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冠軍賽

名人冠軍賽 | |
基本資料 | |
---|---|
主办单位 | 財團法人培生文教基金會 海峰棋院 |
优胜奖金 | 冠軍180萬、亞軍60萬 |
挑战手合 | 錦標賽七戰四勝 |
棋战形式 | 資格賽單敗淘汰 初賽雙敗淘汰 本賽32至8強單敗淘汰 半決賽三戰兩勝 決賽七戰四勝 |
比赛用时 | 本賽、決賽:3小時 資格賽、初賽:2小時 |
比赛规则 | 比目法,黑先貼6.5目 |
出场资格 | 台灣全體職業圍棋棋士 |
种子规定 | 冠亞軍保留至次屆本賽種子 |
创办年份 | 2020年 |
名人冠軍賽是2020年新成立之台灣職業圍棋賽事,由財團法人培生文教基金會、海峰棋院主辦,台灣職業棋士自由報名參加,並特邀業餘棋手加入初賽,最終勝者為「名人」,冠軍獎金180萬是台灣現今最高的圍棋比賽。其賽名不單純叫「名人賽」,是因為海峰棋院創辦人林文伯,當初獲得台灣最大的兩項業餘比賽舊名人賽、全國冠軍賽的冠軍,並以冠軍獎金創立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林文伯為了紀念當初讓他發跡的兩項比賽,因此將本賽名命名為「名人冠軍賽」[1]。海峰棋院2022年1月19日公告:本院主辦之「名人冠軍賽」自2022年(第三屆)起正式更名為『名人賽』,比賽辦法及奬勵等內容不變,特此公告!
賽制[编辑]
- 賽制:
- 資格賽單敗淘汰,勝者晉級初賽。
- 初賽(業餘外卡+ 資格賽入選者)最多56人,分14組雙敗淘汰,最終取28人。
- 本賽(初賽28人+外卡2人+上屆冠亞軍2人)32人,32至8強單敗淘汰。
- 半決賽三戰兩勝制。
- 決賽七戰四勝制。
- 規則:比目法。
- 用時
- 資格賽、初賽:各2小時,保留3分鐘讀秒,每次60秒。
- 本賽、決賽:各3小時,保留5分鐘讀秒,每次60秒。
- 貼目:一律分先,黑先貼六目半。
- 初賽業餘外卡若干人,本賽外卡2人。
- 勝者為「名人」,敗者為亞軍,兩位皆保留至次屆本賽種子。
獎金[编辑]
- 棋戰規模:新台幣432萬元。
- 決賽:冠軍奬金180萬元,亞軍60萬元。
- 本賽:32強敗退者3萬元,16強敗退者6萬元,8強敗退者12萬元,4強敗退者24萬元。
- 資格賽、初賽:無對局費。
歷屆名人[编辑]
期 | 年份 | 名人 | 比分 | 亞軍 | 備註 |
---|---|---|---|---|---|
1 | 2020年 | 林君諺 八段 | 4:2 | 許皓鋐 十段 | |
2 | 2021年 | 許皓鋐 棋王 | 4:1 | 王元均 天元 | |
3 | 2022年 | 許皓鋐 名人 | 4:0 | 林君諺 棋王 | |
4 | 2023年 | 賴均輔 碁聖 | 4:0 | 陳祈睿 八段 |
賽事沿革[编辑]
- 2020年第一屆:[2]
- 由財團法人培生文教基金會、海峰棋院主辦。
- 冠軍獎金新台幣180萬元、亞軍60萬元、4強敗退者24萬元、8強敗退者12萬元、16強敗退者6萬元、32強敗退者3萬元。
- 資格賽單敗淘汰取49人、初賽(49+7人)雙敗淘汰取28人、本賽(28+4人)32至8強單敗淘汰、4強賽三戰兩勝制,決賽七戰四勝制。
- 初賽外卡7人(職業3人、業餘4人),本賽外卡4人。
- 比賽用時:資格賽、初賽:各2小時,保留3分鐘讀秒,每次60秒;本賽、決賽:各3小時,保留5分鐘讀秒,每次60秒。
- 比目法,黑貼六目半。
- 勝者為「名人」,敗者為亞軍,兩位皆保留至次屆本賽。
- 2021年第二屆:[3]
- 資格賽:採單敗淘汰,勝者晉級初賽。
- 初賽:業餘外卡+ 資格賽入選者最多56名,分14組雙敗淘汰。最終取28名晉級本賽。
- 本賽:32名(上屆冠亞軍2名+外卡2名+ 初賽28名)。
- 決賽:採7戰4勝制,勝者為本屆「名人冠軍」頭銜,冠亞兩人直接進入次屆本賽種子。
- 比賽日期:(1)本賽:3月、(2)決賽:4-5月。
參考資料[编辑]
- ^ 台灣規模最大的職業圍棋賽事:名人冠軍賽的緣起與重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風傳媒
- ^ 第一屆名人冠軍賽 比賽辦法. [2019-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7).
- ^ 第二屆名人冠軍賽 簡章. [2021-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2).
外部連結[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