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區
(重定向自北投)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 | 本條目存在隱藏的内容,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损害讀者的閱覽体验。請協助改善條目,以符合维基百科的标准。 (2015年9月12日) |
坐标:25°07′57″N 121°30′05″E / 25.132419°N 121.501379°E
北投區 Beitou District ![]() | ||
---|---|---|
市轄區 | ||
| ||
上級行政區劃 | 臺北市 | |
舊稱 | 北投社 | |
區劃 | 42里827鄰 | |
政府 | ||
– 區長 | 于保雲(北投區區長列表) | |
總面積 | 56.8216[1]平方公里 | |
平均海拔 | 323 米 | |
人口 | ||
– 總數 | 249,829人(2021年1月) | |
– 排名 | 臺灣的第15位/台北市的第5位 | |
– 戶數 | 98,108[2]戶 | |
郵政編碼 | 112 | |
戶政資料代碼 | 63000120 | |
毗鄰 | 士林區;新北市八里區、淡水區、三芝區、金山區 | |
網站 | https://btdo.gov.taipei/ | |
![]() |
北投區 | |||||||||||||
繁体字 | 北投區 | ||||||||||||
---|---|---|---|---|---|---|---|---|---|---|---|---|---|
|
北投區(臺灣話:Pak-tâu-khu;巴賽語:Ki-pataw)是臺灣臺北市最北邊、以及面積第二大的行政區,著名的北投溫泉及關渡風景區也位在此區。[3][4]臺灣温泉史源頭在北投,於1896年由日本大阪商人平田源吾在此設立臺灣第一家温泉旅館「天狗庵」。[5]。其東側以磺溪上接中山樓右側山脊至馬槽橋沿山溝、南側以磺溪與士林區相望,北側鄰新北市三芝區與金山區,西側與新北市淡水區為鄰。
北投區自然資源豐富,陽明山國家公園即位於此區及士林區。此區醫療資源亦豐,臺北榮民總醫院及許多醫療中心、醫護院校均位於本區,是故未來本區欲開發之士林北投科技園區將以生技醫藥產業為主軸。2010年臺北市政府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北投區為櫻花,臺北市政府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歷史[编辑]
北投區是全臺灣面積第十二大的區。北投區的名字是因為早期巴賽族認為地熱谷是女巫施法才會冒煙,以巴賽語裡的女巫「PATAW(巴島)」稱之。因與北投的臺語發音相像,故命名為「北投」。
- 昔日為巴賽族北投社(巴賽語:Ki-pataw,意為「巫女」)之地,康熙中葉後,漸有漢人屯墾當地。
- 1697年郁永河來北投開採硫磺,紀錄於「裨海紀遊」一書中。
- 1875年北投隸屬於淡水縣芝蘭二堡。
- 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實行街庄制,北投隸台北州七星郡,設「北投庄」。
- 1913年臺灣總督府為迎接皇太子裕仁,臺北廳廳長井村大吉興建北投溫泉公共浴場,同時整建成北投公園。
- 1946年臺北縣政府成立,隸屬臺北縣七星區北投鎮,1947年七星區併入淡水區,改隸臺北縣淡水區北投鎮
- 1949年時改隸草山管理局北投鎮。
- 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院轄市時未併入。直到1968年7月1日隨臨近之景美鎮、南港鎮、木柵鄉、內湖鄉、暨同屬陽明山管理局之士林鎮等鄉鎮劃入臺北市,成為北投區。
- 1988年7月16日臺鐵淡水線因改建捷運停駛。
- 1997年臺北捷運淡水線及新北投支線通車,其中唭哩岸站站名譯音自凱達格蘭族語之Ki-lrigan。
- 2006年北投空中纜車動工,原預計2007年7月通車,但開工後因為爆發弊案及一些開發爭議,也受到當地居民反對。目前確定停建,臺北市政府與廠商協調中。
- 2017年新北投老車站日式建築重返北投,於七星公園內重組。

北投溫泉浴場(現為北投溫泉博物館)
歷年所屬行政區列表
起訖年份 | 行政區 |
1901~1920 | 臺北廳士林支廳北投區 |
1920~1940 | 臺北州七星郡北投庄 |
1940~1945 | 臺北州七星郡北投街 |
1945~1947 | 臺北縣七星區北投鎮 |
1947~1949 | 臺北縣淡水區北投鎮 |
1949~1950 | 草山管理局北投鎮 |
1950~1968 | 陽明山管理局北投鎮 |
1968~1974 | 臺北市陽明山管理局北投區 |
1974~ | 臺北市北投區 |
組織[编辑]
區本部[编辑]
- 區長
- 副區長
- 主任秘書
業務單位[编辑]
- 民政課
- 社會課
- 經建課
- 兵役課
- 人文課
- 秘書室
- 會計室
- 人事室
- 政風室
- 調解委員會
- 里辦公處
行政區域[编辑]
