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泰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孟泰軍
孟泰军
မုန်တိုင်းတပ်မတော်၊ တပ်ႉသိုၵ်းမိူင်းတႆး
領導人坤沙
活躍期1985年 (1985)–1996年 (1996)
总部朗科縣贺猛
活跃地区缅甸掸邦
意識形態掸族民族主义
分離主義
對手国家对手

非国家对手

戰役、戰爭缅甸内战

孟泰军[1]緬甸語မုန်တိုင်းတပ်မတော်,英語:Mong Tai Army,又转写作Muang Tai Army,縮寫MTA),另译蒙泰军[1]勐泰军[2]孟傣军[3]勐傣军[4]掸邦军[5]等,是一支不复存在的缅甸掸族反政府武装,该武装由金三角毒枭坤沙于1985年建立,最高峰时兵力曾达两万多人,是当时缅甸国内最大的反政府武装。因其頭目坤沙惡名昭彰的「以毒养军、以军护毒、军毒合流、武装割据、对抗政府」[6]策略,所以孟泰军主動深度參與金三角地区的毒品贸易。[7]其总部位于朗科縣贺蒙村,靠近泰国湄宏順府的边界。[8]

1991年4月,所有掸族武装都归并到蒙泰军,再加上掸邦地区的一些拉祜族佤族武装也加入进来,蒙泰军空前强大,成为金三角地区最大的一支武装力量,并一度拥有先进的美式武器和苏制地对空导弹。[9]1996年1月8日,缅甸官方电台和电视台报道,孟泰军向缅甸政府投降。

名称[编辑]

“孟泰军”中的“孟泰”为掸族人对掸邦的称呼。“孟”即“”,而“泰”即“”,为掸族自称。

历史[编辑]

组建[编辑]

1985年3月,坤沙所领导的“掸邦联合军英语Shan United Army”(又译掸邦联军、掸族联军)与掸邦联合革命军(SURA)、掸邦民族军(SSNA)合并为“掸邦人民联合军”(又称掸邦联合革命军[10]),坤沙任联合军司令[11],并成立了“掸邦革命政府”,掸族头人莫亨(Moh Heng)出任政府主席。掸邦人民联合军控制了400公里长的缅泰边界,辖区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到1989年,坤沙武装的总兵力达到了2.5万人,其中野战部队 1.2万人,掸邦人民联合军也改名为“蒙泰军”。[9]

立国[编辑]

1990年蒙泰军的士兵
坤沙

1993年12月14日,军队总司令坤沙宣布正式成立“掸邦共和国”,并颁布了《掸邦共和国临时宪法》,首府设在贺蒙,坤沙兼任总统,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并以“掸邦人民精神领袖”自居。[9]坤沙致函美国时任总统比尔·克林顿,要求予以承认。信中他承诺如果美国承认其政权,他将在今后5年内铲除“金三角”地区的所有罂粟。同时,坤沙还电告缅甸政府不要进犯“掸邦共和国”,否则他们将不惜一切代价,血战到底。应邀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名外国记者参观了建国庆典。建国庆典上展示了数十辆载着地对空导弹,拖着125毫米榴弹炮的卡车。为建设首都,坤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山辟岭,大兴土木,用钢筋水泥建筑房屋、办公楼、仓库和医院及豪华旅馆。形成了一个延伸十几公里,拥有6000居民的城镇。该城镇上有一个农作物更新研究所、水力发电站和一家纺织厂,此外还有一家珠宝厂。[12]

教育政策[编辑]

儿童从6岁到10岁上学,学掸文华文,10岁接受6个月的军事训练,然后回学校读书到16岁。杰出的学生被送到台湾学医和工程,或送到海外军事学院学习,其他人至少要在军队服役5年,此后何去何从自由选择。[12]

瓦解[编辑]

外部压力[编辑]

