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陵墓石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Segalen-27-Xiao-Xiu-Winged-lion-right.jpg
辟邪萧秀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江苏省南京市
分类石刻及其他
时代南朝
编号3-167
登录1988年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Segalen-25-Qi-Wudi-Chimera-left.jpg
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江苏省丹阳市江苏省句容市
分类石刻及其他
时代南朝
编号3-168
登录1988年、1991年

南朝陵墓石刻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方四个朝代(合称南朝,420年—589年)的帝后陵、王侯墓前的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及其附近的丹阳市句容市一带。[1]

目前現存33處石刻,其中帝陵12處,王侯墓20處(包括失名墓的8處),陵區入口1處;按地區劃分,南京棲霞區13處、南京江寧區7處、句容1處、丹陽12處;以時代劃分,刘宋1處、萧齊8處、萧梁13處、2處、具體年代失考的石刻9處。[2]

这些石刻所描绘的形象包括辟邪(貔貅)天禄麒麟龟趺和其他传说中的巨兽。

辟邪石刻被广泛认为是南京的标志,其中萧景墓的辟邪石刻是该市官方标志物图形的取样原版。[3]

萧景墓石刻神道石柱

目前尚存石刻列表[编辑]

南朝陵墓石刻[4]
編號 名称 年代 詳細地点(2008年)[2] 坐标 現存石刻 文物保护级别[5] 图片或备注
01 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石刻 422年 南京市江寧區麒麟鎮麟鋪村中馬路兩旁,被村舍包圍,旁邊住戶門牌號為10號。 石麒麟、天禄各一。陵高15米,周围42米。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初宁陵石刻a.JPG
02 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
(一说为齐高帝萧道成泰安陵)
447年
(479年?)
丹陽市東北胡橋鎮獅子灣,處於麒麟路以東、臥龍路以南,坐落在胡橋鎮張庄村東北方的水田裡 32°03′43.4″N 119°40′43.6″E / 32.062056°N 119.678778°E / 32.062056; 119.678778 石麒麟、天禄各一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3 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 493年 丹陽市雲陽鎮田家村南400米處,即原來的建山鄉前艾廟。東面不到100米是一條南北走向的馬路,路邊豎有刻著「齊武帝肖(蕭)賾景安陵神道石刻」文字的石碑 石麒麟、天禄各一,石柱一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Segalen-25-Qi-Wudi-Chimera-left.jpg
04 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石刻 494年 丹陽市胡橋鎮的仙塘灣(又稱鶴仙塘)以東約一公里處,仙泉路北面的一個小樹林里 32°04′16.3″N 119°39′38″E / 32.071194°N 119.66056°E / 32.071194; 119.66056 石麒麟、天禄各一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5 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
(一说为梁敬帝萧方智陵)
498年
(558年?)
丹陽市城東荊林鎮三城巷東北方,位於滬寧高速以北、江蘇華萊士西服廠的西北方的水田裡 石麒麟、天禄各一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ianlu at Tomb of Xiao Luan (Emperor Ming of Qi), Jinglin, Danyang, Jiangsu, China.jpg
06 水經山村南朝失名墓石刻
(一說為齐前废帝郁林王萧昭业墓石刻)
494年 丹陽市埤城水經山村東南,建埤路東側不過5米處,最近的路燈柱子編號是「省延0057」 32°05′02.9″N 119°41′41.2″E / 32.084139°N 119.694778°E / 32.084139; 119.694778 石辟邪二 丹陽南朝陵墓石刻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7 爛石壠南朝失名墓石刻
(一說為齐后废帝海陵王萧昭文墓石刻)