全區共分為42里,並編列有七個次分區,次分區及各里名稱如下:
關渡次分區(嗄嘮別):八仙、豐年、稻香、桃源、一德、關渡共6里。
大屯次分區(頂北投):中庸、開明、中和、大屯、智仁、秀山、文化共7里。
唭哩岸次分區:永明、東華、吉利、吉慶、尊賢、立賢、立農共7里。
石牌次分區:建民、文林、石牌、福興、榮光、榮華、裕民、振華、永和、永欣、洲美共11里。
人口[编辑]
歷史人口 | ||
---|---|---|
年份 | 人口 | ±% |
1991 | 244,055 | — |
1996 | 241,781 | −0.9% |
2001 | 247,904 | +2.5% |
2006 | 249,674 | +0.7% |
2011 | 252,290 | +1.0% |
2016 | 257,370 | +2.0% |
來源: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失效連結] |
北投區人口指標 | ||||||||||||||||||||||||||||||||||||||||||||||||||||||||||||||||||||||
---|---|---|---|---|---|---|---|---|---|---|---|---|---|---|---|---|---|---|---|---|---|---|---|---|---|---|---|---|---|---|---|---|---|---|---|---|---|---|---|---|---|---|---|---|---|---|---|---|---|---|---|---|---|---|---|---|---|---|---|---|---|---|---|---|---|---|---|---|---|---|
概況 | ||||||||||||||||||||||||||||||||||||||||||||||||||||||||||||||||||||||
目前處於高齡社會 | ||||||||||||||||||||||||||||||||||||||||||||||||||||||||||||||||||||||
性別比 | 92.32% | |||||||||||||||||||||||||||||||||||||||||||||||||||||||||||||||||||||
扶養比 | 45.89% | |||||||||||||||||||||||||||||||||||||||||||||||||||||||||||||||||||||
– 扶幼比 | 19.31% | |||||||||||||||||||||||||||||||||||||||||||||||||||||||||||||||||||||
– 扶老比 | 26.58% | |||||||||||||||||||||||||||||||||||||||||||||||||||||||||||||||||||||
老化指數 | 137.61% | |||||||||||||||||||||||||||||||||||||||||||||||||||||||||||||||||||||
戶人口量 | 2.5510人/戶 | |||||||||||||||||||||||||||||||||||||||||||||||||||||||||||||||||||||
人口密度 | 4,404.94 (人/km2) | |||||||||||||||||||||||||||||||||||||||||||||||||||||||||||||||||||||
|
歷年人口變化[编辑]
- 累積五年(2015年底~2020年底)人口減少7,718人,在全國所有鄉鎮市區之中,減少量高居第七[註 1]。
北投區歷年人口變化(1981年~2020年)[6] | ||||||||||||||||||||||||||||||||||||||||||||||||||||||||||||||||||||||||||||||||||||||||||||||||||||||||||||||||||||||||||||||||||||||||||||||||||||||||||||||||||||||||||||||||
---|---|---|---|---|---|---|---|---|---|---|---|---|---|---|---|---|---|---|---|---|---|---|---|---|---|---|---|---|---|---|---|---|---|---|---|---|---|---|---|---|---|---|---|---|---|---|---|---|---|---|---|---|---|---|---|---|---|---|---|---|---|---|---|---|---|---|---|---|---|---|---|---|---|---|---|---|---|---|---|---|---|---|---|---|---|---|---|---|---|---|---|---|---|---|---|---|---|---|---|---|---|---|---|---|---|---|---|---|---|---|---|---|---|---|---|---|---|---|---|---|---|---|---|---|---|---|---|---|---|---|---|---|---|---|---|---|---|---|---|---|---|---|---|---|---|---|---|---|---|---|---|---|---|---|---|---|---|---|---|---|---|---|---|---|---|---|---|---|---|---|---|---|---|---|---|---|
