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宗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平宗盛
Taira no Munemori large.jpg
平宗盛畫像
出自東京三之丸尚藏館所藏的《天子攝關御影
內大臣
任期
1182年10月31日—1183年3月22日
前任近衛基通
继任德大寺實定
右近衛大將
任期
1177年2月24日—1178年8月24日
前任平重盛
继任空缺
任期
1179年1月11日—1179年4月6日
前任空缺
继任九條良通日语九条良通
个人资料
出生1147年
久安3年)
逝世1185年7月19日(1185歲—07—19)(37-38歲)
元曆2年6月21日、外推格里曆1185年7月26日)
時代平安時代末期
墓所滋賀縣野洲市胴塚
朝廷官位内大臣從一位
主君後白河天皇二条天皇
六条天皇高倉天皇安德天皇(後白河院)
氏族伊勢平氏平家
平清盛
平時子
重盛基盛
知盛重衡知度清房
德子盛子完子御子姬君 等人
正室平清子
繼室不明(能宗母)、平教盛之女
清宗能宗、子二人(名不詳)
平通盛

平宗盛(日语:平 宗盛たいら の むねもり Taira no Munemori,1147年—1185年7月19日),日本平安時代後期的武將。太政大臣平清盛的三子及平氏政權第二代繼承人。最高官位為從一位內大臣,因其所領導的平氏一族後來敗退到屋島,一般稱之為「屋島大臣」。後來在源平合戰(史稱治承·壽永之亂)中的壇之浦之戰戰敗後被源賴朝下令斬首。

生涯[编辑]

平宗盛是平清盛的第三個兒子,母親是平清盛的正室平時子

由於平清盛的嫡長子平重盛在治承三年(1179年)即已過世,養和元年(1181年)平清盛病逝後,平氏一族的領導人就由平宗盛來接班。然而平宗盛非但不具備乃父及乃兄的政治手腕,同時還是個個性善良的凡夫俗子。因而平清盛一死,平氏一族立刻陷於不安的狀態。

不過根據平家物語的描寫,平宗盛並非天性善良的人物,而是具有愚蠢且傲慢的性格。他的狂妄自大也引起其他氏族的反感。當治承·壽永之亂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時,舉兵的源賴朝還曾經在給其弟源範賴的書信中提到平宗盛是個非常膽小的人。

平宗盛接掌平家後,在壽永元年(1181年)晉升為權大納言及內大臣。不過隔年源義仲(木曾義仲)的兵馬就殺進越中國並且大破平家軍。逼得平宗盛不得不帶著安德天皇一起離開京都逃往西日本。

之後平家軍又在攝津國一之谷之戰敗給由源賴朝之弟源義經所統率的源氏軍,於是退據讚岐國屋島。此時後白河法皇向平家提出願以被源氏軍所捕的平重衡(平宗盛的五弟)作為人質,交換平家及安德天皇所持有的三神器,但為平宗盛所拒絕。

隨後平家軍又在屋島敗給源義經,然後在文治元年(1185年)的最終決戰——壇之浦之戰中再度大敗於源義經所率的源氏軍隊。平家領袖平宗盛在窮途末路之下不得不跳海自殺,不過卻和長子平清宗一同被救起(另有一說是平宗盛自己投降源氏軍),然後被送往源賴朝所在的鎌倉

在鎌倉與源賴朝會面後,平宗盛又被送返京都,然後在半途中的近江國篠原宿被源義經的部下橘公長斬首,享年39歲。他的四個兒子(平清宗及平能宗,其他兩個姓名未載)也被一一處死。平宗盛的後代也就此斷絕。

王位覬覦者
前任:
平重盛
伊勢平氏當主
1179年9月2日 -1185年3月24日

原因:伊勢平氏滅亡
官衔
空缺
上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近衛基通
內大臣
1182年10月31日-1183年3月22日
繼任:
德大寺實定
军职
前任:
平重盛
右近衛大將
1177年2月24日-1178年8月24日
1179年1月11日-1179年4月6日
空缺
下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自己
空缺
上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自己
空缺
下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九條良通日语九条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