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逢甘
庄逢甘 | |
---|---|
出生 |
![]() | 1925年2月11日
逝世 |
2010年11月8日![]() | (85歲)
国籍 |
![]() |
母校 |
194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1947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
配偶 | 戴淑芬 |
奖项 |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第18届国际航空科学大会荣获大会颁发的古根海姆奖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航天学家 |
机构 |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三研究院副院长,空气动力研究所所长(钱学森领导五院十大研究室主任之一) 国防科工委基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数学部委员,1980年 |
受影响于 |
![]() |
备注 | |
莊逢甘(1925年2月11日-2010年11月8日),本名霖,字逢甘,江苏常州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生平[编辑]
早年就读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1942年赴重庆入读交通大学航空系。1946年毕业,次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攻读航空工程和数学专业。据Frank Marble教授回忆庄逢甘是他的第一个中国学生,一年后跟随著名流体力学家H·W·李普曼教授学习。在美期间,他还受到过时任学校古根海姆喷气推进中心主任钱学森的指导。1950年毕业后回国,曾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其后又历任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所长,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他还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2010年逝世。[1][2]
家庭[编辑]
庄逢甘的二弟庄逢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弟庄逢源则是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
参考文献[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