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定(1359年四月-1360年閏五月三日)是元朝时期徐寿辉的年號,共計2年。[1]
郭若愚认为,1359年十二月,陈友谅控制徐寿辉,迁都江州,同时改元天启,次年四月再改元天定,五月杀徐自立,改元大义。“天启”、“天定”两个年号只能代表陈友谅政权[2],刘孔伏、薛新力则认为,“天定”是陈友谅政权年号“大定”的讹误[3]。也有人认为陈友谅的大定年号是“天定”的讹误[1]。杨讷分析《刘尚宾文续集》[註 1]认为,天定元年当在1359年[4]。
西曆紀年對照表[编辑]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 ^ 1.0 1.1 1.2 1.3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200-201頁。
- ^ 郭若愚. 元徐寿辉起义军的铜印及其政权问题的探讨. 上海博物馆馆刊.
- ^ 刘孔伏,薛新力. 谈元末徐寿辉农民政权的年号和国号. 学术月刊. 1984, (5).
- ^ 4.0 4.1 杨讷. 徐寿辉、陈友谅等事迹发覆——《刘尚宾文集》读後[J]. 中华文史论丛, 2008(2):71-94.
- ^ 李兆洛《紀元編》卷上:「徐壽輝,天啟〈一作治平,至正十八年八月〉,天定〈十九年改,明年五月亡〉。」
- ^ 《明太祖實錄》卷8:「〔庚子歲閏五月〕戊午,陳友諒弒其主徐壽輝于采石。」
深入閱讀[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