494年 丹陽市後巷鎮爛石弄,即原來的建山鄉爛石弄,蕭昭業陵墓石刻的南面約600米處,建埤路西側5米,最近的路燈柱子編號是「省延0032」 32°04′41.6″N 119°41′37.7″E / 32.078222°N 119.693806°E / 32.078222; 119.693806 存石辟邪二 丹陽南朝陵墓石刻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8 金王陈南齊失名陵墓石刻
(一说为齐明帝萧鸾兴安陵)
(一说为齊廢帝(齊東昏侯蕭寶卷陵)
南朝齐 丹陽市後巷鎮(原建山鄉金王陳三村)胡高路南面、陳家村西南,位於金家村、王家村、陳家村三者之間的水田裡 32°03′17.5″N 119°41′51.1″E / 32.054861°N 119.697528°E / 32.054861; 119.697528 存石麒麟、天禄各一,1973年發現,原來傾倒在池塘中,1976年起出 丹陽南朝陵墓石刻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9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 502年 丹陽市城東荊林鎮三城巷東北方,齊明帝蕭鸞興安陵神道石刻向北約60米處 存石麒麟、天禄各一,石柱二,石碑座二,石台基二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Segalen - 46 Siao Chouen Tche.jpg
10 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石刻 518年 南京市棲霞區堯化門甘家巷小學入門的兩側   存石辟邪二、石柱一、石柱础一、石碑二、龟趺二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Segalen-27-Xiao-Xiu-Winged-lion-right.jpg萧秀墓石刻照片1.jpg萧秀墓石刻2.jpg萧秀墓石刻3.jpg萧秀墓石刻4.jpg萧秀墓石刻5.jpg
11 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石刻 522年 南京市棲霞區棲霞鎮甘家巷西新修葺的公園東部,屬於棲霞街道新合村 存石辟邪二,石碑一,龟趺二。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Xiao Dan - bixie, seen from NE - P1070608.JPG
12 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石刻 523年 南京市堯化門十月鄉十月村南,既原來的太平村,位於棲霞大道宏成油罐廠入口不遠處 存石辟邪一,神道石柱一。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omb of Xiao Jing - Bixie.JPG
13 梁鄱阳忠烈王萧恢墓石刻 526年 南京市棲霞區棲霞鎮甘家巷西新修葺的公園西部,與蕭憺墓石刻東西相對,屬於棲霞街道新合村 存石辟邪二。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Xiao Hui - eastern bixie - P1070550.JPG
14 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石刻 526年 南京市棲霞區仙鶴門仙林大學城應天學院東側深坑 存石辟邪一,石柱二,石碑一,龟趺一。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omb of Xiao Hong - seen from NE - P1070726.JPG
15 梁新渝宽侯萧暎墓石刻 544年 南京市棲霞區甘家巷甘東線北,提升及加固工程正在进行。[6][7]   存石柱一。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萧暎墓石刻(正在整修).jpg
南朝陵墓石刻工地.jpg
16 梁建安敏侯萧正立 548年
(511年?)
南京市江寧區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最東面的窪地里,即原來的江寧縣淳化鎮劉家邊南 存石辟邪二、石柱二。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omb of Xiao Zhengli - Bixie South.JPG
17 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 549年 丹陽市城東荊林鎮三城巷的水田裡,梁文帝蕭順之建陵石刻向北約360米處,接近三城巷劉家莊 存石天禄一。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Segalen - 30 Leang Wou Ti.jpg
18 梁南康简王萧績墓石刻 529年 句容市華陽鎮石獅溝村東南方的一塊空地上,旁邊靠近一片魚塘 存石辟邪二,石柱二。两个石辟邪保存较为完整,一石柱上小辟邪于1940年代被雷击毁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Segalen - 36 Siao Tsi.jpg
