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領地
北領地 Northern Territory | |||||
---|---|---|---|---|---|
![]() | |||||
| |||||
![]() 其他澳大利亞州份與領地 | |||||
首府 | 达尔文 | ||||
政府 | 君主立憲制 | ||||
• 行政官 | 湯姆·鮑林 | ||||
• 首席部長 | 迈克尔·贡纳(澳大利亚工党) | ||||
面積 | |||||
• 總面積 | 1,420,968 km²(第3) 548,639 sq mi | ||||
• 陸地 | 1,349,129 km² 520,902 sq mi | ||||
• 水域 | 71,839 km²(5.06%) 27,737 sq mi | ||||
人口 (2018年3月) | |||||
• 人口 | 246,700[1]人(第8) | ||||
• 密度 | 0.18人/km²(全國第8) 0.5人/sq mi | ||||
地面高度 | |||||
• 最高點 | 錫爾山海拔1,531米 | ||||
• 最低點 | 海平面 | ||||
領地生產總值(2014-15年度) | |||||
• 生產總值 | $22,450[2]百萬澳元(第8) | ||||
• 人均生產總值 | 92,107澳元(第2) | ||||
時區 | UTC+9:30 | ||||
聯邦代表 | |||||
• 眾議院議席 | 2/150 | ||||
• 參議院議席 | 2/76 | ||||
簡稱與縮寫 | |||||
• 郵政簡稱 | NT | ||||
• ISO 3166-2 | AU-NT | ||||
網站 | www |
北领地(英語:Northern Territory,缩写为NT),別稱北澳,澳大利亚的一个自治领地,位于大陆北部的中央,北为帝汶海、阿拉弗拉海以及卡奔塔利亚湾,西壤西澳州,南接南澳州,东臨昆士兰州,面積约为1,420,968平方公里,约占澳大利亚大陆总面积的17.5%,海岸线长约6,200千米,總人口24萬餘(2007年)。首府达尔文,舊稱帕馬斯頓(Palmerston);1911年改名為達爾文,是澳大利亚北部的優良港口之一,人口有145,916(2016)。
政治[编辑]
北領地最初屬於新南威尔士州;1863年劃為南澳的一部分;1911年轉由聯邦直轄。二次大戰期間,曾受日本轟炸,後來聯軍即以達爾文為基地往北反攻。1978年,北領地取得自治權。1998年北领地全民公决否决了升格為「州」的提议,以后此议题虽时有提起,但至今没有再度付诸公投。2015年澳大利亚政府会议(即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及自治领地政府)一致同意谋求在2018年7月1日之前让北领地成为一州。但2019年之后此动议被澳洲议会搁置。
北领地议会与其他州的议会相似,但由于属于联邦领地,权力由联邦议会通过权力下放赋予,而不是通过任何宪法权利来行使权力。因此联邦政府保留为该领土立法的权利,包括推翻立法议会通过的立法的权力。[3]澳洲政府派驻一名行政官代表联邦政府,他的角色与其他州的州總督相似,而当地议会选举的首席部长负责日常执政。[4]
經濟[编辑]
北領地人口稀少,屬炎熱地區,因此經濟以畜牧業、礦業、旅遊業和政府服務業為主。1990年代後,因北領地屬偏遠地區,澳大利亚政府為提升當地工商業和政府部門的營運績效,在此投下鉅額經費用於「知識經濟建設」,使得北領地的經濟型態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目前達爾文為澳洲最現代化的城市之一。
环境[编辑]
達爾文的所在地區自然生態保護得很好;由於是澳大利亚北部的補給及船運中心,二次大戰期間為軍事基地,因此在1942年間曾遭日本猛烈的轟炸,後經大規模重建,1959年升格為市。區內的主要城鎮還有愛麗斯泉(位於北領地之南的沙漠中,距南澳海岸1,500公里)。
地方政府自治体[编辑]
北领地最大地方政府自治体排名 来源:2016人口普查[5] | |||||||||
---|---|---|---|---|---|---|---|---|---|
排名 | 地方政府自治体名稱 | 区域| | 人口
| ||||||
1 | 达尔文市 | 达尔文 | 78,804 | ||||||
2 | 帕默斯顿市 | 达尔文 | 33,786 | ||||||
3 | 艾利斯斯普林斯镇 | 艾利斯斯普林斯 | 24,753 | ||||||
4 | 利奇菲尔德区 | 达尔文 | 23,855 | ||||||
5 | 凯瑟琳镇 | 凯瑟琳 | 9,717 | ||||||
6 | 东阿纳姆地区 | 阿纳姆地 | 9,026 | ||||||
7 | 巴克利地区 | 巴克利高原 | 6,655 | ||||||
8 | 罗珀海湾地区 | 凯瑟琳 | 6,505 | ||||||
9 | 西阿纳姆地区 | 阿纳姆地 | 6,188 | ||||||
10 | 麦克唐纳地区 | 艾利斯斯普林斯 | 6,029 |
都会区[编辑]
排名 | 都会区名稱 | 2016人口[6][7] |
---|---|---|
1 | 达尔文 SUA | 123,574 |
2 | 艾利斯斯普林斯 SUA | 24,753 |
参考文献[编辑]
- ^ Australian Demographic Statistics, Mar 2018. 20 September 2018 [13 Octo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8). Estimated Resident Population 31 Mar 2018
- ^ 5220.0 Australian National Accounts: State Accounts, 2014–15.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November 2015 [16 June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7).
- ^ Northern Territory (Self-Government) Act 1978 - SECT 32 Office of Administrator. Australian Government. [22 Ma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6) –通过Austlii.
- ^ Baker, Karen. Title Honourable for Administrators of the Northern Territory. Federal Register of Legislation. Australian Government. 30 July 2014 [22 Ma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4).
- ^ ERP by LGA (ASGS 2018), 2001 to 2018 – 100% data.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1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1).
- ^ Latest population figures: Top 50 largest cities and towns in Australia in 2016. .ID.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19-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6).
- ^ Advanced search.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19-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