統計表
| ||||||||||||||||||||||||||||||||||||||||||||||||||||||||||||||||||||||||||||||||||||||||||||||||||||||||||||||||||||||||||||||||||||||||||||||||||||||||||||||||||||||||||||||||
歷任首長[编辑]
北投鎮鎮長時期[编辑]
屆 | 上任 | 卸任 | 鎮長 | 備註 | |
第一任 | 1946年1月 | ~ | 1946年4月 | 周碧 | 官派 |
第二任 | 1947年1月 | ~ | 1947年3月 | 鄭如松 | 鎮民代表間接選舉 |
第三任 | 1947年3月 | ~ | 1948年4月 | 陳振榮 | 鎮民代表間接選舉 |
第四任 | 1948年4月 | ~ | 1948年12月 | 吳著錄 | 民選 |
第五任 | 1949年1月 | ~ | 1951年6月 | 廖樹 | 民選 |
第六任 | 1951年7月 | ~ | 1953年6月 | 廖樹 | 民選 |
第七任 | 1953年7月 | ~ | 1956年6月 | 廖樹 | 民選 |
第八任 | 1956年7月 | ~ | 1960年1月 | 廖樹 | 民選 |
第九任 | 1960年1月 | ~ | 1964年2月 | 李德財 | 民選 |
第十任 | 1964年3月 | ~ | 1968年6月 | 李德財 | 民選 |
北投區區長時期[编辑]
屆 | 上任 | 卸任 | 區長 | 備註 | |
第一任 | 1968.7月 | ~ | 1977.7月 | 張道炎 | 官派 |
第二任 | 1977.7月 | ~ | 1982.8月 | 許培聰 | 官派 |
第三任 | 1982.8月 | ~ | 1990.3月 | 林錫可 | 官派 |
第四任 | 1990.3月 | ~ | 1993.9月 | 葉良增 | 官派 |
第五任 | 1993.9月 | ~ | 1996.2月 | 盤治郎 | 官派 |
第六任 | 1996.2月 | ~ | 1998.2月 | 楊勝雄 | 官派 |
第七任 | 1998.2月 | ~ | 1999.3月 | 陳壽寶 | 官派 |
第八任 | 1999.3月 | ~ | 2000.7月 | 劉錦興 | 官派 |
第九任 | 2000.7月 | ~ | 2007.10月 | 張義芳 | 官派 |
第十任 | 2007.10月 | ~ | 2016.4月 | 李美麗 | 官派 |
第十一任 | 2016.4月 | ~ | 2020.6月 | 陳銘國 | 官派 |
第十二任 | 2020.6月 | ~ | 2020.8月 | 陳奕源 | 官派 |
第十三任 | 2020.9月 | ~ | 現任 | 于保雲 | 官派 |
醫療機構[编辑]
- 臺北榮民總醫院
- 關渡醫院(委託臺北榮民總醫院經營)
- 振興醫院
-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前國軍北投醫院,俗稱818醫院)
- 辜公亮基金會和信醫院
- 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附設北投門診部(位於北投行政中心5樓)
教育機構[编辑]
大專院校[编辑]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陽明校區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校本部)
-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 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管理學院)
高級中等學校[编辑]
國民中學[编辑]
- 臺北市立北投國民中學
- 臺北市立明德國民中學
- 臺北市立桃源國民中學[7]
- 臺北市私立薇閣高級中學附設國民中學
- 臺北市立石牌國民中學
- 臺北市私立奎山實驗高級中學
- 臺北市立新民國民中學
- 臺北市立關渡國民中學[8]
國民小學[编辑]
- 臺北市北投區文化國民小學[9]
- 臺北市北投區石牌國民小學
- 臺北市立立農國民小學
- 臺北市北投區明德國民小學
- 臺北市北投區洲美國民小學
- 臺北市北投區桃源國民小學[10]
- 臺北市北投區湖山國民小學[11]
- 臺北市北投區逸仙國民小學[12]
- 臺北市私立薇閣國民小學
- 臺北市北投區大屯國民小學[13]
