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第安納波利斯
印第安納波利斯 Indianapolis | ||
---|---|---|
合併市縣 | ||
印第安納波利斯市 City of Indianapolis | ||
From top to bottom, left to right: Downtown Indianapolis, Indiana Statehouse, Soldiers' and Sailors' Monument, Scottish Rite Cathedral, Indiana World War Memorial Plaza and Depew Memorial Fountain, and the Indianapolis 500 at Indianapolis Motor Speedway | ||
| ||
綽號:Indy, The Circle City, Crossroads of America, Naptown, The Racing Capital of the World, Amateur Sports Capital of the World | ||
![]() | ||
坐标:39°46′07″N 86°09′29″W / 39.7686°N 86.1581°W | ||
國家 | 美國 | |
州 | 印第安納州 | |
郡 | 馬里昂 | |
Townships | See Marion Co. Townships | |
Founded | 1821 | |
政府 | ||
• 类型 | Mayor-council | |
• Mayor | 格雷格·巴拉德 (R) | |
• Governing body | City-County Council | |
面积 | ||
• 合併市縣 | 372 平方英里 (963.5 平方公里) | |
• 陸地 | 365.1 平方英里(945.6 平方公里) | |
• 水域 | 6.9 平方英里(17.9 平方公里) | |
海拔 | 715 英尺(218 公尺) | |
人口(2010) | ||
• 合併市縣 | 人 | |
• 密度 | 2,273人/平方英里(861人/平方公里) | |
• 市区 | 1,218,919 | |
• 都會區 | 1,756,241 (34th) | |
• Demonyms | Indianapolitan | |
MSA/CSA = 2010, Urban = 2000 | ||
时区 | EST(UTC-5) | |
• 夏时制 | EDT(UTC-4) | |
美國郵區編號s | 46201 – 46209, 46211, 46214 46216 – 46231, 46234 – 46237 46239 – 46242, 46244, 46247 46249 – 46251, 46253 – 46256 46259, 46260, 46266, 46268 46274, 46275, 46277, 46278 46280, 46282, 46283, 46285 46290, 46291, 46295, 46296 46298 | |
電話區號 | 317 | |
FIPS code | 18-36003[1] | |
州際公路 | I-65, I-69, I-70, I-74 | |
州際公路輔助線 | I-465, I-865 | |
Waterways | White River, Fall Creek, Indiana Central Canal | |
機場 | 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机场 | |
Public transit | IndyGo Clarian Health People Mover | |
Railroads | Amtrak | |
網站 | http://www.indy.gov |
印第安纳波利斯(英語:Indianapolis,发音为/ˌɪndiəˈnæpəlɨs/),简称「印城」(英語:Indy),是位於美国印地安纳州中部的都市,為該州首府暨最大都市,行政上与其所在的馬里昂縣合一。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统计,该市人口为829,718人。它也是美国第12大城市,在中西部面积仅次于芝加哥。印第安纳波利斯也是美国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
在印第安纳州历史上,印第安纳波利斯因为其政府以及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而著名。现在,印第安纳波利斯更多着重于该地区的教育、健康以及财政。旅游业也是印第安纳波利斯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城市还承办一些著名的娱乐与运动活动,包括每年度的印第安納波利斯500等[3]。
歷史[编辑]
在歷史上此地居民主要是土著印第安人,17世纪中叶前法国皮毛贸易商和探险家是最早到达这一地区的欧洲人,因为此地属于法国北美殖民地路易斯安那的北部。1763年七年战争后法国战败,法属路易斯安那和新法兰西被割让给英国。但直到美国独立前这里基本上还是没有大量欧洲移民,因为英国颁布垦殖禁令不允许十三个殖民地的居民迁入阿巴拉契亚山以西地区。美国独立后,根据巴黎条约,密西西比河以东包括印第安纳地区并入美国。印第安纳州建立后,当时还是小镇的这个城市因为位于州的地理中心地带,于1820年被選為印地安納州首府,並起名做Indianapolis,polis是希腊语中大都会或城市的意思。在十九世紀,铁路的发达使得该地成为主要地區交通樞紐,連接芝加哥、辛辛那提、底特律、克里夫蘭等地。直到1920年前,印第安纳波利斯依旧是白人的城市,白人占比超过95%。但在1910-1940年间的非裔美国人大迁徙后,黑人社区在印第安纳波利斯蓬勃发展,加上外来移民的涌入,印第安纳波利斯人口结构和种族构成更加多元。美国州际高速公路网络建立后,由于印第安纳波利斯位于多条州际高速公路的交汇点,因此又被称作美国的十字路口。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二十世紀起開始向市郊擴張,目前其市辖区基本上和其所在的马里昂县辖区吻合,但市郊建成区深入周边多个县,形成了人口接近200万的都会区。
