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堅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四個堅持是第15任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於110年中華民國國慶大會演說中提出的兩岸政策主張,被視為對中國最高領導人中共中央總書記习近平所發表的《习五条》的回應,其内容包括:

這個政策延續了前任總統李登輝提出的「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主張,並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視為是一種台獨主張。

迴響[编辑]

台灣政黨[编辑]

民主進步黨[编辑]

2021年10月25日,民主進步黨發言人周江杰指出,中國國民黨在過去不斷矮化台灣的國際地位及國家主權,放任中國打壓台灣,如同「放棄」中華民國;四個堅持展現了捍衛國家主權以及民主自由的堅定態度,民進黨內部民調亦顯示主流民眾支持兩國論(即中台互不隸屬)。[2]

2021年10月20日,民進黨臺北市議員兼民進黨發言人簡舒培臺北市議會質詢時,要求臺北市市長柯文哲把四個堅持複誦一遍,並要求柯文哲如果不照念就要向蔡英文道歉;柯文哲認為不合理,表示不需要像小學生念課文一樣被指導,雙方爆發激烈爭執[3][4]

2022年2月17日,民進黨籍前中華民國副總統呂秀蓮批評,除了依附美國,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沒有新的主張[5]

2022年10月27日,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新聞稿強調,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兩岸互不隸屬是客觀事實;四個堅持是臺灣社會最大共識與底線,蔡英文政府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及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沒有任何妥協的空間。新聞稿強調,陸委會委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在2022年10月19至23日以電話訪問臺灣20歲以上成年民眾,89.7%受訪者「支持政府持續做好自我防衛,捍衛國家主權及臺灣民主」,74.4%受訪者支持四個堅持、80.7%支持四大韌性[6]

2023年1月18日,民進黨籍副總統賴清德接任民進黨主席,他說,民進黨固然有台獨黨綱,但1999年民進黨提出《台灣前途決議文》,而且目前蔡英文政府的兩岸政策是服膺《台灣前途決議文》。民進黨立法委員郭國文說,賴清德話說得很清楚,基本上就是延續「蔡英文路線」來處理兩岸關係;四個堅持是當時蔡英文擬定的方向,這個路線「某種程度已經成為黨內共識」[7]

2023年2月17日,呂秀蓮說,2022年二十國集團峇里島峰會美國總統喬·拜登與習近平「拜習會」後,拜登向習近平作出的承諾美國「五不四無意」包括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兩個中國、不支持一中一台,而且拜登政府刻意隱藏後兩者,令她懷疑四個堅持「開始腐蝕了」。呂秀蓮提到,蔡英文有沒有做到自由民主,2022年九合一選舉結果(民進黨創黨以來在地方選舉上最大慘敗[8])是明顯警訊。呂秀蓮特別表示,若拜登的確承認上列「三不」,「我們就應認真看待,看『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是不是也開始動搖了」。呂秀蓮並反問,若美國國會堂而皇之在台灣召開聽證會美國聯邦政府官員來立法院行政院以「學習」之名行「上班」之實,美國刑事偵緝機構派調查官協助調查犯罪,「我們國家主權還能維持下去嗎?這都是警訊」[9][10]

2023年2月26日,民進黨新潮流系大老林濁水質疑,民進黨內主張將四個堅持納入黨綱的人是否知道,「對內政治的訴求」與「提到國際上不致於鬧笑話的主張」應該有什麼區別;同時質疑,蔡英文一些主權主張「對於一些細膩、但基本且重大的差別,都是跳過去的」,其中一個令各國外交官不知如何回應的主張就是「中華民國台灣」。民進黨新聞輿情部主任兼發言人張志豪強調,「黨內並沒有進行任何討論」[11]

2023年3月14日,民進黨發布新聞稿表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是客觀事實,也是台海現狀,更是台灣人民的共同認知;再次呼籲中國共產黨,應正確理解台灣人捍衛民主自由的主流民意,以更開放態度來建構兩岸良性互動[12]

