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鄉
卑南鄉 Beinan Township 舊稱:普悠瑪(Puyuma) | |
---|---|
鄉 | |
坐标:22°47′N 121°07′E / 22.78°N 121.12°E | |
國家 | ![]() |
省 | 臺灣省(已虛級化) |
上級區劃 | 臺東縣 |
下級區劃 | 13村300鄰 |
政府 | |
• 行政机构 | 卑南鄉公所 (立法機關:卑南鄉民代表會) |
• 鄉長 | 郭宗益(卑南鄉鄉長列表) |
面积 | |
• 总计 | 412.6871 平方公里(159.3394 平方英里) |
海拔 | 800 公尺(2,600 英尺) |
人口(2023年8月)(6,892戶) | |
• 總計 | 16,652人 |
• 排名 | 2 |
• 密度 | 40.4人/平方公里(105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
郵遞區號 | 954 |
戶政資料代碼 | 10014040 |
毗鄰 | 延平鄉、鹿野鄉、東河鄉、臺東市、太麻里鄉、金峰鄉;屏東縣霧台鄉 |
網站 | http://www.beinan.gov.tw/ |
卑南鄉(卑南語:Puyuma;阿美語:Puyuma;魯凱語:Pinang;臺灣客家語四縣腔:biˊ namˇ hiongˊ;臺灣話:Pi-lâm-hiong)位於臺灣臺東縣中部,北臨鹿野鄉、延平鄉,東北連東河鄉,東濱太平洋,西鄰屏東縣霧台鄉,南接臺東市、太麻里鄉、金峰鄉。
本鄉地處花東縱谷平原的南方,為中央山脈及海岸山脈所夾,約60%的面積為山坡地,有卑南溪、知本溪、利嘉溪等流經鄉境,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
鄉內人口約1.7萬人,為臺東縣除去臺東市的人口第一大鄉鎮,居民以漢人為主,另有約35%的臺灣原住民族(卑南族、阿美族、魯凱族),地方通行語為卑南語、阿美語與魯凱語[1]。產業以農業為主近年來因知本溫泉及歌壇天后張惠妹而聲名大噪,成為新興的觀光勝地,觀光業大為蓬勃發展。
歷史[编辑]
「卑南」一詞的起源有許多說法,一說是卑南社對自身部落的稱呼「普悠瑪」(Puyuma)[2]。另一說則稱下賓朗社(Pinaski)的轉音,意為「獲得貢物最高位階的尊稱」,以紀念其偉大的頭目鼻那來(Pinara)[來源請求]。該區最早的文獻紀載可追溯到1638年,荷蘭官員將該地稱之為「卑瑪拉」(Pimala)、「Pinamba」、「Pibamba」、「Pimaba」、「Pima」,皆係「普悠瑪」的轉音。後來漢人也以此地的閩南語「埤南」、「卑南覓」、「卑南」稱之[2]。
清領時期劃為蕃地,嚴禁出入,由當時所謂的「卑南八社」八個聚落所組成。1875年於此設置卑南廳,在1886年改為臺東直隸州,前中研院院長胡適之父胡鐵花曾任知州事。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卑南社,其實位於現在的臺東市卑南里,並不在現今卑南鄉的範圍內,直至1929年才北遷往卑南鄉南王村。在早期,卑南鄉與台東市在地理上被視為是一個整體,因此在命名脈絡上也相當接近。在清朝及日治初期,「卑南」一詞主要是稱呼台東市區一代,直至1920年,日本政府分別設置台東街(今台東市)與卑南區(今卑南鄉),兩地在行政區劃上才首次分開,1937年改稱「卑南庄」,歸台東郡管轄。但卑南庄旋即於1944年12月1日廢止併入臺東街[2]。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復將兩地分開,原先的台東街劃為台東鎮,原卑南庄劃歸卑南鄉,並併入原臺東郡的蕃地北側。1974年10月,臺東鎮欲升格為縣轄市,將此鄉卑南、南王、富岡、岩灣、新園、建興、南榮、知本、豐田、建和等十個村併入臺東市,以湊合十萬人,因而形成「卑南」不在卑南鄉,卑南鄉公所竟位於台東市境內的奇特現象,也造成卑南鄉失去了精華區[2]。之後卑南鄉公所遷至太平村。1992年12月16日,當時南迴線的卑南車站改稱臺東新站(2001年改名為臺東車站)[來源請求]。
人口[编辑]
年份 | 人口 | ±% |
---|---|---|
1981 | 24,420 | — |
1986 | 22,747 | −6.9% |
1991 | 21,534 | −5.3% |
1996 | 20,699 | −3.9% |
2001 | 20,057 | −3.1% |
2006 | 18,745 | −6.5% |
2011 | 18,055 | −3.7% |
2016 | 17,443 | −3.4% |
2021 | 16,833 | −3.5% |
來源: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
根據臺東縣政府民政處統計,2022年底卑南鄉戶數約6.9千戶,人口約1.7萬人[3],是臺東縣人口僅次於臺東市的第二大行政區[4]。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太平村與富源村,2022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3,644人與337人[3],其中太平村也是臺東縣人口最多的村,並在臺東縣所有村里中人口排行第六多[5]。