- 臺北市北投區文林國小
- 臺北市北投區立農國民小學
- 臺北市私立奎山實驗高級中學附屬國民小學
- 臺北市北投區泉源國民小學[14]
- 臺北市北投區清江國民小學[15]
- 臺北市北投區湖田國民小學[16]
- 臺北市北投區義方國民小學[17]
- 臺北市北投區關渡國民小學[18]
社會教育[编辑]
圖書館[编辑]
-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21]
- 臺北市立圖書館石牌分館[22]
- 臺北市立圖書館清江分館[23]
- 臺北市立圖書館吉利分館[24]
- 臺北市立圖書館稻香分館(目前已閉館)[25]
- 臺北市立圖書館永明民眾閱覽室[26]
- 臺北市立圖書館秀山民眾閱覽室(含秀山書閣)[27]
- 臺北市立圖書館陽明山借還書工作站[28]
商業設施[编辑]
政府(民間)機構與設施[编辑]
- 北投垃圾焚化廠-又稱「北投焚化爐」,位於北投區洲美街,由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管理,主要負責垃圾收受及處理、燃燒空氣、底渣、飛灰、廢金屬、蒸汽、凝結水、廢氣處理、廢水流程等等工作。廠內並附設「旋轉餐廳」(摘星樓-星月360度旋轉景觀餐廳,位於廠內120公尺高處),為全球首座煙囪上之觀景旋轉餐廳,提供民眾用餐與觀看360度窗外美景的地方。
- 北投區農會
- 臺北市立浩然敬老院
知名企業[编辑]
- 華碩電腦:總部設立於北投區立德路15號
- 和碩聯合科技:總部設立於北投區立功街96號
- 華擎科技:總部設立於北投區中央南路二段37號
- 大愛電視:總部設立於北投區立德路2號
- 原大同公司北投廠:位於北投區承德路七段,為北投區重要地標,已售予富邦人壽。
- 台灣森永製菓:總部設立於北投區中央南路二段
- 一之鄉蜂蜜蛋糕:總公司設立於北投區北投路一段
- 原動力文化發展事業有限公司:位於北投區明德路,以宗教心靈音樂為主的唱片公司。(如知名的伊藤佳代宗教心靈系列音樂)
旅遊[编辑]

位於北投公園的梅庭。
名勝[编辑]
- 北投法藏寺
- 善光寺
- 法鼓山農禪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北投中和禪寺&章嘉活佛舍利塔
- 凱達格蘭文化館
- 北投陳濟棠墓園
- 地熱谷
-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北投公園以及北投溫泉博物館最近的車站爲捷運新北投站。)
古蹟[编辑]
- 周氏節孝坊 ,三級古蹟,1861年建立。
- 北投溫泉浴場(北投溫泉博物館),三級古蹟,1913年建立。
- 陽明山中山樓,直轄市定古蹟,1965年建立。
- 石牌漢番界碑
- 草山教師研習中心(原草山公共浴場),直轄市定古蹟,1929年建立。
- 草山水道系統,直轄市定古蹟,約1928年建立。
- 前日軍衛戍醫北投分院,直轄市定古蹟,1910年代年建立。
- 北投普濟寺,直轄市定古蹟,1905年建立。
- 長老教會北投教堂,直轄市定古蹟,1912年建立。
- 吟松閣,直轄市定古蹟,1934年建立。
- 北投臺灣銀行舊宿舍,直轄市定古蹟,1920年代年建立。
- 北投不動明王石窟,直轄市定古蹟,1925年建立。
- 北投文物館(原佳山旅館),直轄市定古蹟,約1925年建立。
- 北投穀倉,直轄市定古蹟,1938年建立。
- 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19世章嘉活佛與達賴、班禪、哲布尊丹巴並稱四大活佛,是佛教界重要之領導人物,曾封為蒙旂宣化使,任國大代表、總統府資政,是西藏黃教格魯派活佛中,1949年後唯一來臺定居者。章嘉活佛推動藏傳佛教在臺發展與安定當時人心有顯著貢獻。1957年3月4日大師因病捨報示寂。1960年代興建的舍利塔,屬印度佛塔形,造型具藏式舍利塔之重要特徵。目前塔內舍利子已取出,塔上供有活佛照片及碑文等。[29]
公園[编辑]
步道[编辑]
自然保留區[编辑]
休閒景點[编辑]
剪影[编辑]
宗教信仰與慶典[编辑]
- 關渡宮:為北臺灣歷史最悠久、香火最鼎盛的媽祖廟。每年都會舉辦元宵節燈會。
- 北投行天宮:主祀關聖帝君,即臺北行天宮的分廟。位在臺北市北投區中央北路4段18巷50號的關帝廟,提供收驚服務。
- 照明淨寺:求桃花姻緣知名的北投情人廟
- 法鼓山北投分院、中華佛教文化館、農禪寺、雲來寺:台灣佛教四大山頭之一
- 佛教慈濟基金會、大愛電視:台灣佛教四大山頭之一
- 石牌福星宮、北投福慶宮、嘎嘮別桃源福德宮:合稱北投區三大福德正神廟
- 北投石牌福星宮:每年農立3月媽祖繞境由北投關渡宮至石牌福星宮
- 北投慈后宮:舊北投地區(北投庄)年代最久的媽祖廟,其媽祖稱為「北投媽」,建於1918年。
- 番仔厝保德宮:為凱達格蘭族北投社的漢化信仰場所。
- 洲美屈原宮:北投區洲美里的水仙尊王廟,以屈原為主祀。
- 北投代天府:主祀伍府千歲,位於台北市豐年路。祭典在農曆的六月十五,是北投當地的一大宗教盛事。
- 北投福安宮:興建於1877年,主祀福德正神,位於台北市公館路。
- 上清宮:主祀鴻鈞老祖,興建於1955年,位於台北市復興三路。
- 宮玄觀:主祀王母娘娘,興建於1983,位於台北市復興三路。
