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毗婆沙論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佛教 |
---|
![]() |
佛教大綱 ![]() |
《十住毗婆沙論》,又稱《十住論》、《十住毗婆沙》,作者龍樹,解說《十住經》(《華嚴經》〈十地品〉)的菩薩十地義。本書的梵文本已失傳,也沒有藏譯本,現存有漢譯本。後秦鸠摩罗什译。
源流[编辑]
華嚴宗相傳,龍樹在龍宮中取出《華嚴經》十萬頌時,為它作了註解書,名為《大不思議論》,也是十萬頌[1]。《十住毗婆沙論》是其中的一品。
譯本[编辑]
漢譯本在姚秦時譯出,由耶舍三藏口誦,鳩摩羅什漢譯,共有十六卷,但是漢譯本只有前二地〈歡喜地、離垢地〉的內容,其他的部份沒有被譯出[2]。
結構[编辑]
《十住毘婆沙論》是將《十地品》的重要經文濃縮為偈頌,之後再以長行解釋。根據武邑尚邦等著的《十住毗婆沙論研究》,其偈頌之數不過約六十偈,分佈在「入初地品第二」、「地相品第三」、「淨地品第四」、「釋願品第五」、「分別布施品第十二」、「念佛品第二十」、「譬喩品第二十六」、「略行品第二十七」、「分別二地業道品第二十八」、「分別聲聞辟支佛品 第二十九」、「護戒品第三十一」之十一品。其餘內容並非在解釋《十地品》,而是引用《如來智印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寶積經》等經,解釋菩薩修行之重要論題。
注释[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