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e Clooney」的各地常用譯名 |
---|
中国大陸 | 乔治·克鲁尼 |
---|
臺灣 | 喬治·克隆尼 |
---|
港澳 | 佐治·古尼 |
---|
新加坡 | 乔治·克鲁尼[1] 乔治·克卢尼[2] |
---|
馬來西亞 | 佐治·古尼 乔治·克龙尼 |
---|
喬治·提摩西·克隆尼(英語:George Timothy Clooney,1961年5月6日—)生于美國肯塔基州萊辛頓,是一位电影演员和導演、编剧、制片人與社会活动家,同時也是联合国亲善大使、时代百大人物之一、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持有人。2005年,以電影《諜對諜》榮獲第78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2017年获得法国凯撒电影奖终身成就奖。[3]
喬治·克隆尼在2008年及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中都支持歐巴馬陣營[4][5],喬治·克隆尼也支持美國的同性戀婚姻合法化[6]。
2023年4月13日,喬·拜登總統任命克隆尼為美國總統藝術與人文委員會成員。[7]
喬治·克隆尼參與了坐視要管組織,其他參與者還有布萊德·彼特、麥特·戴蒙等人[8]。
2009年二月,喬治·克隆尼與紐約時報記者紀思道一同造訪查德共和國。2010年一月,他組織了海地希望的電話捐款活動[9],百位好萊塢明星透過電話募捐,以援助2010年海地地震的災民。
2012年三月,喬治·克隆尼、馬丁·辛及布萊德·彼特共同參與達斯汀·蘭斯·布雷克的舞台劇"8",該舞台劇旨重演加利福尼亞州8號提案(該法案間接否定同性婚姻合法,2012年三月在聯邦最高法院重新駁回),克隆尼扮演律師David Boies。該劇在百老匯及Youtube上映,並同時為美國平權組織募款。
2012年九月,克隆尼與同性戀教育組織的慈善午餐競標得主共進午餐,該組織旨在促進已確認或潛在的同性戀、雙性戀或性別認同兒童在校園中的安全。
他中學時是狂熱的棒球員與籃球員,並曾經想打職業棒球但未被錄取。之後他在北肯塔基大學和辛辛那提大學念廣播電視新聞學,不過並未畢業,做演員之前當過西裝與菸草銷售員。2007年他和女友騎機車在公路上撞上汽車發生車禍,他抱怨該汽車駕駛人開左方向燈卻向右轉才害他發生車禍,住院兩星期後出院,還發生有十幾名醫院人員企圖偷看他的病歷。他是一位活跃的民主党活动家[10]。2012年3月在一次抗议活动中,在苏丹大使馆外被逮捕。[11]
2014年4月28日,曾宣布終身不會再婚的古尼宣布他和黎巴嫩裔英國律師艾瑪·阿拉穆丁訂婚。兩人在同年9月2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舉行私人婚禮。[12]
2017年6月初兩人迎來龍鳳胎雙胞胎。
- George Clooney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資料(英文)
- 佐治·古尼在豆瓣電影上的簡介(简体中文)
- Clooney Network
- The Sunday Times interview 12/2005
- WorldCat 聯合目錄中佐治·古尼的著作或與之相關的著作
- 佐治·古尼在《紐約時報》上的節選新聞及評論, and in NYT Movi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來自《卫报》有關佐治·古尼的新闻和评论
- George Clooney Public Service Announcem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etter World Campaign
- Text, Audio, and Video of Speech to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on Darfu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cember 14, 2006, NYC
- Clooney, Google, UN Team Up To Watch Sudan Bord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PR, December 29, 2010
|
---|
| 1936–1940 | |
---|
| 1941–1960 | |
---|
| 1961–1980 | |
---|
| 1981–2000 | |
---|
| 2001–2020 | |
---|
| 2021–至今 | |
---|
| |
|
|
---|
| 1943–1960 | |
---|
| 1961–1980 | |
---|
| 1981–2000 | |
---|
| 2001–2020 | |
---|
| 2021–2040 | |
---|
| 註:1943年至1950年不區分「戲劇類」與「音樂及喜劇類」。1951年起,獨立出此兩種獎項,分開頒獎。 |
|
|
---|
| 1950年代 | |
---|
| 1960年代 | |
---|
| 1970年代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代 | |
---|
|
|
---|
| 1943–1960 | |
---|
| 1961–1980 | |
---|
| 1981–2000 | |
---|
| 2001–2020 | |
---|
| 2021–2040 | |
---|
|
|
---|
| 1995–2000 | |
---|
| 2001–2020 | |
---|
| 2021–2040 | |
---|
| 註:2001年開始才採用提名制度,2012年-2018年區分出「最佳男主角」與「最佳喜劇男主角」此兩種獎項,2019年起合併此兩種頒獎。 |
|
|
---|
| 1935–1950 | |
---|
| 1951–1975 | |
---|
| 1976–2000 | |
---|
| 2001–2020 | |
---|
| 2021–現今 | |
---|
|
|
---|
| 1950年代 | |
---|
| 1960年代 | |
---|
| 1970年代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代 | |
---|
|
|
---|
| 杰出电影人奖 | |
---|
| 杰出导演奖 | |
---|
| 环球娱乐贡献奖 | |
---|
| 年度英国艺人奖 | |
---|
| 杰出喜剧表现奖 | |
---|
| 杰出电视人奖 | |
---|
| 人道主义奖 | |
---|
| 已取消奖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