- 法雨寺:興建於1905年,供奉本师釋迦牟尼佛,位於台北市北投區登山路。
- 安國寺:興建於1935年,大殿中主要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於1991年交託佛光山接管,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復興三路。
- 北投石牌吉慶社區「聖誕巷」:每年聖誕節會舉辦大型慶祝活動
- 北投石牌福興「聖誕公園」:每年聖誕節會舉辦大型慶祝活動
交通[编辑]
捷運[编辑]
道路[编辑]
主要道路[编辑]
東西向
南北向
公車、客運[编辑]
大南汽車[编辑]
- 216 新北投-捷運劍潭站
- 216 (區) 新北投-榮總院區
- 218 新北投-萬華
- 218直 新北投-承德路-萬華
- 218區 新北投-捷運奇岩
- 223 關渡-青年公園
- 230 捷運北投站-陽明山
- 288 兒童新樂園-吳興街
- 302 關渡宮-萬華
- 550 關渡宮-洲美運動公園
- 558 新北投-經中央北路-榮總院區
- 602 北投-天母(與中興巴士聯營)
- 小6 北投-清天宮
- 小7 北投-嶺腳
- 小8 捷運石牌站-竹子湖
- 小9 北投-竹子湖
- 小14 北投-照明寺
- 小21 北投-八仙里
- 小22 捷運北投站-新民泉源路
- 小23 北投國小-關渡宮
- 小25 捷運北投站-六窟
- 小26 北投-頂湖
- 小36 捷運石牌站-六窟
- 市民小巴2路 捷運北投-溫泉路
- 紅35 關渡碼頭-台北藝術大學
- 紅55 捷運關渡-臺北藝術大學
- 紅55區 捷運關渡-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 內科16 新北投-內湖科學園區
- 南軟北投 新北投-南港軟體園區
- 承德幹線 新北投-捷運市政府(原266路,107年4月改號)
淡水客運[编辑]
- 631 淡水-北投
- 682 八里-社子
- 紅13 八里-捷運關渡站
- 紅22 八里-捷運關渡站
- 864 三芝-捷運劍潭站
中興巴士[编辑]
- 602 天母-北投(與大南汽車聯營)
- 821 三芝-市立天文館
- 紅12 市立天文館-捷運石牌站
光華巴士[编辑]
- 224 天母-天母西路-捷運石牌站
- 267 天母-捷運大湖公園
- 紅19 天母-天母北路-捷運石牌站
指南客運[编辑]
- 308 淡江大學-捷運劍潭
- 838 泰山-捷運關渡
- 902 萬芳社區-榮總
- 757 淡海-北門
- 1505 淡海-中和
- 756 淡大-北門
大都會客運[编辑]
- 108 陽明山遊園公車
- 109 萬芳社區-陽明山
假日休閒公車
- 260(含區間車) 陽明山-(臺北車站)-東園
- 277 松德-榮總
- 敦化幹線 麟光新村-榮總
- 508區 蘆洲-惇敘工商(與三重客運聯營)
- 重慶幹線 天母-東園
- 606 萬芳社區-榮總
- 紅5 陽明山-捷運劍潭站
欣欣客運[编辑]
- 快速公車 景美女中-榮總
首都客運[编辑]
- 68 洲美里-捷運劍潭站
- 68副 洲美里-捷運芝山站
- 536 中國海專-大同之家
三重客運[编辑]
- 111 新莊-陽明山
- 508區 蘆洲-惇敘工商(與大都會客運聯營)
- 508全 泰山-惇敘工商
- 645 舊庄-榮總
東南客運[编辑]
- 612 松德站-惇敘工商
國光客運[编辑]
- 1801國立護專-基隆
未來[编辑]
輕軌[编辑]
關於北投的更多資訊[编辑]
- 臺語歌手黃克林以前有首臺語老歌叫做「倒退嚕」,歌詞中的第一段「耶~拜請 拜請拜請 東海岸西海岸 北投西帽山 鶯歌出土炭 草山底勒出溫泉」歌詞中提到的北投西帽山=北投紗帽山。
- 破壞之王:是周星馳1994年的香港喜劇片,電影內容(台灣國語配音版)第一段中,何金銀送外賣回來,對榮記冰室的老闆說:哎,老闆啊,下次再到「北投」那麼遠的地方,千萬不要再叫我去了!那兒有一個斜坡那麼斜,我差點騎不上去啊!老闆對何金銀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苦其心志,這一次啊送去「萬華」→電影中有提到「北投」。
相關條目[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 認識北投:地理環境. 台北市北投區公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8).
- ^ 台北市北投區戶政事務所107年11月各里人口數、戶數統計表. 北投戶政事務所.
- ^ 陳姿安, 北投有愛光明在望:最有故事的溫泉廊道, 2008. [2012-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6).
- ^ 戀戀北投溫泉. [2012-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6).
- ^ 協合力-中衛體系提升企業經營綜效 作者:蘇錦夥. [2012-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6).
