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區 (台灣)
太平區 Taiping District 舊稱:鳥榕頭、大平 | |
---|---|
市轄區 | |
坐标:24°07′N 120°46′E / 24.12°N 120.76°E | |
國家 | ![]() |
上級區劃 | 臺中市 |
下級區劃 | 39里714鄰 |
政府 | |
• 區長 | 許貴芳(太平區區長列表) |
面积 | |
• 总计 | 120.7473 平方公里(46.6208 平方英里) |
海拔 | 329 公尺(1,079 英尺) |
人口(2023年8月)(71,594戶) | |
• 總計 | 197,693人 |
• 排名 | 臺中市的第4位 |
• 密度 | 1,637人/平方公里(4,240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
郵遞區號 | 411 |
戶政資料代碼 | 66000270 |
毗鄰 | 東區、北區、北屯區、大里區、霧峰區、新社區;臺灣省(南投縣國姓鄉) |
網站 | http://www.taiping.taichung.gov.tw/ |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 |
---|---|
漢字 | 太平區 |
注音 | ㄊㄞˋ ㄆㄧㄥˊ ㄑㄩ- |
汉语拼音 | Tài Píng Qū |
台語白話字 | Thài-pêng-khu |
台語羅馬字 | Thài-pîng-khu |
客羅 | Thai-phìn-khî |
英语 | Taiping District |
太平區(臺灣話:Thài-pîng-khu,白話字:Thài-pêng-khu;客家话:Thai-phìn-khî),舊稱「鳥榕頭」、「大平」,位於臺灣臺中市東南部,臺中市區的東南方。全區面積有120.4743平方公里,人口約有19.7萬人,以面積而言是臺中市第二大區(僅次於和平區),人口則僅次於北屯區、西屯區與大里區,排行全市第四多。
區境內大部分為丘陵地與山區,人口集中於轄區西部的臺中盆地邊緣,又以西北方中山路、環中東路三段沿線最為密集。主要農作物均位於西部丘陵地與山區,有枇杷、龍眼、荔枝、香蕉等,其中以枇杷最為有名,並於每年三、四月舉辦「太平枇杷節」。
歷史[编辑]
清朝之前,太平古名傳聞很多,有「鳥松頭」、「鳥榕頭」、「鳥銃頭」和「蔗種頭」等。其中「鳥榕頭」與「鳥松頭」皆源自當時墾首太平林家大宅院(九二一地震震毀)門前兩側所種的鳥松樹(雀榕樹)而得名[1]。而「太平」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 清代太平屬於原住民的勢力範圍,清廷將之劃入土牛界外(包含今日臺中市九期重劃區範圍),為禁止漢人進入開墾之化外之地,故有番仔溝、番仔路(今北太平)...等地名,太平林家(霧峰林家支系)在三汀山搭設望高寮,抵禦原住民,後因雙方和睦相處,而改名太平。
- 另有一說,甲午戰敗,清廷割讓臺灣,日軍抵台時,在中部各地都受到民兵頑強抵抗,開達太平時,並未遭受任何抗拒,故改名太平。[2]。
清代,與現在台中市的中、東、南、大里等四區的全境,西、北、烏日等三區的部分,合屬臺灣府臺灣縣「藍興堡」。西元1896年日本統治台灣後,改屬台中縣台中辦務署藍興堡。1901年變更為台中廳直隸下的藍興堡部份區域[3]。1920年實施州廳制,太平設立為大平庄,隸屬台中州大屯郡,下轄大平、番仔路、三汴、車籠埔、頭汴坑等五個大字[4]。
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日本帝國台灣總督府所轄區域後,改為臺灣省臺中縣大屯區太平鄉(此時臺中縣包含今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轄區,但不包括當時的省轄臺中市及彰化市,縣治設於員林)。1950年廢區署,直隸於臺中縣。1996年4月,人口突破15萬人,於同年8月1日依法改制為太平市,成為當時全台灣面積最大的縣轄市[5]。2005年,重劃里界,由19里增加為39里。2010年12月25日,配合臺中縣市合併為直轄市,太平市改制為「太平區」[6]。
地理[编辑]
地形[编辑]
