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 |||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識別標誌 | |||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校門 | |||
校训 | 誠敬宏遠 | ||
创办时间 | 1954年省立高雄女子師範學校 1967年省立高雄師範學院 1980年國立高雄師範學院 1989年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 ||
校庆日 | 11月9日 | ||
學校代碼 | 0014 | ||
学校类型 | 國立師範院校 | ||
校长 | 吳連賞 | ||
教师人數 | 310人 | ||
学生人數 | 6,690人(2020年1月) | ||
本科生人數 | 3,524人(2020年1月) | ||
研究生人數 | 3,166人(2020年1月) | ||
校址 | ![]() 苓雅區和平一路116號(和平校區) 燕巢區深中路62號(燕巢校區) 22°37′32″N 120°19′11″E / 22.625562°N 120.319843°E坐标:22°37′32″N 120°19′11″E / 22.625562°N 120.319843°E | ||
校區 | 市區、郊區、山區 | ||
总面积 | 64.16公頃 和平校區13.50公頃 燕巢校區50.66公頃 | ||
昵称 | 高師大、高雄師大、NKNU | ||
電話號碼 | (07)717-2930 | ||
傳真號碼 | (07)711-0315 | ||
網站 | https://w3.nknu.edu.tw | ||
![]() | |||
|
大學 排名 | |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 |
區域排名 | |
《QS》亞洲排名[2] | 701–750(2023年)[1]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簡稱高師大或高雄師大或高師,位於高雄市,共擁有燕巢與和平兩個校區,並設有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前身可追溯至1954年創立的臺灣省立高雄女子師範學校,為臺灣三所培育中學師資的師範大學之一[註 1]。
校史[编辑]
1950年臺灣省議員黃堯、何傳質詢臺灣省主席吳國楨時,建議高雄市應開辦師範學校,尤其應注重女子師資培育,吳國楨應允。
1954年臺灣省政府成立臺灣省立高雄女子師範學校。
1967年臺灣省立高雄女子師範學校停止招生。留下兩屆的學生繼續就讀至畢業。原校地改設創立臺灣省立高雄師範學院,招男女學生,設有國文學系、英語學系、數學系。
1969年增設工藝教育學系。
1972年工藝教育學系改名工業教育學系。
1978年增設教育學系、化學系、物理學系、國文學系碩士班、教育學系碩士班 。
1979年工藝教育學系改名工業教育學系。
1980年改隸為「國立」,由教育部管轄,更名為國立高雄師範學院。
1989年改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設有「教育學院」、人文教育學院與科學教育學院。工業教育學系復名工藝教育學系。增設教育學系博士班。增設英語教育研究所。
1992年增設國文學系博士班、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工藝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特殊教育學系。工藝教育學系改名科技教育學系。
1993年增設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美術學系、地理學系。工藝教育學系改名科技教育學系。科學教育學院改名「理學院」。
1994年增設輔導研究所碩士班、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音樂學系。工藝教育研究所與科技教育學系整併為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暨碩士班。英語學系與英語教育研究所合併為英語系暨碩士班。
1995年增設物理學系碩士班。數學教育研究所與數學系系所合一為數學系暨碩士班。
1998年增設化學系碩士班、生物科學研究所碩士班、特殊教育學系博士班、英語教育研究所博士班、地理學系碩士班。人文教育學院改名「文學院」。
1999年高雄師範大學第二校區:燕巢校區啟用。增設輔導研究所博士班、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班、體育學系
2001年增設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美術學系碩士班(分設創作組與理論組)、工業科技博士班、溝通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班。
2002年增設臺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班、地理學系博士班、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班、應用設計學系、資訊傳播學系。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增設復健諮商組。
2003年增設經學研究所碩士班、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原隸文學院之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美術學系、音樂學系新組「藝術學院」。工業科技教育學系、資訊傳播學系及應用設計學系新組「科技學院」,並遷至燕巢校區。
2004年增設人力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班、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班、音樂學系碩士班、生物科技學系。輔導研究所改名輔導與諮商研究所。英語系與英語教育研究所系所合一。
2005年溝通障礙教育研究所改名聽力學與語言治療研究所、資訊傳播學系改名光電與通訊工程學系。生物科學研究所與生科系系所合一為生物科技學系暨碩士班。
2006年增設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班、視覺設計學系、電子工程學系。
2007年增設物理學系博士班、工業設計碩士班、光電與通訊工程學系碩士班、軟體工程學系、事業經營學系。
2007年視覺傳達研究所與視覺設計學系系所合一為視覺設計學系暨碩士班。應用設計學系改名工業設計學系、臺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改名臺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
2010年增設臺灣歷史研究所碩士班、半導體工程研究所碩士班、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半導體工程研究所改名電子工程學系碩士班。
2011年科技管理研究所與事業經營學系系所合一為事業經營學系暨碩士班。
2011年臺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臺灣歷史研究所合併為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分設歷史組、文化組、語言組)
2012年增設文化創意設計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復健諮商研究所整併為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分設諮商心理組、復健諮商組)。
2013年科學教育研究所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合併為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
2014年增設表演藝術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2015年復招教育學系生命教育碩士在職專班。國文學系取消國文組、應用中文組之分組。