19 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 551年 丹陽市城東荊林鎮三城巷的水田裡,蕭衍修陵石刻向北約60米處 存石天禄一。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ianlu at Tomb of Xiao Gang (Emperor Jianwen of Liang) 2, Jinglin, Danyang, Jiangsu, China.jpg
20 梁建安郡王萧伟墓石刻 523年 南京市棲霞區堯化鎮弓箭玻璃器皿廠北側、仙新路東面的小樹林里,路邊立有文物石碑 存石柱二。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Nanjing - Xiao Wei Tomb Park - P1190932.JPG
21 梁桂阳简王萧融墓石刻 502年 南京市棲霞區南京煉油廠小學以南,南煉三村東側 存石辟邪二,石柱顶部小石兽一。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omb of Xiao Rong - 001.JPG
22 陵口陵墓石刻 南朝 丹陽市陵口鎮東部,分處古老的蕭梁河兩岸 存石麒麟、天禄各一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3 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
(一说为齐梁某王墓)
559年 南京市江寧區上坊鎮石馬沖白馬公園,與上坊中學大門相對。高20米,周长70余米。[8] 存石辟邪二。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omb Wan'an of the Ts'en Dynasty.JPG
24 陈文帝陈蒨永宁陵石刻
(一说为宋文帝刘义隆长宁陵)
566年
(453年?)
南京市棲霞區棲霞鎮新合村獅子沖,在棲霞朗博傢具製造廠以東的窪地里 存石麒麟、天禄各一。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omb Yongning of the Ts'en Dynasty.JPG
25 徐家村失名墓石刻 南朝 南京市棲霞區燕子磯鎮金陵石化公司化工一廠院內,位於工廠作業區,原笆斗山徐家村   存石柱一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家村失考墓石刻1.jpg
26 侯村失名墓石刻
(可能為劉宋彭城王劉義康墓)
南朝 南京市江寧區上坊鎮。原來的侯村已拆遷,石刻現在南汽1號路南側,路北是躍進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江寧科技園三號門與石刻相對 存石辟邪二,石柱一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oucun - South Bixie.jpg
27 狮子坝失名墓石刻 南朝 南京市棲霞區馬群鎮獅子壩村旁邊菜畦中,北距滬寧高速公路約500米   存石辟邪一 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丢失后追回[9]
28 方旗庙失名墓石刻 南朝 南京市江寧區江寧鎮建中村濱江開發區,寧銅路北側,新建方旗廟石刻公園中心位置 地面存石辟邪二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Fangqimiao North-Bixie.JPG
29 太平村失名墓石刻
(一说为昭明太子萧统墓)
南朝 南京棲霞區燕子磯鎮太平村太子凹出土
現遷至南京市中山东路312号南京博物院的院子里,入門右側約30米處
小石兽一 Nanjing Museum5.jpg
30 宋墅失名墓石刻 南朝 南京市江寧區淳化鎮宋墅村農田中,現屬於江寧科技園汽車產業配套區 存石柱一,石柱础一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Songshu - Column.jpg
31 耿岗失名墓石刻 南朝 南京江寧區上坊鎮,原來的耿崗村已拆遷,一度位於上坊鎮躍進汽車集團廠區工地內 存石柱一[10]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Genggang Pillar.JPG
32 张库村失名墓石刻 南朝 南京市棲霞區堯化鎮張庫村農田中,在梁臨川靖惠王蕭宏墓神道的西側,北距蕭宏墓神道石刻500余米,南距馬群鎮白龍山蕭宏墓也是500?余米,東面不到500米處有一座小山 存石柱二
33 蔣王廟失名墓神道石刻 南朝 2000年發現於南京市玄武區蔣王廟明岐陽王李文忠墓園,存石獸1件,現藏於南京市博物館 石獸損壞嚴重,四肢、尾部以及頭部下頜以上部位均缺失,通體風化極甚。石獸通長約1.65米,殘高0.8米,腹部周長1.45米。胸部鼓凸,其上隱約可見向兩側伸展的卷翎紋,短翼,翼膊有陰刻羽紋。與棲霞太平村、江寧獅子壩失名墓石獸規制相仿,屬王侯墓獅形石獸[11][2] Jiangwangmiao Bixie.JPG
34 後村失名墓神道石刻[12] 南朝 江寧區湯山鎮金絲崗寧杭公路北側的後村(麒麟鎮晨光村),原在農田中,現移置於打穀場一角,緊鄰滬寧高速   龜趺一,1997年發現 位于小水塘旁[13]