太平區位於臺中市南部略偏西位置,臺中市區的東南方,東邊以雪山山脈支脈的大橫屏山脈與臺灣省南投縣國姓鄉為鄰,西邊、北邊以旱溪、大里溪和廍子溪與東區、北屯區為界,東北邊以中央山脈支脈的頭嵙山系和新社區接壤,西南連接大里區、霧峰區[7]:58。全區面積有120.4743平方公里,是臺中市面積第二大的行政區,僅次於和平區[8]。全區地形呈現東高西低,海拔高度範圍約在60至1,206公尺之間,整體可分為三個部份,分別為東部的大橫屏山脈區、中部的三汀山丘陵區及西部的複合沖積扇平原區,其中山地與丘陵約佔全區的五分之四,其餘則為平地[7]:61。
大橫屏山脈為雪山山脈南段的支脈,該地區面積約佔全區的20%,海拔高度大多在900至1,200公尺間,其中主峰大橫屏山的海拔高度為1,206公尺,是太平區的海拔最高點,由於大橫屏山脈為大里溪等諸條河流的發源地,且因西側為大茅埔斷層帶,河流切割及斷層帶使其呈現陡峭地形[7]:62-63。三汀山是太平區中部丘陵地區最高的山,整個地區與大橫屏山脈之間隔著大茅埔斷層帶,平均海拔高度低於400公尺,是臺中盆地東緣逆衝斷層的丘陵地,並主要由頭嵙山系所組成,丘陵地區約佔太平區面積的60%,因其坡度較緩,故為農業生產的主要區域,地質上由上新世的卓蘭層與更新世的頭嵙山層所組成,地層岩性皆由砂頁岩互層組成[7]:63-64。西部的平原地區為臺中盆地的一部份,係由廍子溪、頭汴坑溪與草湖溪共同切割三汀山丘陵區所沖積出的聯合沖積扇,地質上為近世的沖積層,地勢較為平坦,海拔高度約在100公尺左右,土質肥沃且灌溉便利,故適於農耕[7]:64。
水文[编辑]
太平區境內的河川主要有旱溪、大里溪(支流:廍仔坑溪)、頭汴坑溪(支流:北坑溪、東汴坑溪、濁水坑溪、清水坑溪)以及草湖溪等[9],均為大肚溪支系大里溪上游;位於一江橋東北方500公尺山上的大潭仔,為太平區唯一的湖泊。
氣候[编辑]
太平區的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東部山區由於海拔較高,且水域、天然林廣布,故氣溫略微涼爽,年均溫約為攝氏20至22度;西部平地地區年均溫約為攝氏23度,各月間溫差不大。太平區月均溫最高月份為8月的攝氏28.5度,最低月份為1月的攝氏16.2度[7]:97-100。太平區雨量集中在每年5月至8月,雨量分布由西向東遞增,西部地區年平均雨量為1,642毫米,東部山區年平均雨量約為2,333毫米,夏季的西南季風及颱風為主要降雨量來源[7]:100-101。
人口[编辑]
年份 | 人口 | ±% |
---|---|---|
1946 | 11,866 | — |
1951 | 14,096 | +18.8% |
1956 | 16,556 | +17.5% |
1961 | 20,246 | +22.3% |
1966 | 23,753 | +17.3% |
1971 | 28,011 | +17.9% |
1976 | 40,650 | +45.1% |
1981 | 75,953 | +86.8% |
1986 | 99,672 | +31.2% |
1991 | 122,923 | +23.3% |
1996 | 153,693 | +25.0% |
2001 | 167,907 | +9.2% |
2006 | 171,139 | +1.9% |
2011 | 174,284 | +1.8% |
2016 | 186,271 | +6.9% |
2021 | 195,613 | +5.0% |
來源:
|
根據臺中市政府民政局統計,2022年底太平區戶數約7萬戶,人口約19.6萬人,是臺中市人口第四大區[10],在中臺灣所有鄉鎮市區之中則排行第五多[註 1],境內的西部平原地區為太平區的人口主要集中地區[7]:64。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新高里與黃竹里,2022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11,183人與658人[10];人口密度最高與最低的里分別是新城里與黃竹里,2022年底兩里人口密度分別為每平方公里27,165人與每平方公里28人[10]。
政治[编辑]
歷任首長[编辑]
- 日治時期[13]
- 區長(1897年-1920年)
- 林肅卿:1897年-1917年(太平林家)
- 林垂拱:1917年-1920年改制(太平林家)
