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囉美遠族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哆囉美遠族 | |
---|---|
總人口 | |
100人左右 | |
分佈地區 | |
宜蘭縣壯圍鄉、冬山鄉一帶 | |
語言 | |
哆囉美遠語(已滅絕) 漢語(中華民國國語、臺灣閩南語) | |
宗教信仰 | |
臺灣原住民族泛靈信仰 | |
相关族群 | |
噶瑪蘭族、凱達格蘭族、巴賽族、雷朗族 |
哆囉美遠族(哆囉美遠語:Torobiawan、Turubiawan;噶瑪蘭語:TuRbuan)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布於宜蘭縣壯圍鄉、冬山鄉一帶。是巴賽族16世紀前遷移至宜蘭社頭的一支,已被噶瑪蘭族同化。部分族人隨噶瑪蘭族遷移到花蓮、台東等地。
聚落[编辑]
祭儀[编辑]
哆囉美遠族和噶瑪蘭族一樣會舉行年底的祭祖儀式「巴禮令」(palilin),但哆囉美遠族的儀式較嚴格。
噶瑪蘭族在晚上舉行,允許外人參與或祭拜;哆囉美遠族則是在早上舉行,當天中午12點以前結束,嚴格規定只有至親的家人才可以參加,不許外人觀看和參與,因為哆囉美遠族人相信,若讓外人看到某家人正在舉行「巴禮令」時,那壞運氣將會降臨在這個家族,因此部落的人都嚴格遵守這個規定。 「巴禮令」主要祭品是一隻會啼叫的公雞,祭祀用的公雞經過燒烤水煮熟後,取下雞心、雞肝、雞胃,並平均分成四等份,移到客廳正式舉行祭拜。由於「巴禮令」的祭祀行為非常隱密,因此不同家庭的祭祀方式也可能不同。
外部連結[编辑]
|
![]() | 这是一篇與族群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