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共產黨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印度尼西亞共產黨 Partai Komunis Indonesia | |
---|---|
![]() 印度尼西亞共產黨标志 | |
簡稱 | PKI |
创始人 | 馬林 |
成立 | 1914年5月23日 |
解散 | 1991年[1] |
总部 | 雅加達 |
党报 | 《人民日报》 |
青年组织 | 人民青年 印度尼西亚先锋队青年 |
学生组织 | 印度尼西亚学生统一运动 |
妇女组织 | 印度尼西亚妇女运动 |
工会组织 | 中央全印度尼西亚工人组织 |
农会组织 | 印度尼西亚农民阵线 |
党员 (1960年) | 3百万 |
意識形態 | 共產主義 马克思列宁主义 |
国际组织 | 共產國際(1943年以前) |
官方色彩 | 紅色 |
党旗 | |
![]() | |
印度尼西亚政治 政党 · 选举 |
印度尼西亞共產黨(印尼語:Partai Komunis Indonesia),简称印尼共(PKI),是印度尼西亚历史上的一个政党。该党成立於1914年5月23日,当时取名为東印度社會民主聯盟,由荷兰社会主义活动家馬林創建;1920年5月23日,改名为东印度共产主义联盟;1924年,改名为印度尼西亚共产党。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荷蘭殖民者撤退,印尼民族獨立運動高漲,印尼成功獨立後,總統蘇加諾傾向社会主义阵营,靠攏蘇聯和中國,因而導致印尼共的勢力迅速發展壯大,成为印度尼西亞建國初期的主要政黨之一。
1965年九三〇事件後,印尼共產黨遭到蘇哈托政權鐵腕鎮壓,總書記艾地被亲政府的军队枪決。1966年3月12日,苏哈托下令解散该党。
九三〇事件发生时,印尼共的一些干部正好在国外,因此幸免于难,他们在国外重新组织了印尼共的领导机构。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成为印尼共流亡者的主要活动中心。印尼共的流亡组织一直维持到1991年苏联解体[1]。
選舉表現[编辑]
選舉 | 席位数 | 得票 | 百分比 |
---|---|---|---|
1955年立法機構選舉 | 39 / 257
|
6,176,914 | 16.4% |
1955年制憲會議選舉 | 80 / 514
|
6,232,512 | 16.47% |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 ^ 1.0 1.1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各国共产党总览》编辑委员会. 各国共产党总览.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0年1月. ISBN 7-80115-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