地理[编辑]
印第安纳波利斯(KIND) | ||||||||||||||||||||||||||||||||||||||||||||||||||||||||||||
---|---|---|---|---|---|---|---|---|---|---|---|---|---|---|---|---|---|---|---|---|---|---|---|---|---|---|---|---|---|---|---|---|---|---|---|---|---|---|---|---|---|---|---|---|---|---|---|---|---|---|---|---|---|---|---|---|---|---|---|---|
氣候圖表(說明) | ||||||||||||||||||||||||||||||||||||||||||||||||||||||||||||
| ||||||||||||||||||||||||||||||||||||||||||||||||||||||||||||
|
气候[编辑]
印第安纳波利斯气候代表美国中西部温带,属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潮湿,日照少,日最高气温低于或等于0 °C(32 °F)的平均日数为29天,日最低气温低于或等于−10 °C(14 °F)的平均日数为20天,低于或等于−20 °C(−4 °F)的有1.8天;夏季炎热潮湿,日最高气温达30 °C(86 °F)的日数年均有49天,达35 °C(95 °F)的有2.8天。[4]最冷月(1月)均温−1.9 °C(28.5 °F),极端最低气温−33 °C(−27 °F)(1994年1月19日)。[4]最热月(7月)均温24.3 °C(75.8 °F),极端最高气温41 °C(106 °F)(上次出现于1936年7月14日)。[4]无霜期平均为187天(4月16日至10月21日);可测量降雪平均期为11月24日至3月16日。[4]年均降水量约1,110毫米(43.6英寸),年极端最少降水量为634毫米(24.97英寸)(1934年),最多为1,464毫米(57.65英寸)(1876年)。[4]年均降雪量为65厘米(25.5英寸);1918–19年的降雪量最少,积累降雪量只有14厘米(5.5英寸),1981–82年的降雪量最多,积累降雪量为148厘米(58.2英寸)。[4]
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机场),1991–2020年正常值,1871年至今极端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22 (71) |
25 (77) |
29 (85) |
32 (90) |
36 (96) |
40 (104) |
41 (106) |
39 (103) |
38 (100) |
33 (92) |
27 (81) |
23 (74) |
41 (106) |
平均最高温 °C(°F) | 14.9 (58.8) |
18.0 (64.4) |
23.3 (74.0) |
27.1 (80.8) |
30.6 (87.1) |
33.3 (91.9) |
34.1 (93.4) |
33.7 (92.6) |
32.6 (90.7) |
28.2 (82.8) |
21.4 (70.5) |
16.5 (61.7) |
34.9 (94.9) |
平均高温 °C(°F) | 2.3 (36.1) |
4.9 (40.8) |
11.1 (51.9) |
17.7 (63.9) |
23.0 (73.4) |
27.8 (82.0) |
29.6 (85.2) |
29.1 (84.3) |
25.7 (78.2) |
18.7 (65.6) |
11.0 (51.8) |
4.7 (40.4) |
17.1 (62.8) |
平均低温 °C(°F) | −6.2 (20.9) |
−4.3 (24.2) |
0.6 (33.0) |
6.3 (43.3) |
12.1 (53.7) |
17.2 (62.9) |
19.1 (66.4) |
18.3 (65.0) |
14.1 (57.4) |
7.5 (45.5) |
1.6 (34.9) |
−3.2 (26.2) |
6.9 (44.4) |
平均最低温 °C(°F) | −18.9 (−2.1) |
−15.1 (4.8) |
−9.5 (14.9) |
−2.7 (27.2) |
3.2 (37.8) |
9.6 (49.2) |
13.4 (56.1) |
12.8 (55.1) |
6.2 (43.1) |
−1.0 (30.2) |
−6.9 (19.6) |
−14.0 (6.8) |
−20.5 (−4.9) |
历史最低温 °C(°F) | −33 (−27) |
−29 (−21) |
−22 (−7) |
−8 (18) |
−3 (27) |
3 (37) |
8 (46) |
5 (41) |
−1 (30) |
−7 (20) |
−21 (−5) |
−31 (−23) |
−33 (−27)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79 (3.12) |
62 (2.43) |
94 (3.69) |
110 (4.34) |
121 (4.75) |
126 (4.95) |
112 (4.42) |
81 (3.20) |
80 (3.14) |
82 (3.22) |
88 (3.45) |
74 (2.92) |
1,108 (43.63) |
平均降雪量 cm(英寸) | 22 (8.8) |
15 (6.0) |
8.1 (3.2) |
0.51 (0.2)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25 (0.1) |
2.0 (0.8) |
16 (6.4) |
65 (25.5) |
平均降水天数(≥ 0.01 in) | 12.3 | 10.3 | 11.5 | 11.9 | 13.3 | 11.5 | 10.3 | 8.3 | 7.9 | 8.9 | 10.2 | 11.8 | 128.2 |
平均降雪天数(≥ 0.1 in) | 7.0 | 5.8 | 2.4 | 0.3 | 0.0 | 0.0 | 0.0 | 0.0 | 0.0 | 0.1 | 1.2 | 5.6 | 22.4 |
