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
(重定向自嘉峪關)
本文介紹的是明长城的关城。關於中国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請見「嘉峪关市」。
坐标:39°48′5″N 98°12′57″E / 39.80139°N 98.21583°E
万里长城-嘉峪关 |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 | |
![]() 嘉峪关
|
|
正式名稱 | |
英文名稱* | Jiayu Pass |
法文名稱* | Passe (de) Jiayu |
基本資料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国 |
註冊類型 | 文化遺產 |
評定標準 | 文化遺產(i,ii,iii,iv,vi) |
註冊歷史 | |
註冊年份 | 1987年 |
UNESCO的记录(英文) | |
* 名稱依據世界遺產名錄註冊。 ** 地區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劃分为准。 |
|
万里长城-嘉峪关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 |
|
所在 | 甘肃省嘉峪关市 |
分类 |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
时代 | 明 |
编号 | 1-103 |
登录 | 1961年 |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衝。
地理[编辑]
嘉峪关关城,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嘉峪关以地势险要,巍峨壮观著称于世,被称为「天下第一雄關」。与千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關」——山海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历史[编辑]
- 嘉峪关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 明弘治八年(1495年),修建嘉峪关关楼。
- 明正德元年(1506年),修建了内城光化楼和柔远楼,同时,还修建了官厅、仓库等附属建筑物。
-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在关城上增修敌楼、角楼等,并在关南关北修筑两翼长城和烽火台等。
- 原敦煌市、瓜州县、肃北县、阿克塞县拟设立为地级敦煌市。肃州区、 玉门市、金塔县、嘉峪关拟设立为地级酒泉市。
建筑[编辑]
现在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99999块砖包墙[1]。东西城垣开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均筑瓮城。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是长城众多关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这里还有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的展现长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长城博物馆。
嘉峪关传说[编辑]
在嘉峪关流传一个歌颂古代工匠的传说。说是明朝修嘉峪关时,主管官员给工程主持人出难题,要求他预算用材必须准确无误。在工匠们的帮助下,工程主管人进行了精确的计算。结果工程竣工时,所备的砖瓦木石恰恰用完,只剩下一块城砖,称为“最后一砖”。现在这块砖仍放在会极门(西瓮城门)门楼檐台上,旅游者慕名都要来看一看这“最后一砖”,引起对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的敬佩之情。
图集[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嘉峪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