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23°11′10″N 120°22′28″E / 23.1860125°N 120.3743188°E / 23.1860125; 120.3743188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簡稱臺南藝大、南藝大或南藝,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臺灣)臺南市的藝術大學,前身為1996年由知名建築教育長老漢寶德先生所創校的國立臺南藝術學院,校園座落於烏山頭水庫旁。現有5個學系(含3個碩士班)、9個研究所(含1個博士班),以高階之研究所階段藝術教育為主軸,並發展大學部及七年一貫制之教學單位,目前學生總人數1,470人。
學校象徵[编辑]
臺南藝術大學的「書卷校徽」乃從台灣傳統閩南建築之書卷窗而來,「書卷」除本身意義外,尚可代表畫軸、膠卷或是樂譜,喻南藝文博、視覺藝術、音像藝術及音樂四大學門。底色紅色取校樹「莿桐」花色,橢圓形狀取該校建築主體圖書資訊大樓形貌。
除此之外,由漢寶德先生及其徒弟登琨豔設計建造的圖資大樓正立面上方,係象徵南藝精神的「雙鑾鳳」圖徽,五千年來,鳳鳥一直是最能代表中華民族豐富想像力與創造力的裝飾藝術圖像。選擇在本校中心廣場中軸線頂端之圖書館建築上方,裝置取形於漢朝之成雙鸞鳳,即為本著採襲漢朝建築樓闕之裝飾流風,做為本校之象徵性圖案;而圖資大樓內挑高中庭所懸掛的書法題字帖,是出自董陽孜的〈鶴鳴於九皋聲聞于天〉,也是南藝大的校訓。
- 1993年七月,中華民國教育部核准成立「國立臺南藝術學院籌備處」。
- 1995年八月,功能大樓動工典禮。
- 1996年三月,行政院通過音像紀錄研究所、造形藝術研究所、博物館學研究所、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的設置計畫。同年七月,國立臺南藝術學院成立,設音像紀錄研究所、博物館學研究所[1]、造形藝術研究所、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
- 1997年八月,增設應用藝術研究所(並分設陶瓷、金工、纖維等三組)、建築藝術研究所、七年一貫制音樂學系、國際藝術交流研究中心。
- 1998年八月,成立音像動畫研究所、七年一貫制中國音樂系。
- 1999年九月,成立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古物維護研究所。同年十二月,音樂系館大樓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美國建築師學會(AIA)香港分會年度建築獎。
- 2000年一月,與臺南縣政府「南瀛學院」簽約,成為簽約學校之一。同年三月,與義大利米蘭藝術學院締結姐妹校。應用藝術研究所金工組拆分為金工與首飾創作組、金屬產品與珠寶設計組。
- 2001年六月,與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簽約締結姊妹校。
- 2002年七月,成立應用音樂學系,並分設音樂創作、音樂工程、音樂行政等三組。同年十一月,古物維護研究所新建工程動土典禮。
- 2003年三月,與日本伊莉莎白音樂大學締結成為姊妹校。同年六月,加入「中華民國南部科學園區產學協會」成為會員,並增設鋼琴合作藝術研究所、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藝術史學系[2]。同年八月,成立音像數位設計教育資源中心。同年十一月,音像數位設計教育資源中心辦公室正式啟用。
- 2004年八月,改名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學系增設音樂演奏組、音樂治療組。
- 2005年六月,與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締結成為姊妹校。同年八月一日,增設音樂表演與創作研究所。
- 2006年八月一日,增設材質創作與設計學系。停招應用音樂學系音樂演奏組。
- 2008年,停招應用音樂學系音樂治療組。
- 2010年八月一日,音像紀錄研究所改名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並分設音像紀錄組、影像維護組之分組。音像動畫研究所與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合併為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並分設動畫藝術組、影像美學組。博物館學研究所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合併為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並分設博物館學、古物維護之分組。音樂表演與創作研究所併入音樂學系、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併入藝術史學系為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班。
- 2011年,應用音樂學系音樂工程組、音樂創作組合併為音樂工程創作組。
- 2014年,應用音樂學系音樂工程創作組改名音樂工程與創作組、音樂行政組改名藝術管理組。