2015年軟體工程學系及資訊教育研究所整併為軟體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班學籍分組為工程組、管理組及教育組,並停招教育組。
2017年增設東南亞學碩士在職學位學程、電機科技碩士在職學位學程、藝術產業學士原住民專班。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分設科技教育與訓練組、能源與冷凍空調組之分組。停招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2020年光電與通訊工程學系改名電機工程學系,增設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華語文教學博士學位學程,復招國文學系書法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中國文學碩士在職專班。
2022年原採隔年招生之國民小學教育學程,自111學年度起改為每年招生。
校園環境[编辑]
和平校區位於高雄市苓雅區,鄰近高雄文化中心以及捷運文化中心站、高雄環狀輕軌凱旋公園站,佔地13.50公頃,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地面積加總約為15.3公頃,操場及游泳池為高師大及高師大附中共用,午餐時間也常見高師大附中學生來學餐用餐。
燕巢校區位於高雄市燕巢區的邊陲地帶,佔地50.66公頃,四面環山,為燕巢大學城計畫一部份,但錯誤的政策及選地導致學校地處偏僻,生活機能差,因此學生通常都以校內學生餐廳度過自己的用餐時間,或前往大社、楠梓等地區覓食,活動範圍通常都在校內。
社團的部分,高師大的社團幾乎都在和平校區舉行,燕巢校區的學生必須搭乘校車才可抵達參加社團,加上學校經費十分不足,也因此社團及辦理活動風氣並不興盛。
教學單位[编辑]
和平校區[编辑]
教育學院 | 教育學系(含碩士班、博士班、學校行政碩士班、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生命教育碩士在職專班) | 特殊教育學系
|
---|---|---|
體育學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 事業經營學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 |
成人教育研究所(含碩士班、博士班、組織發展與領導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 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含碩士班、博士班) | |
性別教育博士學位學程 | 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班) | |
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 運動競技與產業學士原住民專班 |
文學院 | 國文學系(含碩士班、博士班、中國文學教學碩士班) | 英語學系(含碩士班、博士班、教學碩士班、應用英語碩士班) |
---|---|---|
地理學系(含碩士班、博士班) | 語言與文化學士原住民專班 | |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含碩士班、夜間碩士專班) | 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班、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 |
經學研究所(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 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班) | |
東南亞學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 華語文教學博士學位學程 |
藝術學院 | 音樂學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 美術學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美術教學碩士班) |
---|---|---|
視覺設計學系(含碩士班、視覺設計碩士在職專班) | 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班) | |
表演藝術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 藝術產業學士原住民專班 |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
---|
通識教育中心 |
---|
語文教學中心 |
---|
燕巢校區[编辑]
理學院 | 數學系(含碩士班、教學碩士班)
|
化學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
---|---|---|
物理學系(含碩士班、博士班) | 生物科技學系(含碩士班) | |
科學教育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 | 環境與創意產業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
科技學院 | 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含碩士班、博士班)
|
工業設計學系(含碩士班) |
---|---|---|
電機工程學系(含碩士班) | 電子工程學系(含碩士班) | |
軟體工程與管理學系(含碩士班工程組、管理組、教育組) | 電機科技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 |
工程國際碩士學程 | 文化創意設計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 |
研究及服務中心[编辑]
研究及服務中心 | 文化創意設計產學中心 | 特殊教育中心 |
---|---|---|
學生輔導中心 | 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 |
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無線通訊測試場所 | 環境檢驗中心 | |
科學教育中心 | 南區大專校院學生輔導工作協調諮詢中心 | |
永齡教學認證中心 | 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 | |
高級中等學校評鑑中心 | 創新育成中心 |
國際姐妹學校[编辑]
國內策略聯盟學校[编辑]
與大專院校(普通大學及技職院校)策略聯盟[编辑]
|
校友[编辑]
爭議事件[编辑]
- 平常該校往來和平燕巢兩校區的校車,被踢爆學校教職員工可以“先行插隊然後不用付錢,學生卻要付錢然後必須晚上車”的制度,引起學生質疑及抱怨,有人跟教育部反應過卻遲遲沒有下文。[3]
- 2017年,高師大的網路學生獎懲查詢系統進行系統功能更新時,因為校方人員的疏失,造成全校學生使用單一登入系統進入時,頁面出現一名男學生「意圖性侵害、情節嚴重」的獎懲紀錄,資料外洩使得該生個人隱私受損,事後校方已向學生道歉。[4]
相關條目[编辑]
參考相關資料[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 ^ 存档副本. [2021-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2).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QS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高師大校車「員工優先」 學生崩潰抱怨:不用付錢還狂插隊. [2020-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1).
- ^ 高師大獎懲系統出錯 學生「意圖性侵」曝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時報電子報.2017-05-19
注釋[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