- 庄長(1920年-1945年)
- 林垂拱:1917年-1943年(太平林家)
- 戰後時期
- 鄉長(1945年-1996年)
- 林春山:1945年11月-1951年7月10日(官派、鄉民代表選出)
屆次 | 姓名 | 上任日期 | 卸任日期 | 備註 |
---|---|---|---|---|
1 | 林春山 | 1951年7月10日 | 1953年7月11日 | |
2 | 林春山 | 1953年7月11日 | 1956年7月11日 | |
3 | 林萬彰 | 1956年7月11日 | 1959年12月31日 | |
4 | 林萬彰 | 1960年1月1日 | 1964年3月1日 | |
5 | 宋茂盛 | 1964年3月1日 | 1968年3月1日 | |
6 | 宋茂盛 | 1968年3月1日 | 1973年4月1日 | |
7 | 張正義 | 1973年4月1日 | 1977年12月30日 | |
8 | 張正義 | 1977年12月30日 | 1982年3月1日 | |
9 | 李樹生 | 1982年3月1日 | 1986年3月1日 | |
10 | 李樹生 | 1986年3月1日 | 1990年3月1日 | |
11 | 余振瑩 | 1990年3月1日 | 1994年3月1日 | |
12 | 余振瑩 | 1994年3月1日 | 1996年8月1日 | 任內改制為縣轄市 |
- 市長(1996年-2010年)
屆次 | 姓名 | 上任日期 | 卸任日期 | 備註 |
---|---|---|---|---|
1 | 余振瑩 | 1996年8月1日 | 1998年3月1日 | 鄉長改任市長 |
2 | 江連福 | 1998年3月1日 | 2002年3月1日 | |
3 | 2002年3月1日 | 2005年2月1日 | ||
張銘桂 | 2005年2月1日 | 2005年12月 | 代理 | |
4 | 余文欽 | 2005年12月 | 2010年12月 | 民選末任 |
- 區長(2010年-現制,官派)
任次 | 姓名 | 上任日期 | 卸任日期 | 備註 |
---|---|---|---|---|
1 | 余文欽 | 2010年12月 | 2014年10月1日 | |
2 | 黃發智 | 2014年10月1日 | 2015年6月15日 | |
3 | 陳小菲 | 2015年6月15日 | 2019年2月12日 | |
4 | 許貴芳 | 2019年2月12日 | 現任 |
區政組織[编辑]

太平區公所是臺中市政府在太平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中市政府。区长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14]。
目前的辦公大樓位於太平國小後方,興建於1980年,目前遷建計畫,將撥用位於祥順路一段與宜昌東路160巷口的文中三用地興建聯合行政中心[15][16]。
太平區為臺中市議會第十二選區,在市議會的65席市議員中,太平區共選出4席市議員[17]。
行政區[编辑]
現今太平區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1920年,日本將臺灣十二廳改為五州兩廳,設大平庄屬臺中州大屯郡。大平庄轄大平、三汴、番子路、車籠埔、頭汴坑等5個大字[18]:384。1945年12月11日,大平庄改為「太平鄉」,屬臺中縣大屯區[18]:390。1950年9月撤廢區署,太平鄉改直隸於臺中縣[18]:390。1996年8月1日,太平鄉改制為「太平市」[18]:387。2010年12月25日配合臺中縣市合併為直轄市臺中市,太平市改制為「太平區」[6]。
太平區共轄39里714鄰[19],其行政區域分布情形為[20]:
太平區行政區劃 | |||||||
![]() | |||||||
編號 | 里名 | 編號 | 里名 | 編號 | 里名 | 編號 | 里名 |
---|---|---|---|---|---|---|---|
1 | 新福里 | 2 | 新光里 | 3 | 新興里 | 4 | 新高里 |
5 | 新城里 | 6 | 新吉里 | 7 | 新坪里 | 8 | 光華里 |
9 | 光明里 | 10 | 中山里 | 11 | 宜昌里 | 12 | 宜佳里 |
