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23°07′08″N 120°21′24″E / 23.1190099°N 120.3567679°E / 23.1190099; 120.3567679
大內區(臺灣話:Tōa-lāi-khu)位於臺灣臺南市中央偏東,北臨官田區、六甲區,東鄰玉井區、楠西區,西鄰善化區,南接山上區,本區位於嘉南平原與山區的交界地帶,曾文溪自區內蜿蜒流過,70%屬於低海拔山坡地,氣候屬於熱帶季風氣候。由於工商業不發達,經濟活動以農業為主。同時因為光害少,南瀛天文館即座落此區。
大內區原為原住民族大武壠族(Taivoan)的居住地,後為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的支社於大約 16 世紀中期沿曾文溪入侵此地[1][2],留下許多祭拜阿立祖的公廨。清康熙年間,福建漳州楊氏兄弟進入開墾,因為此地位於山地內側,漢人多稱之為「內庄」(臺灣話:Lāi-chng),意為「裡面的村庄」。另有一說是楊氏兄弟的老大名為楊內,故稱其所居之村莊為「內庄」。
1920年,日本在此設置「大內庄」,歸臺南州曾文郡管轄。戰後改設臺南縣大內鄉,2010年12月25日因臺南市升格改稱大內區。
歷史人口 |
---|
年份 | 人口 | ±% |
---|
1981 | 14,972 | — |
---|
1986 | 13,824 | −7.7% |
---|
1991 | 12,923 | −6.5% |
---|
1996 | 12,599 | −2.5% |
---|
2001 | 11,978 | −4.9% |
---|
2006 | 11,458 | −4.3% |
---|
2011 | 10,674 | −6.8% |
---|
2016 | 9,962 | −6.7% |
---|
來源: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2017-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
大內區人口指標 |
---|
概況 |
---|
年齡層 |
|
|
比例 |
總人口 |
|
9,048 (100%) |
0~14歲 |
|
603 (6.66%) |
15~64歲 |
|
5,956 (65.83%) |
65歲以上 |
|
2,489 (27.51%) |
|
|
|
目前處於超高齡社會 |
---|
性別比 | 116.77% |
---|
扶養比 | 51.91% |
---|
– 扶幼比 | 10.12% |
---|
– 扶老比 | 41.79% |
---|
老化指數 | 412.77% |
---|
戶人口量 | 2.4514人/戶 |
---|
人口密度 | 128.68 (人/km2) |
---|
資料時間:2021年12月 |
大內區人口自1981年起呈平均減少的趨勢,僅1989年、1992年兩年呈正成長,並於2016年4月跌破一萬人[3]。累積五年(2016年底至2021年底)人口減少914人,折合流失率9.17%,是臺南市五年來人口流失率第三高的行政區,在全國所有市轄區中,流失率高居第七[註 1]。
大內區歷年人口變化(1981年-2030年)[4]
|
統計表
年份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人口
|
14,972
|
14,696
|
14,508
|
14,267
|
14,143
|
13,824
|
13,443
|
13,200
|
13,284
|
13,055
|
增加量
|
—
|
-276
|
-188
|
-241
|
-124
|
-319
|
-381
|
-243
|
+84
|
-229
|
成長率
|
—
|
-1.843%
|
-1.279%
|
-1.661%
|
-0.869%
|
-2.256%
|
-2.756%
|
-1.808%
|
+0.636%
|
-1.724%
|
年份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人口
|
12,923
|
12,978
|
12,976
|
12,879
|
12,693
|
12,599
|
12,448
|
12,363
|
12,175
|
12,116
|
增加量
|
-132
|
+55
|
-2
|
-97
|
-186
|
-94
|
-151
|
-85
|
-188
|
-59
|
成長率
|
-1.011%
|
+0.426%
|
-0.015%
|
-0.748%
|
-1.444%
|
-0.741%
|
-1.199%
|
-0.683%
|
-1.521%
|
-0.485%
|
年份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人口
|
11,978
|
11,926
|
11,812
|
11,611
|
11,557
|