由于坤沙率领的蒙泰军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洛因生产集团,其制毒贩毒行为早已为国际社会所深恶痛绝,因此坤沙的“掸邦共和国”没有得到任何外国政府的支持和承认。为扭转军政府在国际上的不良形象,缅甸政府希望借打击坤沙毒品集团而得到国际认可。1993年12月底一个由15人组成的美国参议院代表团要访问缅甸,于是缅甸便把发动攻势的时间选择在1994年1月初,以满足美国的要求,而恢复自1988年以来美国停止对缅甸的肃毒援助。[13]缅甸派出了一万多军警,在直升机和重型武器的配合下,越过萨尔温江,向缅泰边界逼近。政府军对坤沙的孟泰军围而不歼,采取静观其变的策略。其间缅甸政府集中精力消灭了其他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集团, 或同它们达成了和平协议。从1994年5月开始,缅甸政府军与泰国政府合作,对坤沙集团发动了近20年来规模最大的军事围剿,使坤沙集团遭到沉重打击。1995年1月27日,大约1.5万政府军攻占了叛军的最后一个据点,即缅泰边界马纳普洛英语Manerplaw克伦民族联盟总部。缅甸政府消灭了克伦地区的叛军和政治异己之后,便把主要精力转向坤沙。佤邦联合军为争夺毒品通道和复仇,也积极配合政府军攻打蒙泰军,从而加速了坤沙集团的瓦解。1995年4月底,缅甸政府军加大攻击力度,突破了孟泰军的防线。据缅甸军方人士5月5日宣布,自3月11日以来,缅甸政府军在掸邦东部帕土眉地区连续攻占坤沙的39个武装据点。据缅甸国防部军事情报局副局长、缅军掸邦地区司令觉温的说法,在争夺据点的行动中,双方进行了55次激战,政府军共打死200余名坤沙武装人员,并缴获大量武器弹药。缅军方面有76人阵亡[6],175人受伤。到1995年12月,佤邦联合军和政府军已对蒙泰军形成了合围之势。[9]

内部压力[编辑]

蒙泰军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内讧。“掸邦共和国”成立后,实际上形成了借掸族名义,而华人掌权的局面,坤沙左右及重要职位均为具有华人血统的领导者掌控,导致掸族的不满。

坤沙还在其控制区内推广汉文化:在蒙泰军总部贺蒙,汉文和掸文、英文并列,而且部队驻地的小孩先学汉语,后学掸文和英文,部队的日常管理和战斗动员都是用汉语。坤沙本人的生活习惯也非常云南化。[10]这些均成为掸族不满的原因之一。

1993年至1995年期间,与缅甸国防军进行了重大战斗之后,掸族民族主义野战军官与华人领导者之间的紧张局势日益扩大。掸族民族主义者想要为掸族少数民族实现民族独立,而华人领导者对非法鸦片贸易和所赚取的钱更感兴趣。[14]

当年加入“蒙泰军”的“学生派”武装领导人昭衮姚(Sao Gunn Yawd,另译召衮姚、甘约、岗耀、甘育,又名贡约德和波德文[15])率先对坤沙是否真正在进行掸族革命提出了质疑,并对坤沙重用张苏泉这样的“外国人”表示了强烈不满。他的发难得到了部分老掸族头人的支持。

1995年5月10日,昭衮姚率近3000人与学生派领导人脱离坤沙集团,并在缅东北部地区另立“掸邦民族军英语Shan State National Army”。蒙泰军不断内讧分裂,坤沙被迫先后辞去“总统”和“总司令”的职务。在1995年一次暗杀行动中,坤沙险些丧命。

此外,美国和泰国1994年至1996年联合进行了“老虎陷阱”行动,逮捕了坤沙手下的13名关键人物。坤沙本人也受到“美国200万美元的悬赏缉拿”。这些事件均严重制约了坤沙集团的活动能力。

投降[编辑]

