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元始(?—1645年),貞起松江府上海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1]

生平[编辑]

天啓四年(1624年),張元始中式甲子科應天鄉試舉人,崇禎元年(1628年)登進士,獲授行人,轉為工科給事中,上疏免除五年欠租,貪官透支,豪強頑劣,查解後優免負民,轉任戶科都給事中。山東寇盜急迫,他請求命令丘禾嘉專任招撫,使流寇大多解散;又上疏言封疆處事失誤,保舉不夠稱職,得崇禎帝嘉獎。東南方徭役繁重,送北糧、押送布後十家有九家耗盡家產,他因而疏請北糧為官德者,送布附在漕船,令民力復甦[1]

崇禎十四年(1641年)發生旱災,一斗米售價千錢,使得人心惶惶;他上疏建議建議以麥代米,得准許用麥價折色,先在河南推行,再擴展到整個江南,公私都獲利;又指出中州督撫及督師丁啟睿,宦官盧九德劉元斌觀望不前令致藩封失陷。很快朝廷命他負責催督漕運及積年欠餉,收得欠賦九十萬,充盈國庫;他在都察院八年間忠正而熟練,在獲重用前卻因母親去世辭官歸鄉[2]

弘光帝即位,起用張元始為太僕少卿,陞任太常卿,商議弘光帝父親朱常洵諡號時,只有他提出「恭」是遜位君主的諡號,請求改諡「共」,未得准許;不久又建議在各先帝忌辰時只備牲醴,改祭奉先殿,只有在五節才在孝陵設總壇附祭各先帝后,獲許可。弘光元年(1645年)二月,他請求祭祀社稷;到寒食節張星則請求遙祭先帝陵墓,他再上疏應該在崇禎帝后忌日停止音樂、屠宰、嫁娶,以感嘆離別故宮、激發國家憂憤,直到消滅闖賊,能再次謁見先帝陵墓為止,因此擢任禮部侍郎南京失守,他回到家鄉直至去世[3]

引用[编辑]

  1. ^ 1.0 1.1 錢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一·列傳第七》:張元始,字貞起,上海人。崇禎元年進士。授行人,遷工科給事中。疏陳五年逋租蠲免,婪官透支挪移,勢豪恃頑不納,已征在官,自宜查解,如負在民,請一體優免。轉戶科都給事中。山東寇急,請令丘禾嘉專任招撫,寇多解散。又抗疏言封疆失事,保舉非人。上嘉納之。東南重役,若北運布解,破家者十九,因條請北運為官耆,布解附於漕艘。可之,民力獲甦。
  2. ^ 錢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一·列傳第七》:十四年大旱,斗米千錢,上海漕數萬,吏民皇皇,建議以麥代米,得旨准十三,以麥價徵折色,先行河南,遂及江南,公私利焉。又諭中州督撫及督師丁啟睿,內臣盧九德、劉元斌觀望不前,以致藩封失陷。旋命催督漕運及積年逋餉,輓輸無阻,微解逋賦九十萬,國用以充。在諫垣八年,清忠諳練,朝將大用,以母憂歸。
  3. ^ 錢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一·列傳第七》:安宗立,起太僕少卿,陞太嘗卿。議皇考恭皇諡,獨謂恭為禪主,請改為「共」,格不行。時諸陵帝后忌祭設孝陵,上言:「孝陵正祭僅八,而諸陵望祭至五十有一,前饌未撤,後期踵至,縱橫靈路之上,非所以嚴昭事也。請凡遇忌辰,宜只備牲醴,改祭奉先殿,惟遇五節,則總設一壇,附祭諸帝后孝陵。」從之。弘光元年二月,請祭祀社稷。寒食,張星請遙祭諸陵先帝……元始感其(張星)言,復疏言:「皇上允星言,擬於太平門外遙祭先帝。臣愚謂應別設一壇,祭東宮、二王於側,且斯日三光蔽天,九廟墮地,與尋常之忌不同,應敕天下凡遇是日,止音樂,禁屠宰,併停嫁娶,各衙門輕重刑罰,一以志故宮黍離之嘆,一以激中外同仇之憤。直待亟送闖者,告先帝陵,因此禁弛可也。」擢禮部右侍郎。南京亡,歸里卒。

參考文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