7公里[34],採雙向2車道配置[35]。
- 國道5號銜接蘇花改擬建系統交流道相連,預定2020年底前提出可行方案後陳報行政院。
- 國5直通蘇花改可行性研究出爐,新闢國道聯絡道接往蘇花改永樂高架橋,工期約5年半,長度約7.1公里,預估耗資178億元,屆時設計時速約80公里;優點是不但中間避開地質敏感區,新闢路廊將設置5個隧道,可避免對環境和生態造成衝擊,對環境破壞比較小;因為國道基金所做的建設須自負盈虧而將設ETC門架收費,預估假日時段從國5到蘇花改可至少省20分鐘。[36]
相關條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後續計畫之大部分資料由國道新建工程局提供或環保署的官方資料: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