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
彰化縣 Changhua County ![]() | |||
---|---|---|---|
縣 | |||
![]() | |||
| |||
縣治 | 彰化市 | ||
簡稱 | 彰、彰化、彰縣 | ||
設立年份 |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始設彰化縣) 1901年 明治34年(彰化廳) 1950年(自臺中縣分出獨立設縣) | ||
區劃 | 2市、6鎮、18鄉 | ||
政府 | |||
– 縣長 | 王惠美(彰化縣縣長列表) | ||
– 行政機關 | 彰化縣政府 | ||
– 立法機關 | 彰化縣議會 | ||
總面積 | 1,074.3960[1]平方公里(第15位) | ||
人口 | |||
– 總數 | 1,263,635[1]人(2021年3月) | ||
– 排名 | 第7位 | ||
– 密度 | 1,176.14[1]人/平方公里(第8位) | ||
時區 | 國家標準時間(UTC+8) | ||
象徵 | |||
– 縣花 | 菊花 | ||
– 縣樹 | 菩提樹 | ||
– 縣鳥 | 灰面鷲 | ||
戶政資料代碼 | 10007 | ||
毗鄰縣市 | 南投縣、雲林縣、澎湖縣(隔海相望) | ||
毗鄰省市 | 臺中市 | ||
網站 | http://www.chcg.gov.tw/ | ||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 |
---|---|
汉字 | 彰化 |
拼音 | Changhua |
白話字 | Chiang-hòa or Chiong-hòa |
台羅 | Tsiang-huà or Tsiong-huà |
客羅 | Chông-fa |
日語假名 | しょうか(Shōka) |
彰化縣(臺灣話:Tsiong-huà-kuān;客家话:Chông-fa-yen)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臺灣米倉」之稱[2],位於臺灣本島中部,東邊以八卦山脈與南投縣接壤,西邊濱臨臺灣海峽,南邊以濁水溪與雲林縣為界,北邊以烏溪與臺中市為界。福建巡撫王紹蘭之彰化縣碑記中記載:「實獲眾心、保域、保民,彰聖天子丕昌海隅之化歟」,即「顯彰皇化」之佳稱。後雍正帝賜名稱彰化,為「建學立師,以彰雅化」之意,便以彰化為縣名。彰化縣為臺灣人口排行第一位的縣級行政區,也是人口唯一突破百萬的縣。 彰化縣地形上以平原為主,北邊屬於彰化平原,南邊則是濁水溪沖積平原,本縣常與臺中市及南投縣合稱中彰投地區,或與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等三縣市合稱彰雲嘉地區。
歷史[编辑]
史前文化[编辑]
彰化縣最早由臺灣原住民族巴布薩族(Babuza)居住。彰化地區的史前考古研究,始自1933年已故地質學家林朝棨及日本學者早坂一郎在八卦山發現貝塚,至今已有七十餘年的歷史。經正式調查,發掘的史前遺址共計32處,涵蓋新石器時代長達5000年的牛罵頭文化、營埔文化及番仔園文化。
明鄭時期[编辑]
1661年鄭成功奉明朝宗室,率領軍民來臺,建立東寧王國,對臺灣西部實施統治,設置承天府、萬年縣與天興縣,當時彰化縣全境屬天興縣,但未有權行實質管轄。
清治時期[编辑]
1684年清國派兵攻佔臺灣,將臺灣西部纳入清朝版圖,在今臺南市設立臺灣府,下設臺灣縣、鳳山縣、諸羅縣三縣隸屬清朝福建省。
1723年(雍正元年)間因來臺移民開墾人數漸多,清廷內部大臣開始建議在臺增設縣治管理,丁紹儀《東瀛識略》卷一、建置 疆域.建置,第3頁:「彰化縣本諸羅縣地。雍正元年,以土番相繼歸化,民居益繁,析縣屬虎尾溪北半線地方置縣,名彰化」。後來決議在諸羅縣境內另設新縣,以虎尾溪以北(此處虎尾溪指現今舊虎尾溪)、大甲溪以南,以「建學立師,以彰雅化」之意,取縣名為彰化,並以半線城(今彰化市)作為縣治所在地。於是開啟了彰化縣治之史。
1731年(雍正九年)因彰化縣城以北太過廣闊,人民洽公不便,故將原屬彰化縣大甲溪以北之地,悉歸淡水廳管理;此後約一百五十年,彰化縣治理範圍為大甲溪以南、虎尾溪以北。
1875年(光緒元年),臺灣人口日增,漢人開墾佔領之地日大;於是將臺灣北部增設臺北府,而仍屬臺灣府的彰化縣,則將八卦山脈以東之山區分設水沙連廳。