13 | 宜欣里 | 14 | 豐年里 | 15 | 東平里 | 16 | 中興里 |
17 | 中政里 | 18 | 太平里 | 19 | 永成里 | 20 | 中平里 |
21 | 永平里 | 22 | 成功里 | 23 | 建興里 | 24 | 建國里 |
25 | 平安里 | 26 | 長億里 | 27 | 德隆里 | 28 | 永隆里 |
29 | 光隆里 | 30 | 興隆里 | 31 | 福隆里 | 32 | 東和里 |
33 | 勤益里 | 34 | 坪林里 | 35 | 大興里 | 36 | 聖和里 |
37 | 頭汴里 | 38 | 東汴里 | 39 | 黃竹里 |
經濟發展[编辑]
太平區可概分為北、南、東三區域,一般簡單概述約用東平路與為界,實際上由自然分界-廍子坑溪與坪林排水支線,分出南北太平,而大里溪支流頭汴坑溪再劃出東太平,為山地與小部分的山麓地帶。
農業[编辑]
東部山區為主要農業區,設有頭汴坑休閒農業區,主要農作物特產有枇杷 、龍眼、荔枝、香蕉等,尤其以每年三、四月的太平枇杷節最為盛大,並設有「大湖桶枇杷專業區」。
工業[编辑]
1950年代太平區的工業主要為加工業及紡織業等小型工廠,進入1960年代時透過歷任地方首長爭取交通改善,並吸引了製鞋業、化學業、石化業等產業的大型工廠進駐[21]:616。1970年代至1990年代之間由於都市計畫的實施,太平中邑工業區及大里工業區的成立,以及機械製造業、製鞋業等產業的大型企業的進駐,使得太平區逐漸邁進工業社會,是太平區工業蓬勃發展的階段[21]:617,甲堤路、新仁路、中山路、精美路等4條路也皆有數間工廠的分佈[21]:620-621。1990年代起隨著資訊與科技的興起,太平區的電腦通信視聽電子、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等產業發展始為興盛[21]:620、625。2000年代以後,太平區的工業類別主要有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金屬製品製造業及塑膠製品製造業等三項產業[21]:622。2016年,臺中市政府公告在太平區西南側的台糖土地設置太平產業園區,並於2021年6月正式全數完工,輔導地區傳統產業的轉型及非法佔用農地之工廠辦理登記[22][23]。
商業[编辑]
二戰後初期的太平區商業型態主要為攤販,而頭汴村、東汴村、光隆村、黃竹村等地以小型雜貨店較多[21]:633。1970年代起因工廠的進駐,大量勞工移入促使居民生活型態改變,帶動太平區商業及房地產業的蓬勃發展。1990年代後因大型量販店的進駐,太平區的社區中小型便利商店數也隨之迅速增加[21]:634。以地區而言,太平區西部的盆地地區是其主要的人口活動區,而在東平路以北的北太平地區商業活動主要在中山路及樹孝路一帶,以南的南太平地區則集中於中興路及太平路一帶[24]。
金融業[编辑]
- 北太平
- 南太平
- 東太平
- 中華郵政太平竹仔坑郵局
- 太平區農會信用部光隆辦事處、頭汴辦事處
教育[编辑]
專科大學[编辑]
高級中等學校[编辑]
國民中學[编辑]
- 臺中市立太平國民中學
- 臺中市立新光國民中學
- 臺中市立中平國民中學
- 臺中市立長億高級中學國中部
- 臺中市私立華盛頓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
國民小學[编辑]
- 臺中市太平區太平國民小學
- 臺中市太平區東平國民小學
- 臺中市太平區建平國民小學
- 臺中市太平區長億國民小學
- 臺中市太平區宜欣國民小學
- 臺中市太平區新平國民小學
- 臺中市太平區新高國民小學
- 臺中市太平區新光國民小學
- 臺中市太平區中華國民小學
- 臺中市太平區坪林國民小學
- 臺中市太平區光隆國民小學
- 臺中市太平區車籠埔國民小學
- 臺中市太平區頭汴國民小學
- 臺中市太平區黃竹國民小學
- 臺中市太平區東汴實驗國民小學(全市自由學區)
社會教育[编辑]
公共藝文教育區[编辑]
- 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
- 臺中市立圖書館太平分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太平坪林分館
- 太平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招標中)
