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寻找手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寻找手艺
Searching for Handicraft
Xun Zhao Shou Yi Poster.jpg
《寻找手艺》海报
基本资料
导演张景
监制张景
编剧张景
旁白张景
配乐小河
钟立风
摄影何思庚
剪辑张景
音效喻攀
制片商北京禾几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片长共约200分钟
语言华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2017年10月
发行商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
中国中央电视台
预算约110万

寻找手艺》是一部中国大陆纪录片,由张景导演,北京禾几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為了希望將手藝人作为影像保留下来,讓更多後代能夠看到,紀錄片的理念油然而生。

该纪录片寻找并拍摄了中国的199名手艺人和他们的手艺、故事。该纪录片拍摄技术粗糙,使用行走式第二人称进行叙述,先后被13家电视台拒绝播出。2017年4月19日,张景将其发布在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上,获得网友和媒体的正面评价[1][2]。2018年,该片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3]

拍摄理念[编辑]

据张景自己说,他路过中国不同地域,见识了丰富的地域性生存、生活技巧。他认为,“有些智慧至少可以作为影像保留下来,毕竟这些智慧让中国得以延续数千年”,“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中国,远远不止你身边经常看到的那些。《寻找手艺》,由此而来。”[4][註 1]

张景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创业,在他为讨债而疲于奔命时,他意识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张景从小就崇拜手艺人,用镜头记录他们一直是张景的梦想。于是他决定实现梦想,拍一部让自己骄傲的纪录片[1]

剧情[编辑]

《寻找手艺》正片共有五集,采用行走式第二人称记叙[5],共记录了199位位于偏远农村、不为人知的手艺人,以及他们的手艺和故事[1]。该纪录片和其他纪录片最大的不同,除了采用行走式第二人称的记叙方式以外,没有特效和悬念;采用“故事化”叙述,叙述平淡;[6]且有拍摄组的个人情感和故事融合在里面[5][7],甚至有穿帮等技术问题[3]

剧集列表[4][5]
集数 集名 时长
第1集 从北京到新疆 37:44
第2集 从新疆到西藏 42:10
第3集 从西藏到云南 41:32
第4集 从贵州到湖南 42:56
第5集 往南,再往北 44:04

制作过程[编辑]

前期筹备[编辑]

张景是专业导演,曾在中央电视台任职,后创立了自己的传媒公司。[8]为了拍摄《寻找手艺》,而卖掉了自己在北京的房子得到40万[8],又四处借到了70万拍摄经费[8],合计110万。拍摄团队共有四人:导演张景、摄像师蒋颖松[2]、司机何思庚,以及负责联系、问路[9]的喻攀[1][3]

张景购买了两台二手摄像机、两支二手镜头、一台二手录音机、一辆二手车,作为拍摄的全部仪器。张景还从《国家地理》杂志中[1]收集了一万多个计划的拍摄点[8],最后筛选确定了400多个计划的拍摄点[3]。实际上,很多拍摄点因为各种原因而作废,这使得很多画面都是随机拍摄的[10]。例如河北省曲阳县的手工艺已经工业化,失去了拍摄价值。

拍摄过程[编辑]

2014年5月8日凌晨5点30分,四人团队出发。摄像师小蒋因鼻炎治疗中途退出拍摄[10],没有电视制作经验的司机何思庚不得不兼任摄像师,喻攀担任录音师。[1]

他们的拍摄模式是[註 2][11]

第126天,他们到达山东省高密市,结束了拍摄[10]。摄制组在126天里,到达了中国的23个省份,拜访了199位手艺人,记录下了144项传统手艺[11]

后期制作[编辑]

拍摄4个月后,影片进入后期制作过程。后期制作长达两年,解说稿改动近50遍,后期配音10多遍[1]。另外,本片的主题曲等音乐原声由小河、钟立风创作[7]。全剧的片头曲为《黑鸟,你在哪里》[5];第一集的片尾曲是片中所介绍的“弹布尔”和“库姆孜”所弹奏的乐曲,由当地人即兴演奏[5];第2集的片尾曲为《心经》,该集中提及了佛家手艺[12];后面三集使用片尾曲《森林里的一棵树》。[13][10]

发行[编辑]