11,458
|
11,342
|
11,205
|
11,093
|
10,899
|
增加量
|
-138
|
-52
|
-114
|
-201
|
-54
|
-99
|
-116
|
-137
|
-112
|
-194
|
成長率
|
-1.139%
|
-0.434%
|
-0.956%
|
-1.702%
|
-0.465%
|
-0.857%
|
-1.012%
|
-1.208%
|
-1.000%
|
-1.749%
|
年份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人口
|
10,674
|
10,537
|
10,408
|
10,248
|
10,054
|
9,962
|
9,761
|
9,605
|
9,391
|
9,200
|
增加量
|
-225
|
-137
|
-129
|
-160
|
-194
|
-92
|
-201
|
-156
|
-214
|
-191
|
成長率
|
-2.064%
|
-1.283%
|
-1.224%
|
-1.537%
|
-1.893%
|
-0.915%
|
-2.018%
|
-1.598%
|
-2.228%
|
-2.034%
|
年份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2028年
|
2029年
|
2030年
|
人口
|
9,048
|
|
|
|
|
|
|
|
|
|
增加量
|
-152
|
|
|
|
|
|
|
|
|
|
成長率
|
-1.652%
|
|
|
|
|
|
|
|
|
|
|
|
歷任首長[编辑]
屆(任)次 |
姓名 |
備註
|
鄉長時期
|
1 |
楊新發 |
|
2 |
楊新發 |
|
3 |
楊自德 |
|
4 |
楊自德 |
|
5 |
楊清水 |
|
6 |
楊清水 |
|
7 |
楊金良 |
|
8 |
陳炳煌 |
|
9 |
楊金良 |
|
10 |
陳炳煌 |
|
11 |
陳炳煌 |
|
12 |
楊炳勳 |
|
13 |
楊炳勳 |
|
14 |
楊玉川 |
|
15 |
楊玉川 |
未上任死亡
|
15 |
楊信基 |
補選
|
區長時期(官派)
|
1 |
楊信基 |
|
2 |
李賢村 |
|
3 |
李義隆 |
|
區政組織[编辑]
大內區公所是臺南市政府在大內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南市政府。区长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之下,設有4課3室等7個內部單位[5]。
行政區劃[编辑]
大內區行政區劃
|
|
編號
|
里名
|
編號
|
里名
|
編號
|
里名
|
1
|
大內里
|
2
|
內江里
|
3
|
石城里
|
4
|
石湖里
|
5
|
石林里
|
6
|
內郭里
|
7
|
曲溪里
|
8
|
二溪里
|
9
|
頭社里
|
10
|
環湖里
|
國民中學[编辑]
國民小學[编辑]
- 頭社公廨(頭社平埔文化園區):為西拉雅族公廨,以頭社平埔族夜祭聞名。
- 內庄朝天宮
- 大內月世界
- 西拉雅親子公園
- 南灣田農場
- 走馬瀨農場
- 南寶高爾夫俱樂部
- 南瀛天文教育園區
- 龍貓公車站
地方小吃[编辑]
- 大內豆菜麵
- 大內酪梨酥
- 大內胡麻油
- 阿江麵店
- 阿蘭蚵嗲
- 西拉雅土雞城
相關條目[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劉正元、簡文敏、王民亮. 《大武壠:人群移動、信仰與歌謠復振》. 高雄市: 行政法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1 8. ISBN 978-986-05-7482-1.
- ^ 張溪南. 《白河鎮志》. 臺南縣: 臺南縣白河鎮公所. 1998: 57.
- ^ 人口統計資料. 內政部戶政司.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中文(臺灣)).
- ^ 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統計月報. 2020-02-10 [2020-04-17].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05-01) (中文(臺灣)).
- ^ 認識大內 - 組織職掌. 臺南市大內區公所. 2014-11-18 [2021-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中文(臺灣)).
- ^ 大台南公車 路線查詢. [2016-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8).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