政治[编辑]
歷任首長[编辑]
- 第1屆簡景國
- 第2屆許珍令
- 第3-4屆賴萬成
- 第5-6屆王俊懋
- 第7屆李添登
- 第8-9屆洪文泰
- 第10-11屆邱慶華
- 第12-13屆張卓然
- 第14-15屆張清忠
- 第16屆吳信義
- 第17-18屆許文獻
- 第19屆郭宗益
鄉政組織[编辑]
卑南鄉公所是卑南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卑南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臺東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卑南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5課3室等8個內部單位及4個附屬機關[6]。
卑南鄉民代表會是卑南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卑南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卑南鄉民代表會共有11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5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4席平地原住民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7]。
行政區劃[编辑]

- 臨海地區(卑南溪至東海岸)3村:
- 利吉村(利基利吉)
- 富源村(海岸山脈地區)
- 富山村(加路蘭、杉原、刺桐、郡界)。
- 內陸南區4村:
- 太平村(卑南鄉行政中心)
- 泰安村(大巴六九部落)
- 利嘉村(呂家望)
- 東興村(達魯瑪克/大南)
- 知本地區(知本溪流域)1村:
- 溫泉村(知本溫泉)
教育[编辑]
國民中學[编辑]
國民小學[编辑]
- 臺東縣卑南鄉太平國民小學
- 臺東縣卑南鄉大南國民小學
- 臺東縣卑南鄉賓朗國民小學
- 臺東縣卑南鄉溫泉國民小學
- 臺東縣卑南鄉利嘉國民小學
- 臺東縣卑南鄉東成國民小學
- 臺東縣卑南鄉初鹿國民小學
- 山里分校(2011年裁撤)
- 臺東縣卑南鄉富山國民小學
交通[编辑]
鐵路[编辑]
公路[编辑]
旅遊[编辑]

- 初鹿牧場
- 初鹿山莊
- 初鹿鎮東宮
- 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
- 臺東原生應用植物園
- 知本福靈宮
- 知本溫泉
- 觀林吊橋
- 清覺寺
- 白玉風景區
- 杉原黃金海岸
- 杉原海水浴場 (美麗灣)
- 富山護漁區
- 小熊渡假村
- 利吉月世界
- 小黃山
- 千歲榕
- 達魯瑪克紀念碑
- 太平文衡殿
- 賓朗(檳榔)舊火車站
特產[编辑]
相關條目[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55公所 原民「地方通行語」公告了[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時報 2017-10-12.
- ^ 2.0 2.1 2.2 2.3 臺東南王社區發展史 (PDF). 台東縣台東市南王社區發展協會.
- ^ 3.0 3.1 人口統計. 臺東縣臺東戶政事務所. [202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3) (中文(臺灣)).
- ^ 人口統計. 臺東縣政府民政處. [202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6) (中文(臺灣)).
- ^ 資料集-村里戶數、單一年齡人口(新增區域代碼). 中華民國行政院 數位發展部 政府資料開放平臺. [202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4) (中文(臺灣)).
- ^ 卑南鄉公所. 幸福卑南沿革-行政團隊. 卑南鄉公所全球資訊網. [2021-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8) (中文(臺灣)).
- ^ 關於本會-卑南鄉簡介. 臺東縣卑南鄉民代表會. [2021-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1)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编辑]
![]() |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卑南 |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卑南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