2023年3月17日,行政院院長陳建仁在立法院接受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鄭麗文質詢時說,對於賴清德陣營考慮將四個堅持列入民進黨黨綱一事,他不能代表民進黨發言,但他認為台灣是自由民主、保障人權的國家,「台獨不是一個重要的議題」;怎麼樣讓台灣成為一個自由民主的主權獨立國家、讓台灣能夠蓬勃發展,才是一個重要的議題[13]

2023年3月29日,林濁水諷刺,看到駐斐濟臺北商務辦事處「正名」為中華民國(臺灣)駐斐濟商務代表團,他恍然大悟:令人頭昏的「中華民國台灣之謎」真相就是一個「內外有別」、給外國人看的和給台灣人看的不一樣的遊戲[14]

2023年3月30日,前民進黨立法委員郭正亮TVBS頻道政論節目新聞大白話》說,民進黨中央黨部臉書粉絲專頁不滿國民黨籍前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訪問中國大陸時所言「振興中華是兩岸中國人不可迴避的責任」,進而發文「本黨在此呼籲馬英九前總統釐清現狀:我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令他深不以為然。郭正亮直批,「我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這句話連蔡英文都沒有說過,他質疑賴清德是否要跟中國大陸對槓民族議題;張志豪搞「深綠小扁鑽」,賴清德找一個小深綠(張志豪)來當民進黨發言人,他覺得可笑。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表示,他非常擔心「我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這句話會變成「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種語氣挑釁味道十足、更是致命傷;把兩岸關係上綱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是非常可怕的[15]。同日,郭正亮在中天新聞台政論節目《大新聞大爆卦》諷刺民進黨,「你事實上把中華民國弄不見了,台灣也沒有建國啊!你外交是一塌糊塗啊,你連掉9個邦交國,怎麼不去談啊」;同時表示,「我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這句話就是深綠在爽而已,「甚至我認為張志豪是幫賴清德失分」[16]

2023年4月3日,郭正亮在中天新聞台國際新聞節目《全球大視野》說,民進黨作為執政黨,不尊重《中華民國憲法》,對兩岸關係的定位都是「自己用政治來瞎掰」,就會言行不一[17]

中國國民黨[编辑]

2021年10月18日,前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認為,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大陸地區的土地屬中華民國擁有;蔡英文提出的四個堅持如同觸犯《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因蔡以總統身分承認自己國家的領土(中華民國大陸地區)屬於另一個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18]

2022年12月15日,中國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當選人楊植斗引用前中華民國總統府副秘書長蕭旭岑文章指出,這幾年,無論政治色彩傾向藍綠的智庫或媒體民調,支持兩岸交流、和平發展的民意幾乎都在七成左右:無論是抗中保台的陸委會、偏綠的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等民調,都有七成的民眾支持兩岸應該和平相處,顯示民眾心中希望兩岸和平交流、不要對抗;蔡英文卻辜負了這份民意,如今兵役要延長,蔡英文要負最大責任。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林家興指出,《遠見雜誌》民調顯示,超過六成民眾非常擔憂兩岸開戰,中國人民解放軍2022年環台軍事演練後有超過65%的民眾對蔡英文政府信任度降低;本年9月《聯合報》民調顯示,在蔡英文政府執政下,兩岸關係持續惡化,民眾對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不滿意的程度飆到53%,不滿意大幅高於滿意[19]

2023年3月29日,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蔡英文作為中華民國總統,出訪沒有一次講到中華民國;他呼籲民進黨,不要「嘴巴要求別人捍衛中華民國,自己不斷去中華民國化」。朱立倫表示,不管何時何地,國民黨都是站在中華民國立場、捍衛中華民國,同時也是真正能夠保衛台灣、讓兩岸和平的政黨;民進黨用抗中犧牲國人利益,讓兩岸衝突緊張以獲得自己的政治利益,國人都看得很清楚[20]