1885年(光緒十一年)臺灣建省,再將彰化縣靠海之鹿港增設鹿港廳治理。兩年後,1887年(光緒十三年),臺灣省繼而增設一府及一直隸州,將鹿港廳併入彰化縣[3],而將大肚溪以北的範圍,設臺灣縣(約今臺中市範圍),此時彰化縣範圍北界大肚溪、南臨虎尾溪,東靠八卦山,西方臨海。
日治時期[编辑]

1895年大清於甲午戰爭失利,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臺灣歸日本所有,並重劃行政區,將臺灣簡單分置為台北、台灣、台南三縣與澎湖廳,彰化當時由台灣縣管轄。1901年再度重整行政區域,設立彰化廳,1909年與台中廳合併,彰化地區分屬五個支廳(彰化、鹿港、員林、北斗、二林)。1920年日本政府在台開始實施州、郡、街、庄制,將全台區分為5州3廳,彰化全境改隸臺中州,底下分設1州轄市(彰化市)3郡(彰化郡、員林郡、北斗郡)。爾後,日本政府在台行政區就為此為基準,無再變更。1930年代,彰化地區人口已突破百萬。
二次戰後時期[编辑]
1945年日本投降,同年9月1日國民政府成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並重新畫定臺灣行政區以8縣(臺北縣、新竹縣、臺中縣、臺南縣、高雄縣、花蓮縣、臺東縣、澎湖縣)、9省轄市(基隆市、臺北市、新竹市、臺中市、彰化市、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市)。1947年行政院會議同意廢除臺灣省行政官署,另組臺灣省政府,今彰化縣當時分屬彰化市、臺中縣北斗區、臺中縣彰化區、臺中縣員林區,臺中縣政府遷至員林鎮。1950年臺灣省政府決議將行政區再次重整,將彰化區、員林區、北斗區與省轄彰化市合併為彰化縣,並廢止區署,彰化市降格為縣轄市並為彰化縣治迄今。
地理[编辑]
地形[编辑]
彰化縣位於臺灣中西部,北鄰臺中都會區,南隔濁水溪和雲林縣相望,縣治彰化市倚八卦山為屏障,彰化縣南北縱長40公里,東西最大寬度約為40公里,海岸線長度為60公里,全縣總面積為1074.3960平方公里,為臺灣本島縣級面積最小的縣份,全縣的形狀頗類似一等腰三角形。
彰化縣內地形可粗分為2大類,為平原跟臺地2大地形,前者為彰化平原,為臺灣西部重要平原,係屬北部烏溪及南部濁水溪聯合沖積而成,佔全縣面積為87.69%,另一地形主體—八卦臺地,則在彰化縣縣境東部,在地形上北部面積較大且坡度較緩,越往南部面積縮小,地形坡度增大,縣境內最高海拔的橫山(440m)即在此區。
台灣之最及全國之最[编辑]
彰化有幾項紀錄為台灣之最或全國之最:
- 是臺灣本島面積最小的縣。
- 桃園縣升格為直轄市後,彰化縣成為全國人口最多的縣,亦是全國人口唯一超過一百萬人的縣。
- 桃園縣升格為直轄市後,成為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縣,亦是全國唯一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里1000人的縣。
- 是臺灣本島唯一任一鄉鎮面積均未超過100平方公里的縣,全縣面積最大的鄉鎮–二林鎮面積為92.4平方公里。
- 是臺灣本島平均海拔最低的縣,全縣最高峰為八卦山山脈社頭鄉段的武郡山,標高僅580公尺。
- 是全國最多鎮的縣,員林鎮升格為縣轄市後,尚存6個鎮(鹿港、和美、溪湖、田中、北斗、二林)。
- 是全國每鄉鎮平均人口最多的縣,四捨五入約49,000人。
經濟[编辑]
水文[编辑]
![]() | 此章节需要扩充。 |
除縣界河—大肚溪、濁水溪為主,以及流經縣內大半區域的八堡圳。
區劃人口[编辑]
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原省轄彰化市彰北、彰西、彰南、大竹4區,與臺中縣彰化區的2鎮5鄉、員林區的3鎮6鄉及北斗區的2鎮6鄉等24個鄉鎮合併獨立為彰化縣,並自線西鄉分出伸港鄉,共轄有4區25個鄉鎮。民國四十年(1951年)將彰北、彰西、彰南、大竹四區裁撤組成縣轄彰化市,並為彰化縣縣治。民國一百零四年(2015年)員林鎮升格為縣轄市,全縣轄有2市(彰化市、員林市)、6鎮(和美鎮、鹿港鎮、溪湖鎮、二林鎮、田中鎮、北斗鎮)、18鄉(花壇鄉、芬園鄉、大村鄉、永靖鄉、伸港鄉、線西鄉、福興鄉、秀水鄉、埔心鄉、埔鹽鄉、大城鄉、芳苑鄉、竹塘鄉、社頭鄉、二水鄉、田尾鄉、埤頭鄉、溪州鄉),共有26個鄉鎮市,總面積為1074平方公里,人口約127.1萬人。
地域分區[编辑]
彰化縣依地理距離形勢,所形塑的生活依存關聯度,可分為「北彰化」、「南彰化」兩大地域,並細分出八個地方生活圈[4]:
