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指馬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四指马鲅
四指馬鮁
四指馬鮁

未予评估IUCN 3.1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目: 地位未定 incertae sedis
科: 马鲅科 Polynemidae
属: 四指马鲅属 Eleutheronema
种:
四指馬鮁 E. tetradactylum
二名法
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
(Shaw, 1804)
異名[1]
列表
    • Polynemus tetradactylus Shaw, 1804(原組合)
    • Polynemus coecus Macleay, 1878
    • Polynemus teria Hamilton, 1822
    • 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a (Shaw, 1804)(異拼名)
    • 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s (Shaw, 1804)(異拼名)
    • Eleuthronema tetradactylum (Shaw, 1804)(異拼名)

四指馬學名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或四絲馬鮁,也稱為印度鮭,俗名鯃魚 (午魚午仔魚)、竹午筍鮁午筍竹午大午[2])、馬友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馬鮁科的一個。這個著名水產養殖高經濟狹鹽性(Stenohaline)魚類,對環境變化極為敏感,常因養殖地區連續降雨,鹽度不足造成大量損失,則主要出現在鹽度穩定水域與鬆散泥底。群棲性魚類,常成群覓食。高度脆弱的成年物種在冬季進入沿岸邊。成魚捕食蝦和魚,青少年魚捕食蝦和糠蝦。[3]

分佈[编辑]

本魚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波斯灣斯里蘭卡印度孟加拉灣安達曼海泰國緬甸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日本台灣中國 沿海、澳洲等海域。[3]

深度[编辑]

水深0至23公尺。

特徵[编辑]

本魚體延長而側扁,長可達到約2米的最大長度。吻短而鈍,下唇僅見於口角,齒露出於上下頜之外,無鰾。胸鰭具4枚游離之絲狀軟條,故名。體背部為灰褐色,腹側乳白色。背鰭、臀鰭、胸鰭及尾鰭為灰黑色。背鰭硬棘9枚、軟條13至15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14至16枚。體長可達2公尺。

生態[编辑]

四指馬鮁為熱帶性魚類,常群棲息在鹽度穩定之區域及沙泥質海床,對鹽度變化極為敏感,大多以無脊椎動物為食,並常成群湧向潮間帶覓食。

經濟利用[编辑]

可水產養殖高經濟魚類,肉質細嫩鮮美,頗具經濟價值的食用魚,乾煎或油炸都相當美味。

臺灣人重視此魚類,列為十大美味魚類之一,稱一、二紅魦、三、四馬加、五、六嘉鱲、七赤鯮、八馬頭、九烏喉、十寸子[4]

中國廣東地區,常用於製作鹹魚

註釋[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23). 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 FishBase. Version 2023-05.
  2. ^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四指馬鮁. 《臺灣魚類資料庫》. [2023-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5). 
  3. ^ 3.0 3.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四指馬鮁.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年4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5日). 
  4. ^ 在薩爾瓦多城遇見馬頭魚. [2019-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