2023年3月31日,中國國民黨新北市議員葉元之表示,以國籍來說,馬英九說的「中國」很明顯就是中華民國;民進黨中央黨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我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說他們的國籍不是中華民國、是台灣,代表「現在民進黨已經公開要搞台獨」[21]

2023年4月3日,林家興表示,民進黨自詡代表主流民意,不斷抹紅馬英九訪問中國大陸,批評馬英九「和民意有差距」、「陷入北京一中原則」,卻遲遲不敢修憲、也不敢表述主張台獨,「從未真心挺過中華民國,也不敢挺中華民國」。林家興表示,觀察網路輿情,民意一面倒地高度肯定馬英九的言行;只有「不敢修憲、不敢台獨、又不敢挺中華民國」的民進黨自陷尷尬失語困境,肯定也不是、否定也不是,只好再度使出抹紅老招硬拗;奉勸民進黨,睜開眼睛,看看《中華民國憲法》規定與現實民意[22]

2023年4月4日,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陳以信表示,陸委會所謂「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是違反《中華民國憲法》、自失國格的說法;如果陸委會可以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陸委會就該被裁撤、併入中華民國外交部[23]

台灣民眾黨[编辑]

2021年10月20日,臺北市市長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認為,蔡英文的四個堅持是廢話[24]。10月12日,柯文哲表示,四個堅持的實質內容跟他平常講的沒什麼不一樣,但是他覺得不服氣,「她講,就是台灣價值;我們講,就是『中共同路人』」[25]

2021年10月21日,台灣民眾黨秘書長謝立功表示,民眾黨早已多次透過聲明稿與臉書發文強調認同四個堅持,為何簡舒培還要強迫柯文哲在臺北市議會複誦才算認同四個堅持。台灣民眾黨發言人楊寶楨諷刺,蔡英文政府真正落實的四個堅持,是堅持大內宣、堅持大撒幣、堅持施打高端新冠肺炎疫苗、堅持沒有3+11會議紀錄[4]

2021年10月24日,台灣民眾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將蔡英文語錄整理為「十二金句」,諷刺「過往蔡總統的這些字句,如今看來,恐怕更令我們憂心:四個堅持最終會不會也淪為口號」[26]

新黨[编辑]

2021年11月1日,新黨臺北市議員侯漢廷臺北市議會民政委員會提案,請在蔡英文總統任內於臺北市市政大樓大門與臺北市議會大樓大門懸掛四個堅持全文,以彰顯台灣民主自由、多元包容;本案遭民政委員會召集人張茂楠裁示「無法達到多數議員認同,暫擱提案」之後,侯漢廷反諷,民進黨議員都不支持本案,臺北市議會缺乏台灣價值,令他感到難過和遺憾[27]

其他[编辑]

2021年10月18日,台灣民族黨總顧問劉重義批評,蔡英文企圖將台灣在法理上併入中華民國,就是併入中國,「對台灣人追求民族獨立的前途絕對不利」;蔡英文喊出「互不隸屬」,是為了安撫「台灣人要求正名制憲的民族運動」,無實質意義[28]

2022年5月31日,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批評,上星期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刊登蔡英文政府的外交部部長吳釗燮專訪「為避戰,台灣不尋求獨立」,對美國唯命是從的「蔡英文路線」已浮上檯面:蔡英文揮別李登輝「明統暗獨」和陳水扁一邊一國」路線,放棄民進黨的台獨理想與價值,要追求屬於自己的歷史時空,就算犧牲重大利益也在所不惜,包括「出賣台獨」[29]

2022年6月6日YouTube政論節目《童溫層》,主持人童文薰批評「四個堅持原來都在騙」,並批評「什麼時候台灣的前途是由蔡英文一人決定」[30]

