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聯合國總部懸掛的多国國旗
世界國旗地圖(此為按照聯合國資料,未加入聯合國地區以灰色標記,部分國家因領土爭議而被涵蓋為其他國家)
世界國旗地圖(此為實際控制領域,與上圖有些許差異)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悬挂着的国旗就代表了国家的主权。国旗经常被政府机构悬挂,但通常也可被本国的公民使用。不同的国旗有着不同的样式,包括不同的长宽比例,甚至不同的形状。
对于中国而言,近现代的“国旗”这一概念与国徽一样同属清朝中后期与欧美文化交流接轨后的舶来品。但是与国徽的设计与使用的不同之处在于,近代历史的中国国旗从设计到实际使用的情况都非常混乱,甚至出现过误用苏联国旗的现象。[1]
公用和私人建筑物(例如政府、企业、学校和法院)经常悬挂国旗。在某些国家,国旗在民用建筑上只在几个规定的国旗悬挂日悬挂。国旗通常分为陆上用旗和海上用旗两种,各有三种类型,但大多数国家在这几种类型上采用相同的设计。
国旗作为国家政权的旗帜标志,其来源与该政权前身的政治实体旗帜标志有关。这些政治实体的符号旗除军旗外还可以追溯到政权前身的商会旗、党旗、殖民地旗等旗帜上,它们在实际使用中会具有很多重性质的叠加,即政治实体的旗帜标志在升格成为正式的国旗前就已经具备一定的代表军队、政权的符号含义了。如沙俄、德意志帝国的国旗最早都是应用于海上贸易的“商旗”,而孙中山在广州领导国民大革命时期所采用国旗也是来源于反清革命的兴中会旗帜。[1]
国旗起源于古代军旗,作为战场识别的标志,希腊和罗马的古籍中都有使用军旗的记载,在欧洲中世纪时大量出现。当时欧洲的骑兵由于使用盔甲难以分辨敌军,因此使用各自所属纹章上盾徽的图案作为军旗,今日瑞士的州旗和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舰首旗仍采用纹章旗帜,大多数欧洲君主国家(例如英国)的王室旗也保留着纹章设计旗帜设计,部分国家(如瑞典)的国旗颜色也来自于纹徽色彩。在荷兰革命期间,开始出现由简单色条缝制的国旗,之后现代旗帜中简化的几何设计开始出现。海上旗帜也影响了国旗的产生。船旗在17世纪早期被设计出来,以便在海上识别船只所属的国家。早期的海上旗帜可能用于判断风向。
国旗设计的起源通常与战争和军队的旗帜有着紧密的关联,甚至早期二者是共用的——因为一个新生政权往往面对着战争的压力,此外军事集团(如革命军、起义军、军政府等)在一个政权中往往也有着重要的地位。[2]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现今国际上各国国旗中最古老的丹麦国旗“丹尼布洛(Dannebrog)”便是一面源于 1219 年丹麦与爱沙尼亚战争中的旗帜。
丹麦国旗是現今使用的國旗中最古老的,自1219年使用至今,它是一面紅色底、白色十字的旗幟,十字的直條較為靠向左邊的旗桿
直到18世纪民族主义兴起后才开始有在民间悬挂国旗的行为。[3]例如英国国旗最初在17世纪作船旗使用,直到1908年才法定确立为国旗。[4]最早以立法形式制订国旗是在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时开始的。原本没有确立国旗的国家,如中国,也随着与世界各国交流的增多而在19世纪末清朝晚期制定了第一面中国国旗;即黄龙旗。
大多数欧洲国家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制定国旗,并且大多建立在先前(大多是中世纪时期)军事旗帜的基础上。例如丹麦国旗在1854年正式采用,图案源自1219年的设计。1889年确定的瑞士国旗源自中世纪时期的伯尔尼军旗。
近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史中的旗帜史也很具有代表性:第二次国共内战开始后中共的旗帜设计经历了无旗帜、军旗设计为实质“国旗”、正式的国旗设计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制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前和抗美援朝时期,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解放军、民兵、志愿军等)无制式军旗,统一以素面无纹红旗或各部功勋旗作为军旗使用;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设计到国旗“五星红旗”设计这段时期为第二阶段。这段时期军旗开始作为实质国旗使用,这一现象在中国国家美术馆馆藏的王少伦油画《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中就有表现,此外在 1949 年中共党委下发的《通知:宣字第十三号》 《有关过春节注意几件事的通知》等文件可以作为对于各地解放区悬挂国旗情况的参考——可以悬挂(中华民国)国旗、党旗、军旗,但不提倡悬挂(中华民国)国旗,劝止悬挂苏联国旗。[1]
