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席亞康(英語:Pascal Siakam,1994年4月2日—),出生於喀麥隆共和國的杜阿拉,為喀麥隆職業籃球運動員,目前效力於NBA印第安那溜馬。場上位置為大前鋒。他在2016年NBA選秀大會中於首輪第二十七順位為多倫多暴龍選中。之後被分配到NBA發展聯盟(即現在的G聯盟),作為2017年新秀,他帶領暴龍905獲得了G聯盟冠軍,並獲得G聯盟總決賽MVP榮譽。席亞康隨後將幫助多倫多暴龍在2019年奪得NBA總冠軍,同時在同一個賽季獲頒NBA进步最快球员,這是首位在同一個賽季同時贏得這兩項獎項的球員。他在2019-20賽季首次被入選為NBA全明星。
席亞康出生於喀麥隆共和國的杜阿拉。他的父親Tchamo在一家當地公共運輸公司工作,同時還是馬凱內內 (Makénéné)的鎮長。根據ESPN的Jackie MacMullan的故事,席亞康實際上是“精心挑選的,以體現其家人的天主教”。他的父親因此要他就讀於聖安德魯斯大學在銀行法,在11歲。席亞康是家庭的學術明星,最初想成為一名天主教神父;但是到了15歲,他的想法有所改變。
與他的哥哥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席亞康最初對籃球沒什麼興趣,他們所有的哥哥都為這項運動贏得了各種NCAA第一分校的獎學金。他是Luc Mbah a Moute在當地營地的一名球員,他的父母在Bafia的家距離聖聖安德魯大學約3公里。席亞康在聖安德魯斯大學畢業的前一年(2011年)首次參加了同樣來自喀麥隆的NBA球員盧克·巴莫特開辦的籃球訓練營。第二年他又回到了那裡,之後他被選派參加無國界籃球營。在那裡,儘管當時幾乎沒有籃球經驗,但他以明顯的運動能力和極高的精力獲得了關注。正如曾在該營地的多倫多暴龍運營總裁Masai Ujiri回憶說:“他的努力令人難忘。” 席亞康在盧克·巴莫特的指導下,於16歲移居美國。他從一個營地搬到另一個營地,磨練自己的技能,然後定居在得克薩斯州的路易斯維爾,並參加了神學院。在這所預科學校學習時,席亞康既未廣為人知,也沒有最初的資格。但是他至少被新墨西哥州立大學追求; Aggies的教練吸引了席亞康,因為他的聯繫渠道遍布多個大洲,並且他的名冊為外國出生的球員保留了14個位置。
2016年6月23日,席亞康在2016年NBA選秀的首輪第27順位被多倫多暴龍選中[1],球隊在7月9日與他簽下了一份新秀合約[2]。
進入2018-19賽季,席亞康得到平均16.9分、6.9個籃板和3.1次助攻;他還在遠距離投籃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將他的三分球命中率提高了14分,達到36%。席亞康因11月5日至11日的比賽而被評為東部聯盟單周最佳球員,從而成為繼德瑪爾·德羅讚(10次)、文斯·卡特(7次)、克裡斯·波什(7次)、凱爾·洛瑞(4次)、邁克·詹姆斯、賈倫·羅斯和路·威廉姆斯之後第八位獲得該獎項的暴龍隊球員[3]。在2019年總決賽第1場比賽中,席亞康在118-109戰勝金州勇士的比賽中,在場上17投14中,得到職業生涯最高的32分,8個籃板、5個助攻和2個阻攻[4]。他繼續幫助暴龍隊在六場比賽中以4-2擊敗勇士隊,從而奪得了他們在球隊歷史上的第一個NBA總冠軍[5]。在當月晚些時候的2019年頒獎典禮上,席亞康被評為2018-19賽季NBA進步最快球員[6]。2019年10月19日,席亞康同意與暴龍隊續約四年,簽下1.3億美元合約[7]。
2020年1月23日,席亞康職業生涯首次入選全明星賽,在全明星賽中被選為先發球員[8]。9月16日,西席亞康入選NBA最佳陣容第二隊[9]。
2022年5月24日,席亞康入選NBA最佳陣容第三隊,這是他第二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也是他3個賽季以來的第二次入選,與文斯·卡特和德瑪爾·德羅讚並列暴龍隊史上入選NBA最佳陣容最多的球員[10][11][12][13]。
2023年2月10日,席亞康以替補身分取代受傷的凱文·杜蘭特,生涯第二次入選全明星賽。
印第安那溜馬 (2024–present)
[编辑]
2024年1月17日,席亞康在三隊交易中被交易至印第安那溜馬,暴龍隊得到小基拉·路易斯、喬丹·恩沃拉、布鲁斯·布朗和三個首輪選秀權。
籃球數據縮寫說明
|
GP
|
出賽場次
|
GS
|
先發場次
|
MPG
|
場均上場時間
|
FG%
|
投籃命中率
|
3P%
|
三分命中率
|
FT%
|
罰球命中率
|
RPG
|
場均籃板
|
APG
|
場均助攻
|
SPG
|
場均抄截
|
BPG
|
場均阻攻
|
PPG
|