2022年8月5日,馬英九於馬英九基金會「《中日和約》生效70週年研討會」致詞時說,最近蔡英文政府公然宣揚台灣地位未定論,形同身為執政黨的民進黨帶頭否定包含民進黨自己在內、中華民國過去70年在台灣的統治合法性,言論荒謬乖張且貶損國家地位;就連蔡英文政府的外交部部長吳釗燮都清楚認知「台獨沒有用」、接受NPR專訪時稱台灣「不尋求正式獨立」,可見台灣真正該獨立的是司法、學術與能源[31]

2022年8月7日,國史館臉書粉絲專頁發表文章稱[32],前台灣憲法學會理事長許慶雄日前在國史館線上講堂的演講內容指出,聯合國國際社會都認定中華民國已經由北京政府代表、繼承。文章引發爭議,國民黨質疑許慶雄演講內容是否為蔡英文意見。同日深夜,國史館館長陳儀深發出聲明稿表示,兩蔣時代的中華民國與李登輝以後的中華民國是「同名異物」,許慶雄演講當天他有當場表達不同意見,許慶雄演講內容不代表國史館主張[33]

2023年2月10日,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表示,陳水扁相當務實,不論是台獨黨綱或《台灣前途決議文》,適時對台獨及公投提出條件式的修正;四不一沒有如出一轍,蔡英文東施效顰[34]

2023年3月12日,游盈隆表示,四個堅持基本上是兩個中國,如果賴清德陣營將其納入民進黨黨綱,將是非常大膽的作為;表面上,或許可以洗刷民進黨「台獨黨」的印記與汚名,減輕「疑賴論」的殺傷力。但是將某人的思想、路線或主張納入黨綱,從歷史上看,只有極權主義政黨會這麼做,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國共產黨;一旦確定四個堅持納入黨綱,民進黨必將地動山搖,外界會認為民進黨向中共看齊、沾染中共氣息、甚至「共產黨化」[35]

2023年3月13日,郭正亮在《大新聞大爆卦》說,游盈隆是比較傳統的台獨人士,政治立場為一邊一國,自然不能接受四個堅持的兩個中國。郭正亮接著說,民進黨許多政治人物雖然心中想著「台灣」二字,但到了選舉還是會基於現實而用「中華民國」四字來選舉;但若將四個堅持放入黨綱,等於宣告民進黨的靈魂已經從一中一台變成兩個中國;而民進黨過去被視為「台灣黨」,一旦變成「兩個中國黨」,當然會讓游盈隆等主張正名制憲的傳統獨派人士不滿[36]

2023年3月19日,前台灣團結聯盟主席蘇進強說,民進黨為了去中國化,連中華民國的國號、與在台灣已成為全民生活重要元素的中華文化也要棄之如敝屣;近九成台灣在地民眾的祖先、信仰、風俗習慣皆由中國大陸渡海而來,兩岸人民的「同根同源」不能用政治意識形態一刀兩斷[37]

2023年3月21日,國立中山大學退休教授暨前建國黨決策委員陳茂雄說,從革命政黨轉型為民主政黨的民進黨進入中華民國體制爭取政權,不只不可能驅逐中華民國,連正名制憲都不可能,因為此舉將妨礙其執政;因而發表《台灣前途決議文》,將台澎金馬劃歸中華民國,且默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國家、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中國,因而形成兩個中國。陳茂雄說,台獨是主張台灣是一個道地的本土化國家,「至於有幾個中國,與台灣無關」;今日的民進黨已走兩個中國的路線,台獨對它來說的確是假議題[38]

2023年4月3日,馬英九辦公室表示,陸委會新聞稿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是公開倡議兩國論,嚴重違反《中華民國憲法》,也違反蔡英文上任總統時提出遵守《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承諾;陸委會發出這樣的新聞稿,倡議兩國論,把中國大陸當另一個國家,也自我否定存在的必要性,明顯已經不適格;如果這樣的新聞稿是代表蔡英文政府立場,請蔡英文宣布裁撤陸委會、公開承認中國大陸是另一個國家[39]

中國大陸方面[编辑]

中共中央台辦[编辑]