无论国旗的概念如何变化,但它的本质一直都没有变化——即为辨别身份的“符号旗”,其符号背后所代表的身份、政治、军事等含义皆是人们在实践中根据用途和沟通而探索的使用方式。正因国旗的本质上是以旗帜的形式展现一个政权的识别符号,所以有时候能够代表政权的“符号旗”往往不止一面,在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甚至可以相互替代,这也就造成了一些国家或者政权在实际使用中以其他旗帜替代国旗使用。[1]
陆上用旗[编辑]
在陆地上,通常分为民用旗(旗帜学协会国际联盟符号:
),政府用旗(
)和军用旗(
)三种。政府用旗通常限制用于政府机关,而民用旗可以被任何人使用。军用旗通常被陆海空三军所使用。
飘扬的美国国旗
大多数国家(例如美国和英国)三种陆上旗完全相同。而一些国家,特别是在拉丁美洲,政府用旗和民用旗不尽相同。民用旗通常是简化后的政府用旗,例如去掉国徽等。
一些国家采用和国旗图案不同的旗帜作为军旗。在北欧国旗的燕尾版本经常作为军旗和船旗,也有时用作国家元首旗帜。菲律宾没有指定单独的军旗,法律上规定國旗在战争状态悬挂时将红色置于上方,而不是平时的蓝色在上方。
海上用旗[编辑]
英国不列顛尼亞號在海上悬挂的旗帜,舰尾悬挂皇家海军船旗,舰首悬挂英国舰首旗
船只上使用以辨别所属国籍的旗帜名為船旗。和陆地上类似的是,船旗也具有三种类型:民船旗(
),政府船旗(
)和海军旗(
)。
一些国家例如美国和加拿大的船旗和国旗完全相同。然而另外一些国家,例如英国和日本使用特别的旗帜作为船旗。大多数国家没有更为具体的船旗,但英国例外。红船旗作为民用旗,白船旗作为海军旗,蓝船旗为政府所属非军用船只使用。对于军舰而言,另需悬挂舰首旗(Jack),通常与国旗图案相关。
相似性[编辑]
- 到了近代,受歐洲文化和話語權影響國際上的國旗設計已出現較為統一的設計標準。而國旗設計除本國傳統文化外,還有很多外部因素會影響到國旗的設計,如中華文化和中國國旗就明顯影響了朝鮮、越南、新加坡、不丹等國家的國旗。
- 影響國旗設計的原因和國徽類似,大體都可以歸為下列幾種:
- 受宗主國/母國文化影響;
- 受相同意識形態/有影響力的外國文化影響;
- 受本國過往政權影響;
- 受國際或歐洲、相同文化圈理解對色彩解讀的影響。
- 在國際上受奧斯曼、英國、蘇聯、美國等強國理念或原宗主國影響了自身國旗設計的國家都跨越了大洲和人種,而一些相鄰國家之間的國旗設計也會出現相互影響的現象。比如俄羅斯自彼得大帝學習荷蘭三色旗設計後,周邊如原南斯拉夫(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保加利亞等斯拉夫民族的國家和地區都受到來自俄羅斯國旗的設計理念影響,因而俄羅斯國旗設計的顏色也成為了「泛斯拉夫顏色」寓意的源頭。[1]
另有一些国家的国旗相似度较高:摩纳哥国旗和印尼国旗仅在比例上和紅色用色上略有不同,荷兰国旗和卢森堡国旗仅在比例上和蓝、紅色用色上不同。罗马尼亚国旗和乍得国旗仅在蓝色的深度上有所不同。
 |
摩纳哥国旗 比例4:5 |
|
 |
印尼国旗 比例2:3 |
|
|
 |
荷兰国旗 比例2:3 |
|
 |
卢森堡国旗 比例3:5 |
|
|
 |
罗马尼亚国旗 比例2:3 |
|
 |
乍得国旗 比例2:3 |
|
|
此外,有一些国家的国旗有类似的制式和图案设计,但相似度有所差异,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皆为由五角星及红色旗帜底面组成;仅星星数量不同,而肯尼亚和南苏丹国旗在色彩上也有一定相似性。
 |
安道尔国旗 比例2:3 |
|
 |
摩尔多瓦国旗 比例1:2 |
|
|
 |
伊朗国旗 比例2:3 |
|
 |
塔吉克斯坦国旗 比例1:2 |
|
|
 |
爱尔兰国旗 比例1:2 |
|
 |
科特迪瓦国旗 比例2:3 |
|
|
以下是常见的旗帜设计样式及旗帜示例:
旗帜的基本样式