地域 | 核心城市 | 生活圈中心城鎮 | 生活圈周邊鄉里 | 分區人口(2020年2月資料) |
---|---|---|---|---|
北彰化 | 彰化市 | 彰化市 | 芬園鄉、花壇鄉 | 301,064 |
和美鎮 | 線西鄉、伸港鄉 | 144,663 | ||
鹿港鎮 | 秀水鄉、福興鄉 | 172,623 | ||
南彰化 | 員林市 | 員林市 | 永靖鄉、大村鄉 | 198,703 |
溪湖鎮 | 埔心鄉、埔鹽鄉 | 122,204 | ||
田中鎮 | 二水鄉、社頭鄉 | 98,527 | ||
北斗鎮 | 田尾鄉、溪州鄉、埤頭鄉 | 119,957 | ||
二林鎮 | 竹塘鄉、芳苑鄉、大城鄉 | 114,220 |
人口[编辑]
歷史人口 | ||
---|---|---|
年份 | 人口 | ±% |
1951 | 706,211 | — |
1956 | 799,976 | +13.3% |
1961 | 898,565 | +12.3% |
1966 | 991,538 | +10.3% |
1971 | 1,063,242 | +7.2% |
1976 | 1,117,676 | +5.1% |
1981 | 1,180,612 | +5.6% |
1986 | 1,226,231 | +3.9% |
1991 | 1,254,228 | +2.3% |
1996 | 1,292,482 | +3.1% |
2001 | 1,313,994 | +1.7% |
2006 | 1,315,034 | +0.1% |
2011 | 1,303,039 | −0.9% |
2016 | 1,287,146 | −1.2% |
來源: 縣市人口按性別及五齡組. 內政部戶政司. [201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6). 內政部統計月報-縣市現住人口. 內政部.[永久失效連結] |
彰化縣人口約有126萬人,是臺灣人口第一大縣,也是臺灣唯一人口多於百萬人的縣。縣內人口大多分布在縣治彰化市與南彰化中心城市員林市,該二市人口也明顯多於縣內其他鄉鎮,而彰化市人口也近於員林市人口的兩倍。
人口遞減排列:
- 總人口20萬以上:彰化市
- 總人口10萬以上:員林市
- 總人口5至10萬:和美鎮、鹿港鎮、溪湖鎮。
- 總人口3至5萬:二林鎮、福興鄉、花壇鄉、社頭鄉、田中鎮、秀水鄉、伸港鄉、大村鄉、永靖鄉、埔心鄉、北斗鎮、芳苑鄉、埔鹽鄉、埤頭鄉。
- 總人口3萬以下:溪州鄉、田尾鄉、芬園鄉、線西鄉、大城鄉、竹塘鄉、二水鄉。
人口密度遞減排列:
- 人口密度高於2,000人/km²:彰化市、員林市、和美鎮、鹿港鎮。
- 人口密度1,000至2,000人/km²:永靖鄉、北斗鎮、溪湖鎮、伸港鄉、埔心鄉、秀水鄉、花壇鄉、大村鄉、田中鎮、社頭鄉、田尾鄉。
- 人口密度500至1,000人/km²:福興鄉、線西鄉、埔鹽鄉、埤頭鄉、芬園鄉、二林鎮、二水鄉。
- 人口密度低於500人/km²:溪州鄉、芳苑鄉、竹塘鄉、大城鄉。
- 以下資料為2021年3月資料
鄉鎮市名 | 面積 (km²) |
下轄村 里數 |
下轄鄰數 | 人口數 | 人口 消長 |
人口密度 (人/km²) |
郵遞區號 | 地區 |
---|---|---|---|---|---|---|---|---|
彰化市 | 65.6947 | 73 | 1,337 | 230,618 | -273 | 3,510 | 500 | 北彰化 |
員林市 | 40.0380 | 41 | 806 | 123,808 | -80 | 3,092 | 510 | 南彰化 |
鹿港鎮 | 39.4625 | 29 | 569 | 86,376 | -110 | 2,189 | 505 | 北彰化 |
和美鎮 | 39.9345 | 32 | 584 | 89,962 | -50 | 2,253 | 508 | 北彰化 |
北斗鎮 | 19.2547 | 15 | 191 | 33,383 | +32 | 1,734 | 521 | 南彰化 |
溪湖鎮 | 32.0592 | 25 | 426 | 54,693 | -49 | 1,706 | 514 | 南彰化 |
田中鎮 | 34.6056 | 22 | 334 | 40,591 | -52 | 1,173 | 520 | 南彰化 |
二林鎮 | 92.8478 | 27 | 374 | 49,504 | -88 | 533 | 526 | 南彰化 |