中共中央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於2021年10月指出,四個堅持是公然否認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販賣兩國論的政策,民進黨政府不論怎樣包裝和粉飾,都無法掩蓋「謀獨」挑釁分裂國家的邪惡用心。[40]中共中央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於2022年1月指出,台海局勢緊張的根源是民進黨政府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勾連外部勢力對抗大陸,圖謀改變「兩岸同屬一中」的事實;並指出,四個堅持是包藏分裂國家的禍心。[41]

參考資料[编辑]

  1. ^ 共識化分歧 團結守台灣 總統發表國慶演說 (新闻稿).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20-10-10. 
  2. ^ 四個捍衛=四個沒有 民進黨:朱立倫讓中華民國消失. 新頭殼. 2021-10-25 [2021-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7) (中文). 
  3. ^ 簡舒培逼柯文哲唸蔡英文「4個堅持」 掀起PTT網友暴動, 中時新聞網, 2021-10-21 [202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7) 
  4. ^ 4.0 4.1 民眾黨譴責搞文革 民進黨反告狀遭霸凌, 中國時報, 2021-10-22 [2021-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5. ^ 曾薏蘋. 呂秀蓮轟蔡:兩岸政策沒新主張. 中國時報. 2022-02-18 [2022-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2) (中文(臺灣)). 
  6. ^ 新聞稿. 臺灣民意支持政府「四個堅持、四大韌性」立場,堅決反對中共對臺政治主張及武力脅迫行徑. 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 2022-10-27 [2023-03-28]. 
  7. ^ 林仕祥. 賴清德接黨主席,強調民進黨執政「絕非不能批評」. 遠見雜誌. 2023-01-18 [2023-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7). 
  8. ^ 王承中; 葉素萍; 郭建伸. 藍13席地方包圍中央、綠5席史上最差 民眾黨攻下竹市. 中央通訊社. 2022-11-27 [2022-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7) (中文(繁體)). 
  9. ^ 潘維庭. 拜習會後涉台承諾華府有所隱瞞?呂秀蓮:蔡英文的4個堅持出現腐蝕警訊. 風傳媒. 2023-02-17 [2023-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8) (中文(臺灣)). 
  10. ^ 楊騰凱. 呂秀蓮:美需要與大陸妥協時 台灣就被犧牲. 中評社. 2023-02-17 [2023-03-31] (中文(臺灣)). 
  11. ^ 崔慈悌、邱新博. 賴擬四個堅持納黨綱 林濁水:搞清楚再說. 中國時報. 2023-02-27 [2023-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8) (中文(臺灣)). 
  12. ^ 葉素萍. 綠:正視中華民國存在與台灣民意 才有助兩岸發展. 中央通訊社. 2023-03-14 [2023-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6). 
  13. ^ 邱新博. 努力維持現狀 陳建仁:台獨不是重要議題. 中國時報. 2023-03-18 [2023-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7). 
  14. ^ 謝雅柔. 我駐斐濟代表處正名中華民國台灣 林濁水驚喊解謎曝真相. 中時新聞網. 2023-03-29 [2023-03-29] (中文(臺灣)). 
  15. ^ 黃麗蓉. 民進黨用這句批馬 郭正亮暴怒轟賴清德:連蔡英文都沒說過. 中時新聞網. 2023-03-30 [2023-04-01]. 
  16. ^ 祝潤霖. 黨內「這人」害慘賴清德?郭正亮傻眼:幫忙失分. 中時新聞網. 2023-03-31 [2023-04-01]. 
  17. ^ 祝潤霖. 郭正亮轟「陸委會應廢掉」:兩岸定位都你用政治瞎掰. 中時新聞網. 2023-04-05 [2023-04-05]. 