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坤沙被迫和缅政府谈判投降事宜。在缅甸政府承诺保障坤沙及其要员安全,担保坤沙不被引渡到美国,允许其组建一定数量的自卫队和参与国家建设及开展经贸活动之后,坤沙同意放弃“掸邦”独立,允许政府军进驻其总部贺蒙和全部据点,并向政府交纳部分经费。

1996年1月5日,蒙泰军与缅甸政府正式签署投降协议。1996年1月8日,缅甸官方电台和电视台报道,毒枭坤沙的全部武装向缅甸政府投降。[12]

1996年,佤邦联合軍帮助政府军战胜坤沙集团,根据与缅甸政府的协议,原属坤沙集团的缅泰边境一块区域易主[16],划归佤邦的南佤。

虽然大部分蒙泰军的士兵已于1995年向政府投降,但约3,000名兵力另外组建了后来改名为南掸邦军掸邦联合革命军英语Shan United Revolutionary Army

贩毒[编辑]

坤沙经常声称孟泰军不打算从毒品贸易中获利,而且强烈反对毒品。不过据报道,坤沙曾经提出要向美国政府出售其全部鸦片存货,这一提议被美国政府所拒绝。1989年,坤沙被一家纽约法院指控试图向美国进口1000吨海洛因,美国缉毒局曾悬赏200万美元捉拿坤沙。[14]1992年,坤沙集团鸦片产量约为1500吨。1985年销至美国的海洛因14%来自金三角地区,1991年增至56%。这些数据说明蒙泰军的实力在持续增强,它在缅甸境内的海洛因提炼厂就有10多个。[17]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大毒枭坤沙的发家经历:杀死岳父邀功. 《青年参考》. 2007-11-08 [2017-05-26]. [永久失效連結]
  2. ^ 延烧的战火,被遗忘的缅甸鸦片农. 百家号:缅甸消息. 2017-01-25 [2017-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6). 
  3. ^ 佤联军拒撤南佤、持枪应战. 2009-08-17 [2017-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1). 
  4. ^ 尹鸿伟. 名不副实的缅甸掸邦独立. 2011-11-03 [2017-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0). 
  5. ^ 陈君. 坤沙真的死了?“金三角”毒品生意还在继续. 中国新闻网. 2007-11-14 [2017-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6. ^ 6.0 6.1 张汝位. “金三角”大毒枭坤沙为何纳地归降. 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 (01): 45. 
  7. ^ Uppsala Conflict Encyclopedia, Myanmar (Burma). [2014-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2). 
  8. ^ 伯蒂尔·林特纳英语Bertil Lintner. Golden Triangle drug Lords: Khun Sa, Lo Hsing Han, Miss Hairy Legs and the Wa State Army. Facts and Details. Asia Online. 2007-11-01 [2016-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9). 
  9. ^ 9.0 9.1 9.2 9.3 陈茵. 坤沙:毒枭人生落幕. 《世界知识》. 2007, (24): 58–59. 
  10. ^ 10.0 10.1 肖柯. 金三角传奇人物张苏泉. 世界知识. 2011, (14): 53. 
  11. ^ Shan United Army (SUA) - Mong Tai Army (MTA). GlobalSecurity. [2016-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3). 
  12. ^ 12.0 12.1 12.2 林锡星. 缅甸大毒枭──坤沙. 东南亚研究. 1996, (02): 53–56. 
  13. ^ 林锡星. 美国外交政策对缅甸缉毒行动的影响. 东南亚研究. 2003, (05): 21. 
  14. ^ 14.0 14.1 The Far East and Australasia 2003, p. 870. [2014-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3). 
  15. ^ 书宏. 大毒枭坤沙投降真相. 《世纪》. 1996, (03): 14. 
  16. ^ S.H.A.N. Wa will not budge from Thai border areas. [2014-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4). 
  17. ^ 张云飞. 毒枭昆沙武装向缅甸政府投降. 《瞭望新闻周刊》. 1996, (04): 44.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