線西鄉 | 18.0856 | 8 | 141 | 16,621 | -17 | 919 | 507 | 北彰化 |
伸港鄉 | 22.3268 | 14 | 240 | 37,721 | -8 | 1,689 | 509 | 北彰化 |
福興鄉 | 49.8934 | 22 | 254 | 46,214 | -51 | 926 | 506 | 北彰化 |
秀水鄉 | 29.3447 | 14 | 267 | 38,862 | -21 | 1,324 | 504 | 北彰化 |
花壇鄉 | 36.3469 | 18 | 309 | 45,096 | -74 | 1,241 | 503 | 北彰化 |
芬園鄉 | 38.0204 | 15 | 287 | 23,076 | -51 | 607 | 502 | 北彰化 |
大村鄉 | 30.7837 | 16 | 271 | 38,901 | +71 | 1,264 | 515 | 南彰化 |
埔鹽鄉 | 38.6081 | 22 | 269 | 31,852 | -18 | 825 | 516 | 南彰化 |
埔心鄉 | 20.9526 | 20 | 269 | 34,300 | -68 | 1,637 | 513 | 南彰化 |
永靖鄉 | 20.6382 | 24 | 330 | 36,167 | -66 | 1,752 | 512 | 南彰化 |
社頭鄉 | 36.1449 | 24 | 297 | 42,322 | -38 | 1,171 | 511 | 南彰化 |
二水鄉 | 29.4449 | 17 | 189 | 14,566 | -24 | 495 | 530 | 南彰化 |
田尾鄉 | 24.0375 | 20 | 218 | 26,616 | -19 | 1,107 | 522 | 南彰化 |
埤頭鄉 | 42.7508 | 17 | 252 | 29,994 | -36 | 702 | 523 | 南彰化 |
芳苑鄉 | 91.3827 | 26 | 348 | 32,551 | -83 | 356 | 528 | 南彰化 |
大城鄉 | 63.7406 | 15 | 194 | 16,019 | -33 | 251 | 527 | 南彰化 |
竹塘鄉 | 42.1662 | 14 | 184 | 14,752 | -10 | 350 | 525 | 南彰化 |
溪州鄉 | 75.8310 | 19 | 236 | 29,070 | -40 | 383 | 524 | 南彰化 |
彰化縣 | 1,074.3960 | 589 | 9,176 | 1,263,635 | -1262 | 1,176 | 全縣 |
- 人口消長計算方式為本月人口減去上月人口,負值以紅字表示,正值以藍字表示,沒有增長以綠字表示
- 各區人口密度以4捨5入至小數點前1位計之
- 高度成長:(暫無)
- 穩定成長:大村、伸港
- 不穩定增減:鹿港、員林
- 成長停滯:北斗
- 輕度流失:社頭、彰化、線西、和美、秀水、溪湖、花壇、福興、二林、埔心、埔鹽、芬園、溪州、永靖
- 高度流失:竹塘、埤頭、芳苑、田尾、田中、二水、大城
政治[编辑]
縣政組織[编辑]
彰化縣政府是彰化縣的最高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屬於縣政府位階,同時負責執行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彰化縣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行政院各部會(主要為內政部)。縣長由全體縣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連選可連任一次。彰化縣政府並置縣政會議,為縣政最高決策機構,在縣長及副縣長之下,設有18個內部單位、6個所屬一級機關、38個所屬二級機關、215所各級學校、所幼兒園。
彰化縣縣長是彰化縣政府之行政首長,負責綜理縣政,並指揮、監督所屬職員及機構。現任彰化縣長王惠美為中國國民黨籍第18屆彰化縣縣長。值得一提的是,彰化縣為全台唯一設有兩名副縣長的縣級行政單位。
彰化縣議會是彰化縣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彰化縣全體縣民立法和監察縣政府之施政。縣議員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共有54位縣議員,第一選區13席縣議員、第二選區7席縣議員、第三選區6席縣議員、第四選區8席縣議員、第五選區5席縣議員、第六選區4席縣議員、第七選區5席縣議員、第八選區5席縣議員、第九選區1席縣議員[註 1],議長、副議長由54位縣議員互選產生。