- 2015年三月七日,南藝大學生前往教育部、立法院投遞陳情書,反對南藝大與成大合併。
- 2018年,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班改名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應用音樂學系取消音樂工程與創作組、藝術管理組之分組,改設流行音樂學程、電影音樂學程、爵士音樂學程、專業錄音學程、藝術管理專業學程等五學程。
- 2019年,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改名音像紀錄研究所,原音像紀錄組改名紀錄片製作組、原影像維護組改名電影資料館組。增設高階藝術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 2021年,增設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博士班。
- 2022年,增設聲響科技研究所。成立元宇宙學院,納入高階藝術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與新設之聲響科技研究所。
- 2023年,將成立音樂學院應用音樂學博士班。
大學院校校務評鑑[编辑]
在100年度上半年大學校院校務評鑑的五個評鑑項目中,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僅有一項通過。
項目一 |
學校自我定位 |
追蹤評鑑
|
項目二 |
校務治理與經營 |
再評鑑
|
項目三 |
教學與學習資源 |
通過
|
項目四 |
績效與社會責任 |
追蹤評鑑
|
項目五 |
持續改善與品質保證機制 |
追蹤評鑑
|
於106年度下半年第二週期校務評鑑四項指標,獲全數通過[3]。
項目一 |
校務治理與經營 |
通過
|
項目二 |
校務資源與支持系統 |
通過
|
項目三 |
辦學成效 |
通過
|
項目四 |
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 |
通過
|
歷任校長[编辑]
第一任校長 |
漢寶德 |
85.7.1 - 89.1.31
|
代理校長 |
鄭德淵 |
89.2.1 - 89.9.3
|
第二任校長 |
黃碧端 |
89.9.4 - 95.7.31
|
代理校長 |
黃翠梅 |
95.8.1 - 96.1.31
|
代理校長 |
曾旭正 |
96.2.1 - 96.5.1
|
第三任校長 |
李肇修 |
96.5.2 - 100.5.1
|
代理校長 |
鄭德淵 |
100.5.2 - 100.7.31
|
第四任校長 |
李肇修 |
100.8.1 - 104.7.31
|
代理校長 |
鄭德淵 |
104.8.1 - 105.7.31
|
第五任校長 |
詹景裕 |
105.8.1 -
|
教學單位[编辑]
音樂學院
|
音樂學系[4]暨碩士班
- 弦樂組
- 管樂組
- 鍵盤組
- 打擊樂組
|
中國音樂學系[4]暨碩士班
|
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班)
- 傳統與世界音樂組
- 音樂產業與社會實作組
- 樂器學組
|
鋼琴合作藝術研究所(碩士班)
|
音樂學院應用音樂學博士班
|
亞太音樂研究中心
|
視覺藝術學院
|
材質創作與設計學系
|
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班)
|
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班)
- 陶瓷組
- 纖維組
- 金工與首飾創作組
- 金屬產品與珠寶設計組
|
建築藝術研究所(碩士班)
- 創意創作組
- 構造美學與場域組
- 城鄉思維與實踐組
|
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5]
|
|
音像藝術學院
|
應用音樂學系
- 流行音樂學程
- 電影音樂學程
- 爵士音樂學程
- 專業錄音學程
- 藝術管理專業學程
|
音像紀錄研究所(碩士班)
- 紀錄片製作組
- 電影資料館組
|
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班)
- 動畫藝術組
- 影像美學組
|
音像藝術媒體中心
|
音像資料保存及展示中心
|
|
文博學院
|
藝術史學系暨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
|
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
- 碩士班博物館學組
- 碩士班古物維護組
- 博士班
|
亞太文化資產研究中心
|
臺灣藝術檔案中心
|
元宇宙學院
|
聲響科技研究所
|
高階藝術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
共同教育委員會
|
通識教育中心
|
師資培育中心
|
語文中心
|
體育中心
|
行政單位[编辑]
行政單位
|
校長室
|
副校長室
|
秘書室
|
教務處
|
學生事務處
|
總務處
|
研究發展處
|
國際事務處
|
藝術推廣處
|
圖書館
|
資訊處
|
人事室
|
主計室
|
|
世界大學姊妹校[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