平均相對濕度(%) | 75.0 | 73.6 | 69.9 | 65.6 | 67.1 | 68.4 | 72.8 | 75.4 | 74.4 | 71.6 | 75.5 | 78.0 | 72.3 |
月均日照時數 | 132.1 | 145.7 | 178.3 | 214.8 | 264.7 | 287.2 | 295.2 | 273.7 | 232.6 | 196.6 | 117.1 | 102.4 | 2,440.4 |
可照百分比 | 44 | 49 | 48 | 54 | 59 | 64 | 65 | 64 | 62 | 57 | 39 | 35 | 55 |
数据来源:NOAA(1961–1990年日照与相对湿度)[4][5][6] 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交换站,1871年2月–1942年12月在市中心,1943年1月起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机场。[7] |
经济[编辑]
19世纪末工业兴起,城市迅速发展,成为州内主要工业中心。如今,工业佔的比重大為降低,而教育业、医疗保健、旅游业、金融业共同构成了该市的经济体系。
根據印第安納波利斯總商會2014年資料[8],全市首十大僱主依次為:
- St. Vincent醫療:17,398名僱員
- 印第安納大學醫療:11,810名僱員
- 禮來公司:10,735名僱員
- 市公立醫療部:10,402名僱員
- 沃爾瑪:8,830名僱員
- Marsh超級市場:8,000名僱員
- Kroger:7,840名僱員
- 印第安納大學與普渡大學印第安納波利斯聯合分校:7,365名僱員
- 市政府:7,058名僱員
- 聯邦快遞:6,000名僱員
交通[编辑]
航空[编辑]
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机场(IND)是州内的最大的机场,佔地約一百二十万平方英尺,於2008年底完工啟用。
重要公路[编辑]
州際公路
|
美國國道
|
印第安納州州道
|
文化[编辑]
藝術[编辑]
成立於1883年的印第安納波利斯美術館是美國最大、最古老的美術館之一[9]。此外當地的藝術場館還包括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中心、埃特尔乔格美洲印第安人和西方艺术博物馆(Eiteljorg Museum of American Indians & Western Art)等。
教育[编辑]
圖書館[编辑]
印第安納波利斯公共圖書館為印第安納波利斯的公共圖書館,共有22座分館。印第安納波利斯中央圖書館為其總館。
大學[编辑]
- 印第安纳布朗麦基大学
- 巴特勒大学
- 印第安纳大学-普度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联合校区(IUPUI)
- 印第安纳卫斯理大学
- 玛丽安学院
- 马丁大学
- 奥克兰城市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
- 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学院
- 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
体育[编辑]
友好城市[编辑]
参考[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 American FactFinder.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January 31, 2008].
- ^ Fastest Growing Cities in the U.S.. [14 March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8日).
- ^ U.S. Census Figures. United States Census. 2006 [200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0).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NowData - NOAA Online Weather Dat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1-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30).
- ^ Station: INDIANAPOLIS, IN US USW00093819 (csv).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1-05-08].
- ^ WMO Climate Normals for INDIANAPOLIS/INT'L ARPT IN 1961–199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4-03-11].
- ^ Threadex. [2020-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19).
- ^ Largest Regional Employers (PDF). 2014-11-03 [2015-03-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3-30).
- ^ Indianapolis Museum of Art Receives Nation's Highest Award for Community Service. ArtDaily. October 9, 2009 [March 26,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外部連結[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印第安納波利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