司法暨檢察機關[编辑]
彰化縣之民、刑訴訟和審理由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與臺灣彰化地方法院管轄。
選民結構與政治勢力[编辑]
彰化縣位於臺灣中西部,乃全國人口最多、面積最小的縣份。該縣工業發達,同時也是農業大縣,具有「臺灣米倉」之稱。在國內發展史上,該縣曾因為鹿港而繁榮一時,惟隨著日本殖民政府積極開發相鄰的臺中市,彰化的政經地位日益下滑,人口也開始外流[5]。 以往該縣為藍大於綠,泛藍領先泛綠五個百分點左右,近來則程五五波。在過去,彰化縣曾是黨外勢力長期存在及發展的地方。該縣亦常被視為「北藍南綠」的重要政治版圖分界線[6]。同時彰化縣也具有歷年總統大選重要指標的地位,當地的選舉結果除了反映全國選情,各陣營於本縣得票率亦最接近全國平均[5]。
由於該縣乃全國河洛人比例最高的縣市,因此選民結構具有高度移動性[7]。在歷年各項選舉中,藍綠陣營的得票率變動幅度頗大,充分反應出「民意如流水」的現況。就政黨版圖而言,泛綠在二水地區具有明顯票源優勢,泛藍則於和美地區穩定領先,其餘鄉鎮市的選民政黨傾向移動性大,票源並不穩定[7]。
除了藍綠激烈的政黨競爭外,彰化縣的地方生態也山頭林立,主要分為紅、白、陳、林四個派系,其中以紅、白兩派勢力較為雄厚[6]。就地域而言,紅、白兩派勢力主要集中在北彰化與南彰化員林,而海線二林則為陳、林兩派的勢力範圍[6]。
各項選舉[编辑]
1950年10月21日,臺灣省調整行政區域,由原省轄彰化市長陳錫卿代理縣長職務。1951年,開始實施地方自治,首任民選縣長為陳錫卿,自此,彰化縣共計舉行了十八屆的縣長選舉。經2018年彰化縣縣長選舉後,由中國國民黨籍王惠美當選第18屆彰化縣縣長。
彰化縣立法委員共分為四個選舉區,彰化縣第一選舉區(伸港鄉、線西鄉、和美鎮、鹿港鎮、福興鄉、秀水鄉),彰化縣第二選舉區(彰化市、花壇鄉、芬園鄉),彰化縣第三選舉區(芳苑鄉、二林鎮、埔鹽鄉、溪湖鎮、埔心鄉、大城鄉、竹塘鄉、埤頭鄉、北斗鎮、溪州鄉),彰化縣第四選舉區(大村鄉、員林市、永靖鄉、社頭鄉、田尾鄉、田中鎮、二水鄉),經2020年彰化縣立法委員選舉後,彰化縣第10屆立法委員彰化縣第一選舉區是由民主進步黨籍陳秀寶當選,彰化縣第二選舉區是由民主進步黨籍黃秀芳當選,彰化縣第三選舉區是由中國國民黨籍謝衣鳳當選,彰化縣第四選舉區是由民主進步黨籍陳素月當選。
文化[编辑]
古蹟及歷史建築[编辑]

彰化縣自清治雍正元年(1723年)設縣,至今已280餘年,有「古蹟城市」的美名,縣內擁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分別有國定古蹟6處,縣定古蹟42處、歷史建築67處及文化景觀1處,共計104處。
- 彰化扇形車庫
- 彰化孔廟
- 彰化元清觀
- 彰化聖王廟
- 彰化南瑤宮
- 彰化關帝廟
- 彰化慶安宮
- 彰化武德殿
- 彰化鐵路醫院
- 員林興賢書院
- 馬興陳宅(益源大厝)
- 和美道東書院
- 芬園寶藏寺
- 鹿港龍山寺
- 鹿港天后宮
- 鹿港興安宮
- 鹿港金門館
- 玉珍齋
博物館[编辑]
位於彰化縣境內,被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列入2004年9版《台灣博物館名錄》的博物館有:
- 彰化市
彰化市區內藝文展館園區與活化修復後開放之古蹟[编辑]
- 彰化縣立美術館
- 彰化市公會堂( 現改名為彰化藝術館 )
- 古月民俗館
- 原彰化第二幼稚園(民國時期改稱「大成幼稚園」)
- 彰化市武德殿
- 彰化南瑤宮媽祖文物館
- 節孝祠
- 彰化文學館
- 彰化縣立圖書館
-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 台語文創意園區
- 灰面鵟鷹主題館
鹿港鎮
- 白蘭氏健康博物館
- 鹿港民俗文物館
- 鹿港天后宮媽祖文物館
- 彰化區漁會漁業文化館
- 秀傳醫學博物館(彰濱秀傳健康園區人體博物館)
- 台灣玻璃館
- 緞帶王織帶園區
和美鎮
二水鄉
埤頭鄉
文學[编辑]
文學史及相關論述[编辑]
