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藍田隧道
本文或本章節是關於香港未來的建設或計劃。 它可能包含推测性质的信息,可能與竣工情況有所出入。 |
將軍澳-藍田隧道 |
|
---|---|
![]() ![]() |
|
隧道總長度: | 2.2公里 |
車速限制: | 70公里/小時 |
管道數量: | 兩條管道 |
行車線數量: | 雙線雙程 |
所在地區: | 穿越魔鬼山地底 |
起點: | 九龍九龍城區啟德T2主幹道 |
終點: | 新界西貢區將軍澳P2號道路 |
收費: | 待定 |
隧道舊名資料: | 將軍澳西岸公路(海岸定線) |
隧道動工日期: | 2016年7月11日 |
通車日期: | 2021年 |
專營權移交日期: | 不適用 |
興建模式: | 政府投資興建 |
擁有人: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管理機構: |
將軍澳-藍田隧道(英语:Tseung Kwan O - Lam Tin Tunnel),前稱將軍澳西岸公路,擬定為香港6號幹線的一部份,全長4.2公里,全線均為雙線雙程行車道;亦有一道長1.8公里的跨灣大橋將其連接至環保大道。將軍澳-藍田隧道預計造價151億元,於2016年7月11日動工,預計於2021年竣工。屆時,由將軍澳市中心前往東區海底隧道只需要5分鐘,比較現時節省10分鐘。
將軍澳-藍田隧道在西端以地面連接路連接2號幹線東區海底隧道、茶果嶺道和同屬6號幹線的T2主幹道,然後進入全長2.2公里的弧形隧道,穿過魔鬼山地底。離開隧道後到達一個由填海而成的收費廣場,最後在東端接駁擬建的P2路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
歷史[编辑]
由於將軍澳隧道在繁忙時間經常出現交通擠塞,1990年通車以後,將軍澳人口亦由當年的不足20萬大幅度增加至2000年代的近40萬,隧道的最初設計最高流量亦不過為78,000架次,其容量已經不勝負荷。於2012年首9個月,將軍澳隧道平均流量達到83,000架次。預計於2020年,平均流量將會超過容量40%。
2005年,香港政府開始規劃將軍澳西岸公路。
將軍澳西岸公路的設計有兩條主要定線供予選擇,分別為「隧道定線」和「海岸定線」。然而,踏進2010年代,香港填海工程備受爭議,因此有關計劃連同附屬填海計劃均需檢討。有保育團體認為隧道走線是不需要採用弧形,大規模的填海亦會破壞將軍澳西部僅餘的天然海岸線[1]。而和將軍澳-藍田隧道連接的T2主幹道亦將會受到《啟德發展計劃》的檢討的影響,隧道的定線有可能因應T2主幹道而改變。
2010年8月27日,土木工程拓展署向西貢區議會提交最新的三個新方案,皆以保留天然海岸線為前提。署方傾向第三方案,即取消收費廣場人工島和採用直線隧道[2]。此與於2008年開始,保育團體和人士所提倡的建議原則上相同。第三方案的總工程費用亦可以減少17億港元。至此,將軍澳西岸公路的名稱亦更改為將軍澳-藍田隧道。此外,有關單位經過多輪諮詢後,落實選定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軍澳段採用「不設收費廣場的直線走線方案」,以減少興建隧道的地質風險和填海範圍,當局亦會另行研究隧道的收費方法[3]。
2013年初,香港政府將會向香港立法會申請撥款,就將軍澳-藍田隧道作出詳細設計、走線及勘探等,預計工程最快於2016年啟動。[4][5]。2013年4月5日,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為了興建高架橋連接將軍澳市中心,環評結果顯示,需要填海3公頃,另外需要臨時填海19公頃,工程完成之後會還原。[6]
2013年5月10日,香港政府刊憲興建將軍澳─藍田隧道[7],並於2014年5月30日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授權正式刊憲興建[8]。
2016年5月21日,立法會工務小組通過隧道工程撥款申請,當局寄望新隧道可以分流現時幾近飽和的將軍澳隧道。於立法會上,議員關注新隧道造價上升,或會推高隧道費而削弱分流效果;亦有議員指香港隧道電子收費僅得快易通服務,關注隧道全面採用電子收費,令駕駛人士沒有選擇。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指,現時無法提供新隧道收費水平,電子收費方式亦有待研究,但承諾有方案後會諮詢立法會意見。當局期望趕及在會期內將撥款申請轉交財委會審議,並於七月展開工程[9]。
2016年7月11日,中國建築國際全資子公司中國建築工程(香港)和禮頓建築(亞洲)的聯營體,聯合中標將軍澳至藍田隧道主隧道及相關工程,合約總額約87.3億元。
2016年7月22日,中國路橋和利基控股的聯營體,聯合中標將軍澳至藍田隧道P2路及相關工程,合約總額約17.76億元。
2016年12月9日,將軍澳-藍田隧道工程舉行動土儀式。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致辭時表示,隧道預計於2021年落成。
工程[编辑]
有關部門原計劃以沉管方式配合臨時填海,以建造海底隧道段;於審視地盤後,改以隧道鑽挖機建造,此舉可以避免臨時填海,亦減少工程所產生對環境的負面影響[10]。
爭議[编辑]
茶果嶺村民認為地底工程會破壞風水,如「斷龍脈」。此外,若然單純作為地底道路工程,政府預料不會向地面村民作出賠償,但是村民日後欲打地基卻會受到地底道路限制,令到村民的建築物高度受到限制,故此表達強烈不滿。[11]
相關參見[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 ^ 珍惜天然海岸地貌 將軍澳-藍田隧道 (PDF). 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 2010年8月27日.
- ^ 「將藍隧道」減3/4填海面積. 星島日報. 2010年8月27日.
- ^ 將藍隧道不設收費廣場. 東方日報. 2011年4月25日.
- ^ 將藍隧道將由政府投資興建擁有
- ^ 將軍澳藍田隧道 擬填海3公頃 《明報》 2013年4月5日
- ^ 將軍澳藍田隧道 擬填海3公頃. 明報. 2013年4月5日.
- ^ 將軍澳藍田隧道料2020年通車 《東方日報》 2013年5月10日
- ^ 《將軍澳藍田隧道工程將展開》,香港政府新聞網,2014-05-30
- ^ 立會通過將軍澳至藍田隧道工程. 有線新聞. 2015年5月21日.
- ^ 擬建海隧 西九入將軍澳12分鐘 《東方日報》 2013年11月19日
- ^ 茶果嶺鑽隧道 村民斥斷龍脈《明報》2012年2月23日
站外鏈結[编辑]
- 將軍澳-藍田隧道網站
- 土木工程拓展署 - 主要工程 > 新界 > 將軍澳-藍田隧道
- 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 - 項目發展關注
- 將軍澳-藍田隧道及跨灣連接路公眾參與網站
- 立法會CB(1)1830/04-05(03)號文件(將軍澳-藍田隧道討論文件),香港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
- 將軍澳藍田隧道須2016年完成,香港政府新聞網,2005年6月20日
- 土木工程拓展署五周年特刊第四章-未來計劃[失效連結]
![]() |
||
中九龍幹線 - 東南九龍T2主幹道 - 將軍澳-藍田隧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