醫療[编辑]
交通[编辑]

公路[编辑]
- 省道快速公路
- 市道
- 區內其他重要道路
太平區主要街道上的招牌統一採用含太平區徽的直立式招牌,與鄰近的霧峰區為臺灣招牌文化較為整齊的地區,不過該政策為時值尚未升格直轄市,還保有自治權之太平市所訂定,升格後因區公所無自治權,該政策已停止,現今街道招牌已不若昔時整齊,也少放上區徽。
- 環中東路三、四段
- (東區環中東路五段)-祥順路一段(原環太西路)-(北屯區祥順路一段)
- (台中後火車站)-(東區樂業路)-東平橋-東平路-一江橋-長龍路一~四段-(南投縣國姓鄉中西巷)-(國姓鄉龜溝)
- (東區振興路)-太平橋-太平路-光興隆大橋-興隆路一段
- 中興路-中興東路
- 永豐路-(大里區新仁路一段)
- 太平橋-甲堤路-內新橋-(大里區甲堤路)
- 中山路一段-中山路二段-坪林橋-中山路三段-(東區精武東路)-中山路四段-(東區精武路)
- 大興路-屯區藝文中心-長安東路-(北屯區廍子路)
- 中平路-新平路一段-溪洲橋-新平路二段
- (東區十甲東路)-樹德路-(北屯區軍功路一段)
- (北屯區樹孝路)-樹孝路-宜昌路-宜昌東路
- 長億六街-光德橋-光德路-(大里區鳳凰路) (原糖鐵中南線路廊)
- 一江橋-太堤西路-(大里區立仁路)
- 一江橋-太堤東路-(大里區仁堤路)
- 光興路-(大里區仁化路)
公車客運[编辑]
路線編號 | 業者 | 營運區間 | 備註 |
3 | 統聯客運 | 東山高中-高鐵臺中站 | 經樹德路、賢德醫院、太平澄清醫院、長億高中、慈明高中、大里高中、臺中高工、僑泰高中、明道中學 |
7 | 東南客運 | 臺中一中-永成公園 | 經臺中車站、臺中國小、興大附農、大里工業區、慈明高中、修平科技大學、長億高中 |
15 | 臺中客運 | 道禾六藝文化館-國軍臺中總醫院 | 經屯區藝文中心、華盛頓中學、中臺科技大學、大坑圓環、新民高中、一中商圈、臺中公園、臺中車站、臺中女中、地方法院 |
41 | 公共資訊圖書館-修平科技大學 | 經臺中國小、臺中車站、臺中一中、臺中孔廟、臺中公園、國軍臺中總醫院、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光華高工、車籠埔、慈明高中、竹仔坑 | |
51 | 豐原客運 | 莒光新城-圓山新村 | 經大坑圓環、中臺科技大學、屯區藝文中心、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後火車站、臺中女中、地方法院、臺中市立大墩文化中心、臺中二中 |
61 | 統聯客運 | 太平-大雅 | 經新光、臺中車站、一中商圈、中國醫藥大學、曉明女中、水湳、大雅區公所、清泉醫院 |
74 | 中鹿客運 | 太平-嶺東科技大學 | 為太平新幹線,離開太平後行走台74線高架道路,沿途暫離高架段經潭子頭家厝、西屯朝馬等地後抵達高鐵台中站,再開往南屯春社地區。 |
75 | 統聯客運 | 臺中榮總-一江橋 | 經東海大學、東大附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統聯轉運站、朝馬、臺中國家歌劇院、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女中、臺中車站、國軍台中總醫院、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光華高工 |
75區 | 臺中車站→台中榮總 臺中女中→一江橋 |
為尖峰時刻部分路線增開班次 上午06:10自台中車站發車 下午17:00、17:20自臺中女中發車,往一江橋方向經勤益科技大學 | |
81 | 統聯轉運站-太平 | 經惠文高中、臺中市立臺中特殊教育學校、草悟道、臺中一中、臺中公園、臺中車站、新光 | |
85 | 新光里-一江橋 | 經新光國小、太原車站、東山高中、大坑圓環、中臺科技大學、大坑圓環、華盛頓中學、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太平警察分局、光華高工 | |
142 | 臺中客運 | 綠川東站-豐年社區 | 經宜欣社區、東平里 |
163 | 綠川東站-華盛頓高中 | 經臺中一中、長安社區、光華里、屯區藝文中心 | |