文學史及其相關論述方面,目前已有施懿琳、楊翠合著的《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出版、賴萬發總編輯的《文化的源頭活水─談民間文學的重要》。彰化地區的地方傳說、民間文學、俗語、文學獎以及古典文學等議題,已有一些中文、台文系所的師生研究,博碩士論文有:陳嘉雀〈彰化縣地方傳說研究〉、趙雅玲〈大肚地區民間文學之研究〉、曹榮科〈民間故事采錄研究─以彰化縣為探討中心〉、林賜煙〈彰化市俗語研究〉、張宏誠〈台灣解嚴後縣市文學獎研究(1987~2010)〉、劉麗卿〈清代台灣八景與八景詩〉等;期刊論文則有:施懿琳〈近十年彰化地區古典文學新增史料與研究結果〉一文。
民間文學[编辑]
彰化縣文化局陸續出版「彰化縣民間文學集」系列書籍,收錄境內各鄉鎮縣市的歌謠、故事、謎語、諺語等文學作品。除了民間文學的採輯、整理、出版,文化局也曾發起「大家寫村史」活動,集結民眾的作品出版成書。
基金會、文學團體[编辑]
推廣及贊助文學活動的基金會,目前有「彰化縣文化基金會」、「賴和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彰化縣賴許柔文教基金會」。[8];地方性的文學社團有「彰化縣國學研究會」、「彰化縣香草吟社」、「彰化縣詩學研究協會」[9]。
文學活動[编辑]
彰化縣文化局每年舉辦「磺溪文學獎」徵文活動,以及得獎作品的集結出版。除此之外,文化局持續出版「彰化文獻」雜誌及「磺溪文學:彰化縣作家作品集」等活動,也舉辦了「文化講座」、「大家來寫村史」等活動。2002年,文化局舉辦「洪醒夫作品學術研討會」,並在事後將學者論文集結出版。
縣籍作家[编辑]
- 在彰化縣出生的作家、文學評論者:光泰(本名:宋光泰)、扶疏(本名:黃素芬)、李瑛棣、周定山(本名:周火樹)、洪荒(本名:沈珮君)、曹開、陳亞南、陳美倫、陳景容、陶禮君、曾維瑜、游禮毅(本名:游禮益)、鄭仰貴、嶺月(本名:丁淑卿) [10]、潘榮禮、吳晟、康原、洪醒夫。
- 曾被縣文化局出版過作品的日治時期活躍的作家:吳慶堂、翁鬧、楊守愚、王白淵、周定山、林荊南
- 戰後活躍的作家:曹開、張良澤、施翠峰、陳恆嘉、施善繼、渡也、康原、喬洪、高鳳池、劉靜娟、張秀民、潘榮禮、陳瑞壁、陳銘堯、陳潔民、陳明克、陳胤、陳文和、陳幼馨、陳謙、劉錦得、黃文、尤增輝、紀小樣、林金郎、林麗雲、楊焜顯、張育銓、洪長源、陳室如、洪麗玉、張洪禹、曹如娟、王宗仁、巫仁和、施坤鑑、瞿毅、劉榮進、韓甲麗、謝崇耀、劉正盛、林佳慧、張聰敏、江寶珠、扶疏、楊錦郁等人。
戲曲活動[编辑]
醫療[编辑]
- 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
- 南郭本院區
- 中華路院區
- 員林分院
- 鹿港分院
- 路加分院
- 鹿東分院
- 二林分院
- 田中分院(興建中位於彰化高鐵特區)
- 社團法人秀傳紀念醫院
- 彰化本院
- 彰濱分院(鹿港彰濱工業區)
- 卓醫院北斗分院
- 員生醫院醫療體系
- 漢銘醫院
-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
教育[编辑]
大專院校[编辑]
# | 學校名稱 | 學校地址 | 校地 | 學生人數 | 網址 |
1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 [500-07] 彰化縣彰化市進德路1號 | 524,634 | 8,643 | 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 | 私立大葉大學 | [515-91] 彰化縣大村鄉學府路168號 | 238,147 | 10,097 | 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3 | 私立明道大學 | [523-45] 彰化縣埤頭鄉文化路369號 | 295,580 | 6,711 | 首頁 |
4 | 私立建國科技大學 | [500-49] 彰化縣彰化市介壽北路1號 | 98,575 | 8,070 | 首頁 |
5 | 私立中州科技大學 | [510-03] 彰化縣員林市山腳路三段2巷6號 | 59,780 | 5,159 | 首頁 |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编辑]
- 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
- 國立彰化高級中學
- 國立員林高級中學
- 國立溪湖高級中學
- 國立鹿港高級中學
- 國立和美實驗學校
- 縣立彰化藝術高級中學
- 縣立二林高級中學