場均得分
|
粗體
|
最高紀錄
|
†
|
贏得總冠軍 |
*
|
領先聯盟 |
|
賽季
|
球隊
|
GP
|
GS
|
MPG
|
FG%
|
3P%
|
FT%
|
RPG
|
APG
|
SPG
|
BPG
|
PPG
|
2016–17
|
TOR
|
55 |
38 |
15.6 |
.502 |
.143 |
.688 |
3.4 |
.3 |
.5 |
.8 |
4.2
|
2017–18
|
TOR
|
81 |
5 |
20.7 |
.508 |
.220 |
.621 |
4.5 |
2.0 |
.8 |
.5 |
7.3
|
2018–19†
|
TOR
|
80 |
79 |
31.9 |
.549 |
.369 |
.785 |
6.9 |
3.1 |
.9 |
.7 |
16.9
|
2019–20
|
TOR
|
60 |
60 |
35.2 |
.453 |
.359 |
.792 |
7.3 |
3.5 |
1.0 |
.9 |
22.9
|
2020–21
|
TOR
|
56 |
56 |
35.8 |
.455 |
.297 |
.827 |
7.2 |
4.5 |
1.1 |
.7 |
21.4
|
2021–22
|
TOR
|
68 |
68 |
37.9* |
.494 |
.344 |
.749 |
8.5 |
5.3 |
1.3 |
.6 |
22.8
|
2022–23
|
TOR
|
71 |
71 |
37.4* |
.480 |
.324 |
.774 |
7.8 |
5.8 |
.9 |
.5 |
24.2
|
2023–24
|
TOR
|
39 |
39 |
34.7 |
.522 |
.317 |
.758 |
6.3 |
4.9 |
.8 |
.3 |
22.2
|
生涯
|
510 |
416 |
31.0 |
.491 |
.327 |
.772 |
6.5 |
3.6 |
.9 |
.6 |
17.4
|
明星賽
|
2 |
1 |
16.3 |
.722 |
.000 |
.500 |
6.5 |
2.0 |
.5 |
.0 |
13.5
|
賽季
|
球隊
|
GP
|
GS
|
MPG
|
FG%
|
3P%
|
FT%
|
RPG
|
APG
|
SPG
|
BPG
|
PPG
|
2023
|
TOR
|
1 |
1 |
42.3 |
.591 |
.333 |
.455 |
9.0 |
6.0 |
1.0 |
.0 |
32.0
|
生涯
|
1 |
1 |
42.3 |
.591 |
.333 |
.455 |
9.0 |
6.0 |
1.0 |
.0 |
32.0
|
賽季
|
球隊
|
GP
|
GS
|
MPG
|
FG%
|
3P%
|
FT%
|
RPG
|
APG
|
SPG
|
BPG
|
PPG
|
2017
|
TOR
|
2 |
0 |
5.0 |
.000 |
– |
– |
1.5 |
.5 |
.5 |
.0 |
.0
|
2018
|
TOR
|
10 |
0 |
17.9 |
.610 |
.750 |
.650 |
3.6 |
.8 |
.1 |
.6 |
6.6
|
2019†
|
TOR
|
24* |
24* |
37.1 |
.470 |
.279 |
.759 |
7.1 |
2.8 |
1.0 |
.7 |
19.0
|
2020
|
TOR
|
11 |
11 |
38.0 |
.396 |
.189 |
.717 |
7.5 |
3.8 |
1.1 |
.4 |
17.0
|
2022
|
TOR
|
6 |
6 |
43.3 |
.477 |
.235 |
.861 |
7.2 |
5.8 |
1.2 |
1.0 |
22.8
|
生涯
|
53 |
41 |
33.2 |
.459 |
.258 |
.757 |
6.3 |
2.9 |
.8 |
.6 |
15.9
|
賽季
|
球隊
|
GP
|
GS
|
MPG
|
FG%
|
3P%
|
FT%
|
RPG
|
APG
|
SPG
|
BPG
|
PPG
|
2014–15
|
NMSU
|
34 |
27 |
30.8 |
.572 |
.000 |
.759 |
7.7 |
1.3 |
.8 |
1.8 |
12.8
|
2015–16
|
NMSU
|
34 |
34 |
34.6 |
.539 |
.200 |
.678 |
11.6 |
1.7 |
1.0 |
2.2 |
20.3
|
大學生涯
|
68 |
61 |
32.7 |
.551 |
.176 |
.711 |
9.7 |
1.5 |
.9 |
2.0 |
16.6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