- ^ 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統計月報. 2020-02-10 [2020-07-09].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05-01).
- ^ 臺北市立桃源國民中學.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1).
- ^ 臺北市立關渡國民中學.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0).
- ^ 臺北市北投區文化國民小學.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 臺北市北投區桃源國民小學.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5).
- ^ 臺北市北投區湖山國民小學.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 臺北市北投區逸仙國民小學.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8).
- ^ 臺北市北投區大屯國民小學.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 臺北市北投區泉源國民小學.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臺北市北投區清江國民小學.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05).
- ^ 臺北市北投區湖田國民小學.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 臺北市北投區義方國民小學.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8).
- ^ 臺北市北投區關渡國民小學.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3).
- ^ 法鼓山社會大學北投校區.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5).
- ^ 台北市北投社區大學. [2005-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9-06).
- ^ 北投分館.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5).
- ^ 石牌分館.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5).
- ^ 清江分館.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5).
- ^ 吉利分館.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5).
- ^ 稻香分館.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5).
- ^ 永明民眾閱覽室.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5).
- ^ 秀山民眾閱覽室.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5).
- ^ 陽明山借還書工作站.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5).
- ^ 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 臺北市北投區公所. [2017-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 ^ 大屯山系-忠義山親山步道 臺北旅遊網. [2019-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3).
- ^ 大屯山系-中正山親山步道 臺北旅遊網. [2019-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4).
- ^ 大屯山系_軍艦岩親山步道 臺北旅遊網. [2019-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2).
- ^ 復興三路櫻花隧道 臺北旅遊網. [2019-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5).
註釋[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北投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