- 縣立成功高級中學
- 縣立田中高級中學
- 縣立和美高級中學
- 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 私立正德高級中學
- 天主教文興完全中學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编辑]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 國立彰化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 國立員林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 國立員林崇實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 國立員林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
- 國立永靖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 國立二林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 國立秀水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 國立北斗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
- 國立和美實驗學校高職部
- 私立正德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 私立達德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 私立大慶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特教教育[编辑]
國民中學[编辑]
國民小學[编辑]
交通[编辑]
鐵路[编辑]
臺鐵縱貫線在竹南車站以南分歧山海兩線後,於彰化車站以北會合。彰化車站內設有電聯車維修基地,更有全國僅存的扇形車庫。
昔日縣境內糖業鐵路幾乎遍佈每一鄉鎮,並兼辦客運。今日僅溪湖糖廠仍有觀光用短途行駛,且原糖鐵溪湖車站也距觀光五分車站一段距離,其餘多已廢置或拆除。
員林車站為彰化縣第一個鐵路高架化車站。未來鐵路高架化後,彰化車站將改建為高架車站,還將新增金馬車站和中央車站。列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高鐵彰化站與臺鐵轉乘接駁計畫,田中車站將延伸支線和高鐵彰化站及集集線串連。
高速鐵路[编辑]
- 彰化車站位於田中鎮(鄰近縣道150)
捷運[编辑]
目前除了規劃中的臺中捷運綠線彰化延伸線之外,縣府也規劃興建彰化捷運鹿港線與和美線,兩線都將以彰化車站為起點,鹿港線終點規劃於鹿港轉運站,和美線終點規劃於和美鎮公所對面的停車場[11]。
公路[编辑]
市區公車[编辑]
- 彰化縣市區公車
- 台中市市區公車
- 台中客運:
路線號碼 | 營運區間 | 備註 |
101 | 敦化公園-臺中車站-彰化車站 | 復興彰化線,經高鐵台中站、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水湳 |
- 巨業交通:
路線號碼 | 營運區間 | 備註 |
180 | 沙鹿-彰化 |
國道[编辑]
省道[编辑]
快速公路[编辑]
縣道[编辑]
縣道134號
縣道135號
縣道137號
縣道138號
縣道139號(起點~)
縣道141號
縣道142號
縣道143號
縣道144號
縣道145號(起點~西螺大橋)
縣道146號
縣道148號(起點~貓羅溪橋)
縣道150號(起點~)
縣道152號(起點~)
鄉道[编辑]
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编辑]
彰化縣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於2014年5月22日正式啟用,採甲地租、乙地還。由捷安特經營,目前68個租賃站點供租用。
旅遊[编辑]
觀光景點[编辑]
- 八卦山風景區
- 永樂形象商圈(彰化永樂街)
- 田尾公路花園
- 溪湖糖廠
- 百果山
- 溪州公園,(原彰化花博)
- 八堡圳公園
- 二林綠色隧道(縣道143線十三戶路段)
- 王功