已消失石刻列表[编辑]

南朝陵墓石刻
編號 名称 年代 原處地点[2] 原有石刻 備註 图片
01 齐高帝萧道成泰安陵石刻
(一说为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
482年 永安陵的西面俗稱皇(王)墳山的地方,貼近丹陽市東北方的胡橋鎮趙家灣吳家村 现无存。原有石麒麟、天禄各一,1960年代被当地农民炸碎。[14]
02 靈山失名墓石刻 南朝 江寧縣麒麟鎮東北靈山 兩隻石辟邪 1957年發現,1973年發掘[15]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罗宗真. 南朝陵墓石刻(卷名:考古学)[永久失效連結],中国大百科全书,1997
  2. ^ 2.0 2.1 2.2 2.3 杨祥民. 千年守望终有期——南朝陵墓石刻保护现状调研及对策[永久失效連結]. 文物世界, 2009(01)
  3. ^ 南京六朝石刻现状调查:在田野与工地间寻找国宝. 新华. 2006年6月7日 [2013年11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2月26日). 
  4. ^ 徐湖平. 拯救国宝——江苏境内南朝石刻现状调查[永久失效連結].
  5. ^ 存档副本. [2011-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9). 
  6. ^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梁新渝宽侯萧暎陵墓石刻)保护项目提升及加固工程中标结果公告. 南京市政府采购网. [2020-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7. ^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梁新渝宽侯萧暎陵墓石刻)保护项目提升及加固工程中标结果公告. 南京市政府. [2020-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8. ^ 《中国历代帝王陵》
  9. ^ 以案说法南朝石刻辟邪回家啦!. 南京栖霞公安微警务. 2016-11-01 [2020-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10. ^ 耿崗失考墓石刻位於江寧縣上坊鄉耿崗村西路邊,亦稱高廟墩,在今江寧科學園內。現僅存石柱一,緊靠民房露出地面僅l米,蓋及小辟邪已失:柱身雕直瓜棱紋1l道,柱身刻有束竹紋及繩辮紋柱額有損,文字已漶,柱頂中央留有蓋榫頭:觀其藝術風格為南朝梁代作品。1988年1月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當地村民介紹,過去其旁還有一柱,但現已無法找到。楊新華,王寶林主編.《南京山水城林》.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1.第556頁
  11. ^ 南京博物院編著、徐湖平主編,《南朝陵墓雕刻藝術》,第269頁
  12. ^ 後村失考墓龜趺位於江寧區麒麟鎮晨光行政村後村的農田之中,現已移放至打穀場一角,緊鄰滬寧高速公路。神道石刻僅存一件神道碑龜趺,系當地農民在1997年農田改造時發現的。龜趺頭部和前足均殘。殘長2.1米,寬1.3米,高0.8米。龜趺背中有一方形榫孔,長0.55米,寬0.31米,深0.22米。其石質為石灰岩,從龜趺的造型和風格看,應屬南朝時期。楊新華,王寶林主編.《南京山水城林》.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1.第556頁
  13. ^ 南朝石刻. 主题南京(金陵). [2020-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14. ^ 1968年時改造農田,把小田並成大田,農民嫌石獸佔用田地,又太大太重不好移動,便用雷管將它炸碎搬走。碎石堆棄在路邊,日久天長也丟失得一乾二淨,石刻被徹底消滅
  15. ^ 1957年,文物工作者在今江寧區麒麟門東北靈山調查發現一件小石辟邪,嚴重風化。1973年,南京市博物館還在這件石辟邪旁發掘一座南朝晚期的大型墓葬,墓葬以出土一對高大精美的青瓷蓮花尊而聞名於世。此墓時代有屬梁代和陳代兩種觀點,更有人認為墓主可能是陳文帝陳蒨。實際上此墓規模遠不及推測為帝陵的其他南朝墓,全長不足十米,墓壁也僅以簡單的花紋磚裝飾,特別是墓前的石辟邪簡陋矮小,不合帝陵規制,故現多認為墓主可能是陳代的某一宗室王侯。遺憾的是這件石辟邪今已不知去向。

外部链接[编辑]

  1. 金陵图书馆·南朝陵墓石刻网
  2. 南京博物院·南朝石刻专题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