202 | 豐原客運 | 愛心家園-豐原 | 經豐原高商、豐原區公所、慈濟醫院臺中院區、樹德路、精武路、臺中車站、臺中女中、地方法院、豐富公園 |
242 | 四方客運 | 五權車站-一江橋 | 經臺中家商、臺中車站、新建國市場、育英國中、長安醫院、東平國小 |
243 | 東山高中(景賢六路)-亞洲大學安藤館 | 經太原車站、新光國小、新光國中、新平國小、宜欣社區、太平國小、成功國中、瑞城國小、霧峰高工、明台高中、國教署、霧峰國小、亞太醫院 | |
246 | 總達客運 | 太原火車站-國軍臺中總醫院 | 經澄清復健醫院、弘光科技大學附設老人醫院、國軍台中總醫院、東山高中、華盛頓中學、屯區藝文中心 |
249 | 四方客運 | 臺中火車站-修平科技大學 | 經干城站、自由路四段、宜欣國小、國軍臺中總醫院、太平國中、勤益科技大學、太平買菸場、太平運動場、太平區農會、中平國中、長億高中、慈明高中、光正國中 |
280 | 豐原客運 | 臺中二中-修平科技大學 | 經車籠埔、光華高工、東平夜市、崇正寶宮、臺中車站、一中商圈、中國醫藥大學 |
284 | 臺中客運 | 臺中車站-修平科技大學 | 經長億高中、永豐路、東峰國中、興大附農、臺中國小 |
286 | 豐原客運 | 臺中二中-崁頂 | 經車籠埔、光華高工、東平夜市、崇正寶宮、臺中車站、一中商圈、中國醫藥大學 |
287 | 國軍台中總醫院-天圓彌勒院 | 經太平國中、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光華高工、護國清涼寺、東汴國小 | |
288 | 臺中二中-天圓彌勒院 | 經東汴國小、蝙蝠洞、護國清涼寺、光華高工、東平夜市、臺中車站、一中商圈、中國醫藥大學 | |
289 | 臺中二中-東平社區 | 經長億高中、中平國中、臺中車站、一中商圈、中國醫藥大學 | |
291 | 中台灣客運 | 山多綠社區-環保公園 | 經立人高中、立仁橋、台影文化城(舊址)、霧峰農工、慈明高中、明台高中 |
920 | 捷順交通 | 八方國際夜市-育賢環中東/西路口 | 經新光國中、新光國小、太原車站、東山高中、軍功國小、慈濟醫院臺中分院、潭子聯合辦公大樓、潭子車站、臺中加工出口區、潭雅神綠園道、摘星山莊、合作國小 |
956 | 豐原東站-光華高工 | 經部立豐原醫院、豐原區公所、弘文高中、臺中加工出口區、潭秀國中、國軍臺中總醫院、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市圖坪林分館 |
公共自行車[编辑]
臺中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YouBike1.0系統於2016年2月5日正式在太平區設站,並於2021年3月20日設置YouBike2.0系統[25]。截至2023年2月2日,已在太平區設有13個1.0系統站點及50個2.0系統站點[26][27],並可全市免調度費的甲地租車、乙地還車,提供註冊會員租借使用[28]。
未來規劃[编辑]
旅遊景點[编辑]

太平區全區4/5面積為山地區域,觀光旅遊資源幾乎集中在東部山區,區公所將其劃成頭汴坑、酒桶山、車籠埔、草嶺及竹仔坑山系。太平枇杷節為太平區每年會舉辦的農特產文化祭。
- 文化資產
- 山區景點
- 頭汴坑山系:頭汴坑休閒農業區、草嶺步道、咬人狗坑步道、望高寮
- 酒桶山系:酒桶山風景區、仙女瀑布、赤崁頂
- 車籠埔山系:一江橋、南國巷小桂林、大潭仔、車籠埔樟樹公、太平廣興宮、太平古農莊文物館
- 草嶺山系:蝙蝠洞、護國清涼寺
- 竹仔坑山系:黃竹坑、草湖溪、林文察衣冠冢
- 其他景點
- 太平九二一震災紀念公園
- 太平馬卡龍公園
- 坪林森林公園
- 祥順運動公園
- 台中小鎮夜市
- 東平夜市
- 樹孝路商圈
- 太平太和宮
- 菲賓大哥廟
相關條目[编辑]
注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引用來源
- ^ 白棟樑,《鳥榕頭與它的根-太平市誌》,1998年,頁92
- ^ 太平市公所編印:《太平市志》(上冊)開墾篇,2006年出版
- ^ 廖瑞銘等,《太平市志》-政事篇,太平市公所發行
- ^ 歷史由來. 臺中市太平區公所. 2017-04-05 [2017-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3) (中文(臺灣)).