 |
马尔代夫国旗 比例2:3 |
|
 |
瑞士国旗 比例1:1 |
|
 |
法国国旗 比例2:3 |
|
 |
捷克国旗 比例2:3 |
|
|
 |
萨摩亚国旗 比例1:2 |
|
 |
格鲁吉亚国旗 比例2:3 |
|
 |
德国国旗 比例2:3 |
|
 |
南非国旗 比例2:3 |
|
|
 |
巴拿马国旗 比例2:3 |
|
 |
丹麦国旗 比例2:3 |
|
 |
坦桑尼亚国旗 比例2:3 |
|
 |
牙买加国旗 比例1:2 |
|
|
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之國旗(沿用1962年以后王国时期的国旗)由兩個三角形組成,為目前全世界唯一非矩形的國旗,亦是唯一縱幅大於橫幅的國旗。
世界第三高的旗杆所悬挂的重270千克的朝鲜国旗。位于朝鲜板门店附近的和平村,高160米。
悬挂国旗有很多规则,大多数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确定升挂国旗的办法。各国有不同的规定,但一般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 当与其他旗帜一起排列时,国旗应当最早升起,最晚降下。国旗还应当处于显著的位置,置于中心或较高处。列队举旗时,国旗应当在其他旗帜之前;
- 升国旗时国旗应当升到旗杆顶端,降旗时不能让旗帜落地。下半旗致哀时,一般先升到杆顶,再降到旗杆的三分之一或一半处;
- 國家元首出访时,汽车上应悬挂两国国旗,驾驶员左手为主方,右手为客方;升挂三国国旗时,主方国旗居中,其他两国按国名的英文字母排列,顺序在前的排在主方国旗的右边,在后的排左边。四国或以上国旗并挂,按英文字母从右到左依次排列;
- 联合国旗与成员国旗并挂时,应保持同一高度,同一大小。
- 悬挂不同比例的国旗时,应当尽量使国旗面积大致相同[來源請求]。
竖直悬挂[编辑]
大多数国旗竖直悬挂时只是将旗杆水平放置,但部分国家的国旗在竖直悬挂时有相应的规定。通常是旋转国旗上的国徽、文字等元素。[5]
一些国家制定了竖直悬挂时的规则:加拿大、捷克、希腊、菲律宾、沙特阿拉伯、南非、美国(使用反面)、英国(使用正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正面)
注:斜体代表该政体未被普遍承认为国家,删除线代表该旗帜已作废,方框代表该政体已不存在,红色是因为该政体被非战争统一,藍色為政府組織。
-
-
-
-
-
-
-
-
-
菲律賓(战时状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法國 (1974-2020)
-
法國 (1974-2020)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些国家有另外的竖直版设计:奥地利、德国、匈牙利、墨西哥、波兰、斯洛伐克、柬埔寨、多米尼加、列支敦士登、朝鲜、黑山。
参考文献[编辑]
- ^ 1.0 1.1 1.2 1.3 1.4 肖聪榕.国旗设计的发展概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J].神州,2021(23):143-144. DOI:10.12217/j.issn.1009-5071.2021.23.069.
- ^ 肖聪榕. 国旗设计的发展概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J]. 神州,2021(23):143-144. DOI:10.12217/j.issn.1009-5071.2021.23.069.
- ^ 存档副本. [201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6).
- ^ House of Lords Hansard, 14 July 1908, vol 192, col 579–58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Nelson, Phil, Hanging Flags Vertically, Flags of the World, 2005-12-31 [2012-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7) .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