- 福寶濕地
- 台大蘭園
- 三春老樹
- 八卦窯
- 魚苗寮
- 虎山巖
- 彰化元清觀
- 彰化開化寺
- 彰化南瑤宮
- 田中森林公園
- 長青登山步道
- 長青自行車道
- 二水觀光自行車園道
- 北斗河濱公園
- 肉粽角
- 大肚溪口濕地
- 縣道139號自行車道
- 埔鹽鄉青春活力自行車道
活動舉辦[编辑]
名產、特產[编辑]
- 彰化市:貓鼠麵、大元麻糬、肉圓、爌肉飯、桂圓蛋糕、蛤仔麵、不二坊蛋黃酥、涼圓、糯米炸、肉包。
- 和美鎮:和美碗粿、和美素食、北勢頭肉圓、噴水貢丸
- 鹿港鎮:傳統喜餅、糕餅、海綿蛋糕、杏仁酥、芋沙餅、新鮮海產、麵線糊、肉包。
- 伸港鄉:洋蔥、蒜頭、蚵仔。
- 線西鄉:皮蛋。
- 福興鄉:牛奶
- 埔鹽鄉:菜乾、糯米
- 秀水鄉:
- 溪湖鎮:羊肉爐、巨峰葡萄、韭菜、草莓、葡萄、枝仔冰。
- 花壇鄉:竹筍、茉莉花、西施柚、楊桃、稻米。
- 大村鄉:葡萄、大餅。
- 員林市:蜜餞、雞腳凍、九重稞、米糕、牛肉麵、肉圓、拉仔麵、圓仔冰、米苔目、蘋婆、椪柑
- 永靖鄉:果苗、盆栽、花卉。
- 埔心鄉:金蜜芒果
- 二林鎮:蕎麥、薏仁、金香葡萄、葡萄酒、火龍果、赤牛麵
- 芳苑鄉:花生、蚵仔煎等海產。
- 王功:蚵仔、炸粿物、鹼粽冰。
- 社頭鄉:番石榴、荔枝、龍眼、鳳梨、白柚、蘿蔔糕、米糕。
- 田中鎮:香油、麻油、口罩。
- 田尾鄉:花卉。
- 芬園鄉:米粉、荔枝、鳳梨。
- 二水鄉:白柚、火燒麵、濁水溪螺溪石硯。
- 北斗鎮:肉圓、豬肉乾、花生糖 北斗馨油、洪瑞珍三明治本舖、香菜。
- 溪州鄉:羊肉、芭樂、黑米
- 大城鄉:蕎麥麵、羊肉爐
- 竹塘鄉:南瓜米粉
- 埤頭鄉:稻米
小吃[编辑]
- 肉圓:縣內有彰化肉圓、北斗肉圓、大竹肉圓等,遠近馳名。
- 肉包:彰化市、鹿港鎮皆有不少知名商家。
- 蚵仔煎、蚵仔嗲:以王功漁港及鹿港老街上商家的最受歡迎。
- 爌肉飯:彰化市知名商家甚多。
- 燒酒螺:以王功漁港、鹿港老街上及八卦山大佛區都有。
- 貓鼠麵:第一代創始者陳木榮先生創立至今已八十多年,後由姪子陳昭漢接手經營,1985年再傳承給陳汝權先生,並註冊為「正宗貓鼠麵」。
- 拉仔麵:員林特有小吃。
- 糯米炸:彰化市知名小吃。
- 蛤仔麵:彰化市特有小吃。
商業活動[编辑]
購物中心[编辑]
國際交流[编辑]
注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1.0 1.1 1.2 內政統計月報. 內政部統計處. 2016-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 ^ 【國民漢字須知】20170423 - 彰化縣 - 埤頭鄉. 大愛電視 Tzu Chi DaAiVideo. 2017-04-23 [2017-06-17] (中文(台灣)).
- ^ 顯彰皇化. 右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2017-02-24 (中文(台灣)).
- ^ 彰化縣綜合發展計畫(第一次修訂)
- ^ 5.0 5.1 【彰化選舉戰報】得彰化者得天下 五%拚輸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新聞
- ^ 6.0 6.1 6.2 王建民 2003.
- ^ 7.0 7.1 彰化縣選民結構分析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8-15.,彰化縣主計處
- ^ 台灣文學館出版《2007 台灣文學年鑑》的「文學活動基金會」名錄。
- ^ 台灣文學館出版《2007 台灣文學年鑑》的「文學團體」名錄。
- ^ 台灣文學館,「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搜尋系統。
- ^ 搶先曝光!彰化捷運鹿港線、和美線路地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時報
外部連結[编辑]
![]() |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彰化縣 |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彰化縣 |
- 彰化縣政府
OpenStreetMap上有關彰化縣的地理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