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壁虎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綱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演化支 石龍子壁虎形類 Scincogekkonomorpha
–非正式– 硬舌亚目 Scleroglossa
演化支 壁虎形類 Gekkonomorpha
亚目: 壁虎亚目 Gekkota
–未分级– 壁虎下目 Gekkomorpha
总科: 壁虎總科 Gekkonoidea
科: 壁虎科 Gekkonidae
Gray, 1825
亞科
  • Gekkoninae
一种常在中国南方家庭中常见的壁虎

壁虎,又稱簷龍蟮蟲仔臺灣話:siān-thâng-á)[1]簷蛇粵語客語[2][3]壁蛇客語[3]厝䗃福州語:chuo-ian)、檐鼠福州語:sien-chu)蠍虎子四腳蛇,是中小型的蜥蜴,4cm到40cm左右,在溫暖的地區、叢林、沙漠都有分布,以至全世界的熱帶亞熱帶國家地區的各家各戶有簷篷小洞的地方都可以發現其踪跡,但由於壁虎是一種變溫動物,溫度於攝氏11度或以下的環境便会变得不活跃,所以一般在亞熱帶地區生活的壁虎,每逢冬季就會躲起來进入冬眠状态,故此壁虎比較少見於溫帶寒帶等寒冷地區。大部分壁虎(约75%)均為暮行性夜行性[4];大部份壁虎主食為昆蟲,當中包括大量害蟲,故此可算益獸,但其體粉有微毒。

其身体的颜色和垂直型瞳孔与其习性相适应,瞳孔收縮時形成四邊形的小孔。生育时一次產1-2個卵,卵殼脆弱。有些紐西蘭的壁虎種類為卵胎生。壁虎的腳趾有將近10億條的微小而特殊的纖毛。有些纖毛很靠近平面,使壁虎可以依靠凡得瓦力吸附在物體表面,[5]使其在任何性質的表面上都不容易掉下來[6]。所有的壁虎在尾巴被抓住的時候都會斷尾求生,原理是牠們會利用身體的肌肉,把尾巴的骨骼與身體分離;斷尾後的壁虎一般而言會在其後漸漸再生長出一條新的尾巴,而斷尾會在初脫離壁虎本體之後一段時間內繼續抖動[7]。牠們在地球上生活了超过五千万年,并且遍布全球。因为它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很多环境下生存,如沙漠和热带地区。在这些地方壁虎呈现出物種的多样性。[8]

壁虎的分类[编辑]

壁虎科下分为1个亚科61屬,超過950個物種:

壁虎亞科 Gekkoninae

民俗傳說[编辑]

  • 臺灣壁虎又稱「晨蟲」(臺灣話:sîn-thâng),過去有說法壁虎在濁水溪以北(一說大安溪[3])不會再叫,濁水溪以南的壁虎會叫,但現今隨著交通運輸往來發達,北部的壁虎有的也會發出叫聲。另有傳說人若吃下壁虎交尾時滴下的精液,就會斃命。[10]有附會者將壁虎叫聲與明鄭國姓爺故事,合成民俗傳說:即鄭國姓打敗荷蘭軍後,不知荷蘭人是詐降,其實埋伏準備夜襲。然而荷軍的舉動被壁虎王看在眼裏,壁虎王不捨沈睡的鄭國姓死於此役,於是召集全臺壁虎,會聚臺南,但因時間緊急只召集到濁水溪以南的壁虎。最終在壁虎王指示下,壁虎們終於發出叫聲,喚醒鄭軍,方知荷蘭人有埋伏,於是掃平了荷蘭人,最後鄭國姓感念壁虎王在反清復明大業起了關鍵作用,遂封之為「鐵甲將軍」。[11]然而實際上是因臺灣北部的壁虎多屬無疣蝎虎,叫聲不明顯;而臺灣南部的壁虎則多屬疣尾蝎虎,叫聲宏亮。
  • 據說日本皇太子裕仁巡視臺灣時,雖然大小官員對其寢所均做嚴密檢查,但因不敢使用殺蟲劑,所以半夜仍有壁虎爬到天花板鳴叫。裕仁是生物學研究者,聽到壁虎的叫聲後,即命侍從抓幾十頭強壯的壁虎置於透氣木箱子裡,準備帶回東京欣賞牠的叫聲。然而據老一輩說,壁虎越過濁水溪就不會再叫了,因此裕仁最後只帶一箱不會叫的壁虎回去日本。[12]

文化影響[编辑]

  • 德國汽車品牌奧迪推出「Quattro」智慧型恆時四輪傳動系統的智慧型動態控制系統,以壁虎作為形象商標。
  • 中國大陸有不少車主在其私家車車背貼上壁虎,普通話諧音寓意「避禍」、「庇護」等。
  • 精靈寶可夢中有不少寶可夢與壁虎有相似的形象,例如妙蛙種子小火龍木守宮等。
  • 香港香港警務處中警察高空工作隊標誌及吉祥物。

参考資料列表[编辑]

  1. ^ 蟮蟲仔.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2021-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6). 
  2. ^ 糖罂内藏檐蛇吓窒食客机智网民献计解救. 東網. on.cc. 2017年11月28日 [2019年9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21日). 
  3. ^ 3.0 3.1 3.2 鍾理和,〈鯽魚,壁虎〉。收於氏著,《做田》。臺北市:遠景出版社。1976年11月初版。頁167-169。
  4. ^ 林天送.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化学暨神经科學系. 向壁虎學習ㄧ干式黏附物的發明. 科技大觀園. [2019-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3. 
  5. ^ 沈瑞文. 壁虎大自然界的键之链金术士. 2006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微/奈米磨润实验室KUAS-ME Micro/Nano Tribology Lab. [2017-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3. 
  6. ^ 范德瓦耳斯力,除了豹紋守宮外,大部分壁虎能夠在牆及各種表面上行走,便是因為腳上極細緻的匙突(spatulae)和接觸面產生的凡得瓦力所致。
  7. ^ 歐慧兒. 壁虎斷尾絕招 好傷身要慳住用. 明報OL. 明報. 2019-03-26 [2019-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8. ^ Katja Seefeldt. Der Gecko-Effekt. TELEPOLIS Suchbegriff. [2019-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7). 
  9. ^ 9.0 9.1 Angelica Crottini, D. James Harris, Aurélien Miralles, Frank Glaw, Richard K. B. Jenkins, J. Christian Randrianantoandro, Aaron M. Bauer and Miguel Vences. 2014. Morphology and Molecules reveal Two New Species of the poorly studied Gecko Genus Paragehyra (Squamata: Gekkonidae) from Madagascar. Organisms Diversity & Evolution. DOI: 10.1007/s13127-014-0191-5
  10. ^ 林芳年,〈壁虎奇談〉。收於氏著,《失落的日記》。臺中市:晨星出版社。1987年6月20日五版。頁173-175。
  11. ^ 黃震南,《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臺北市:究竟出版社。2016年10月18版。頁72-73。
  12. ^ 林芳年,〈小鳥與壁虎〉。收於氏著,《失落的日記》。臺中市:晨星出版社。1987年6月20日五版。頁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