该片原定于在电视台播出,但先后被13家电视台拒绝。之后,《寻找手艺》在北京市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首映。到场的观众中有一位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的工作人员,他联系到张景,希望他将视频上传B站,并免费为其在纪录片页面做出推荐。2017年4月19日,《寻找手艺》在哔哩哔哩上发布。[2][1]截至2018年11月,该片已获得150万的播放量,并有10.4万条弹幕[4]2018年,该片终于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3]

反响[编辑]

评价[编辑]

正面评价[编辑]

张景的一位同学发动2000多名青少年观看这部纪录片,并做了调查问卷,他们大多数都认为《寻找手艺》“很好看、很温暖”[1]。网友和媒体也都给予了《寻找手艺》正面的评价。截止2018年10月,该片在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得到9.9的高分[5],在豆瓣电影则得到了8.8分[14]

著名电影公众号“Sir电影”是在《寻找手艺》未走红前,首先帮助宣传该剧的公众号之一。它评价道:“听惯了字正腔圆的央视风,这片子里接地气的‘人话’,显得出奇地可爱。”[2]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评价说,该片的大多数笨功夫都下在了转战各地、四处寻访上,影片体现出的“笨拙感”,“显示出了纯朴与诚意,契合了观众对于真实的深层次需求”。[15]《寻找手艺》的走红也引发了人们对影视行业乱象的反思。镇江文明网在发表的文章中赞扬《寻找手艺》将精力都投入到拍摄内容本身,用平淡而朴实的方式呈现了导演所关注的社会话题。并称当下的“影视行业俨然已经成了资本的竞技场”。[16]

负面评价[编辑]

这部片子先后被13家电视台拒绝。他们认为这部纪录片画面不够精美,构图不够严谨,收音话筒、工作人员随意出镜,认为张景应重新制作[2]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的吴晨在对《寻找手艺》的叙事分析时,在表示给予《寻找手艺》正面评价的同时,也表示该片存在一些不足,如教科书式的解说令人乏味、对手艺的介绍过于欠缺等[10]

获奖情况[编辑]

2018年10月18日到20日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举办的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上,《寻找手艺》入围“D20提名”评优单元[7]

註釋[编辑]

  1. ^ 这段文字出自张景在bilibili上传的《寻找手艺》第一集视频中,下方评论区的置顶评论。
  2. ^ 张景自述。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敏. 《寻找手艺》:一部"要收割幸福"的纪录片. 中国青年报 05. 2017-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2. ^ 2.0 2.1 2.2 2.3 2.4 南都周刊. 这部“失败”的手艺纪录片为何吸引60万网友观看?. 2017-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4). 
  3. ^ 3.0 3.1 3.2 3.3 3.4 李祥. 张景:因记录而成长. 北京日报 15. 2018-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1). 
  4. ^ 4.0 4.1 4.2 哔哩哔哩番剧. 寻找手艺. www.bilibili.com. [2018-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8). 
  5. ^ 5.0 5.1 5.2 5.3 5.4 5.5 寻找手艺:第1集 - 纪录片 - bilibili. [2018-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6. ^ 张云艳. 叙事学视角下纪录片《寻找手艺》的人文关怀. 西部广播电视. 2018, 0 (14) [2018-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7. ^ 7.0 7.1 7.2 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D20提名”评优单元入围片单公布_眼光_澎湃新闻-The Paper. 澎湃新闻 湃客. 2018-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8. ^ 8.0 8.1 8.2 8.3 袁秀月. 张景:“寻找手艺”苦乐三年,“卖房拍片”初心不改. 中国新闻网. 201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9. ^ 刘远航 董洁旭. 《寻找手艺》:一部非典型纪录片的逆袭之旅. 中国新闻周刊. 2017-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吴晨. 纪录片《寻找手艺》的叙事分析. 新闻研究导刊. 2017, 8 (12) [2018-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11. ^ 11.0 11.1 袁秀月. 张景:“寻找手艺”苦乐三年,“卖房拍片”初心不改. 中国新闻网. 201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12. ^ 寻找手艺:第2集 - 纪录片 - bilibili. [2018-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13. ^ 寻找手艺:第3集 - 纪录片 - bilibili. [2018-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14. ^ 豆瓣电影. 寻找手艺 (豆瓣). [2018-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15. ^ 曹华飞. 《寻找手艺》展现艺术的“平凡”. 光明日报 02. 2017-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16. ^ 守心. 《寻找手艺》走红其实不意外. 中国文明网. 2017-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