  18. ^ 杜冠霖. 批蔡英文「四個堅持」已觸法 洪秀柱:涉嫌破壞國體、顛覆政府!. ETtoday新聞雲. 2021-10-18 [2021-10-28] (中文). 
  19. ^ 鄭佩玟. 吳怡農稱「票投民進黨不會有戰場」 國民黨諷:玩弄口號、空話台灣. 中時新聞網. 2022-12-15 [2023-03-21]. 
  20. ^ 新聞稿. 朱主席:國民黨捍衛中華民國,民進黨不斷「去中華民國化」.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 2023-03-29 [2023-03-29]. 
  21. ^ 張薷. 葉元之轟賴清德騙票 台獨金孫想當國父. 中時新聞網. 2023-03-31 [2023-04-03]. 
  22. ^ 鄭佩玟. 「綠竟對馬英九提中華民國失望」 國民黨:台獨路線已窮途末路. ETtoday新聞雲. 2023-04-03 [2023-04-03]. 
  23. ^ 周毓翔. 陳以信:馬在陸談中華民國 更勝馬習會. 中國時報. 2023-04-05 [2023-04-05]. 
  24. ^ 柯文哲爆氣:蔡英文四個堅持是廢話. Yahoo奇摩新聞. 2021-10-20 [2021-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8) (中文(臺灣)). 
  25. ^ 陳弘志. 柯文哲:為什麼蔡英文講 就是台灣價值?我講就是中共同路人. 匯流新聞網. 2021-10-12 [2021-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9). 
  26. ^ 新聞稿. 【民眾黨臉書更新】英語錄。 四個堅持,我們不一定背得出來;但這十二金句,你一定更有感。. 台灣民眾黨. 2021-10-24 [2023-04-01]. 
  27. ^ 張立勳, 侯漢廷反諷提案 小英四個堅持掛議會, 中國時報, 2021-11-02 [2021-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7) 
  28. ^ 劉重義. 蔡英文空喙哺舌的「互不隸屬」. 民報. 2021-10-18 [2022-03-06]. 
  29. ^ 曾薏蘋. 游盈隆:蔡英文路線 台灣不尋求獨立. 中國時報. 2022-06-01 [2022-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3). 
  30. ^ 童溫層首播版. 民進黨黨綱當壁紙,「四個堅持」原來都在騙!. 童溫層. 2022-06-06 [2022-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8). 
  31. ^ 邱新博. 台灣地位早確立 馬籲政府勿扭曲歷史. 中國時報. 2022-08-06 [2022-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3). 
  32. ^ 國史館臉書PO文「中華民國已由北京繼承」引眾怒 陳儀深急發聲明:非館方主張. 菱傳媒. 2022-08-08 [2022-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8). 
  33. ^ 丘采薇. 國史館貼文指中華民國已由北京政府繼承 館長陳儀深急滅火. 聯合新聞網. 2022-08-08 [2022-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9). 
  34. ^ 施正鋒. 民進黨政客與邪惡的距離. 中國時報. 2023-02-10 [2023-03-31]. 
  35. ^ 江采蓁. 在學共產黨? 游盈隆嘆把蔡英文「四個堅持」納黨綱是餿主意. ETtoday新聞雲. 2023-03-12 [2023-03-12]. 
  36. ^ 焦捷. 賴清德不穩了?游盈隆為何喊「背脊發涼」 郭正亮揭祕. 中時新聞網. 2023-03-13 [2023-03-19]. 
  37. ^ 朱紹聖. 蘇進強倡兩岸統獨「第三條路」 籲台灣內部和解. 中時新聞網. 2023-03-19 [2023-03-19]. 
  38. ^ 陳茂雄. 台獨對民進黨是假議題. 公義時報. 2023-03-21 [2023-03-28]. 
  39. ^ 周毓翔. 馬辦要求蔡英文表態:兩國論若為政府立場 請裁撤陸委會. 中時新聞網. 2023-04-03 [2023-04-03]. 
  40. ^ 國台辦︰民進黨當局所謂“四個堅持”赤裸裸販賣“兩國論”. 新華社. 2021-10-27 [202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8). 
  41. ^ 國台辦轟蔡英文「四個堅持」政策 包藏分裂禍心. 頭條日報. 2021-01-01 [202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