- ^ 台灣大百科全書-太平市[永久失效連結]
- ^ 6.0 6.1 機關介紹-認識太平-歷史沿革. 臺中市太平區公所. [2022-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6) (中文(臺灣)).
-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李戊益; 許彩梁; 柯雪溫; 林玉華 (编). 第一篇·地理篇. 《太平市志》. 臺中縣: 臺中縣太平市公所. 2006 (中文(臺灣)).
- ^ 機關介紹-認識太平-地理環境. 臺中市太平區公所. [2022-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1) (中文(臺灣)).
- ^ 太平區公所-地理位置. [2009-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8).
- ^ 10.0 10.1 10.2 太平區人口統計. 臺中市人口統計管理平台. 臺中市政府民政局. [2022-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6) (中文(臺灣)).
- ^ 黃國建 (编). 第三篇·住民篇. 《太平市志》. 臺中縣: 臺中縣太平市公所. 2006 (中文(臺灣)).
- ^ 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XLS). 內政統計月報. 2020-02-10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1) (中文(臺灣)).
- ^ 太平市公所編印:《太平市志》(上冊)政事篇,2006年出版
- ^ 機關介紹 - 組織架構. 臺中市太平區公所. 2015-09-01 [2021-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9) (中文(臺灣)).
- ^ 〈中部〉太平區公所遷建 教局允供地. [2017-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3).
- ^ 台中太平新聯合行政中心 確定蓋在這裡!. [2018-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7).
- ^ 議員資訊 - 第十二選區. 臺中市議會. [2021-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3) (中文(臺灣)).
- ^ 18.0 18.1 18.2 18.3 王玉 (编). 第四篇·政事篇. 《太平市志》. 臺中縣: 臺中縣太平市公所. 2006 (中文(臺灣)).
- ^ 便民服務-查詢專區-區內各里辦公處及里長名冊. 臺中市太平區公所. [2022-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1) (中文(臺灣)).
- ^ 便民服務-查詢專區-各里行政區域圖. 臺中市太平區公所. [2022-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6) (中文(臺灣)).
- ^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詹馥榕 (编). 第五篇·經濟篇. 《太平市志》. 臺中縣: 臺中縣太平市公所. 2006 (中文(臺灣)).
- ^ 李淑慧. 臺中太平產業園區完工進駐 創造千人就業機會. 工商時報. 2021-08-19 [2022-11-19] (中文(臺灣)).
- ^ 業務專區-重要開發及招商計畫-太平產業園區. 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2019-09-23 [2022-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5) (中文(臺灣)).
- ^ 機關介紹-認識太平-產業發展. 臺中市太平區公所. [2022-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7) (中文(臺灣)).
- ^ 最新消息-營運資訊-臺中市YouBike 2.0啟動營運. YouBike 公共自行車. 2020-12-18 [2021-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中文(臺灣)).
- ^ 場站資訊 - iBike 1.0 - 站點列表. YouBike 公共自行車. [2021-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中文(臺灣)).
- ^ 場站資訊 - YouBike 2.0 - 站點列表. YouBike 公共自行車. [2021-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中文(臺灣)).
- ^ 認識微笑單車 - 關於iBike. YouBike 公共自行車. [2021-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8) (中文(臺灣)).
- 書籍
- 白棟樑. 《鳥榕頭與它的根:太平市誌》. 臺中縣: 臺中縣太平市公所. 1998. ISBN 957-02-0690-X (中文(臺灣)).
- 廖瑞銘等編纂. 《太平市志》 (PDF). 臺中縣: 臺中縣太平市公所. 2006 [2022-11-13]. ISBN 986-00-4327-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8-14)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
![]() |
維基導遊上的旅遊指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