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梅利區
戈梅利区 白俄羅斯語:Гомельскі раён | |
---|---|
区 | |
![]() 戈梅利区在白俄罗斯的位置 | |
坐标:52°25′27″N 31°00′48″E / 52.4242°N 31.0133°E | |
国家 | ![]() |
州 | 戈梅利州 |
行政中心 | 戈梅利 |
最初设立 | 1926年12月8日 |
再设立 | 1937年7月27日 |
第一次撤销 | 1931年2月10日 |
面积 | |
• 总计 | 1,955.79 平方公里(755.13 平方英里) |
面积排名 | 第10位 |
人口 | |
• 密度 | 35.62人/平方公里(92.3人/平方英里) |
• 密度排名 | 第5位 |
• 民族构成 | 白俄罗斯人 89.42% 俄罗斯人 6.82% 乌克兰人 2.52% 其他 1.24%[1] |
• 语言 | 原生语言:白俄罗斯语 56.58%,俄语 39.18% 家庭用语:白俄罗斯语 21.13%,俄语 72.05%[1] |
时区 | 东欧时间(EET)(UTC+2) |
• 夏时制 | 东欧夏令时间(EEST)(UTC+3) |
戈梅利区(白俄羅斯語:Го́мельскі раён)是白俄罗斯戈梅利州下辖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最早设立于1926年12月8日,属于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戈梅利专区,1938年起划归戈梅利州管辖。首府为戈梅利市。
地理
[编辑]戈梅利区地势以低地为主,大部分区域位于戈梅利波列西耶,西北部属恰切尔斯克平原。地势总体自北向南倾斜,93%的地区海拔介于120至140米之间,最高点为东部Ziabrovka村附近的160米,最低点为索日河的河床,111米。
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拥有52处泥炭矿藏,总储量达952万吨,著名矿点有:Vadavoy、Kobylanske、Zherabna-Konskaye沼泽。另有黏土矿2处(Budyschanskoye和Yerominskoye)、砂矿4处(Budyschanskoye、Asavtsovskoye、Gadychavskoye和Yerominskoye)。
年平均气温:1月为-6.9℃,7月为+18.8℃;年降水量约590毫米;无霜期为193天。
主要河流为索日河,自东北向南流,支流包括:左岸的伊普奇河、赫拉普奇河、切鲁哈河、格拉博夫卡河、乌季河、涅米利尼亚河、布伊科夫卡河;右岸的乌扎河和伊沃利卡河。河网密度为0.35 km/km²。排水系统总长6500公里(1991年数据),包括封闭式排水系统、渠道、引水渠等。
耕地土壤类型包括:草甸灰壤土(33.1%)、湿草甸土(27.5%)、冲积土(14.8%)、草甸碳酸盐湿土(13.4%)、泥炭湿地(11.2%)。从粒度组成来看,砂质土40.8%、轻壤土24.8%、中壤土23.2%、泥炭土11.2%。耕地土壤肥力平均指数为34(范围22至57)。
森林覆盖率为35%,主要为松树林(70%),其次为桦树(10%)、橡树(10%)、黑榛树(6.4%)、山杨(2.3%)。
区内拥有共和国级疗养胜地——琼基。
在景观地理划分上,大部分属于波列西耶景观省(第聂伯-索日景观区),北部属于前波列西耶景观省(别谢达-索日景观区)。主要景观类型包括冲积阶地景观、冰碛砂景观和次生冰碛景观。
历史
[编辑]本区初建于1926年12月8日,作为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戈梅利专区的一部分,下辖22个乡村苏维埃。之后因多次行政区划调整,经历撤销与重建,最终于1937年7月27日重新设区,并于1938年2月20日划入戈梅利州。详细历史沿革请见条目原文。
人口
[编辑]截至2005年1月1日,戈梅利区有188个乡村居民点,总人口71,445人(不含戈梅利市)。其中15岁以下人口12,106人,16岁至退休年龄人口42,902人,退休以上人口16,437人。家庭总数为26,759户。
辖区包括25个乡级行政单位(乡村苏维埃),其中较大者如:乌卢科夫乡(9,388人)、雅罗明乡(7,515人)、克拉斯涅乡(7,525人)等。辖内还有1个市级镇卡斯蒂奥乌卡和1个工人定居点巴利沙维克。
文物与建筑
[编辑]考古遗址包括旧石器时代人类定居地、普里巴尔附近的古坟冢以及若干石器时代遗址(如普廖西、乌扎、巴博维奇、琼基等)。
二战时期的纪念性坟墓和烈士纪念碑遍布于帕卡柳比奇、捷里乌哈、查拉坚卡等地。此外还有多处反法西斯地下组织纪念碑,如“游击水泉”等。
建筑遗迹包括:
- 哈吉察瓦村教堂(19世纪上半叶)
- 格雷博茨克圣母诞生教堂
- 卡拉尼奥夫卡庄园住宅(19世纪下半叶)
- 斯塔拉亚·别利察的圣尼古拉教堂和庄园(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 查拉坚卡升天教堂(建于1865—1868年)
区执行委员会主席
[编辑]- –2020年9月:阿琳娜·伊万诺芙娜·阿列克西娜
- 2020年9月–2023年3月:谢尔盖·弗拉基米罗维奇·亚尔马利茨基
- 自2023年3月27日起: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科泽尔[2]
著名人物
[编辑]- 米哈伊尔·巴什拉科夫
- 里戈尔·克利莫维奇(1924年生于今恰列什科维奇,2000年卒)——白俄罗斯民族抵抗运动领导者之一、《诺里尔斯克起义》国歌作者。
- 彼得·鲁萨夫
- 格奥尔基·什季哈夫(1927年出生于斯塔拉亚·别利察,2018年逝世)——著名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
- 维塔利·伊格纳塔维奇·扎利亚兹尼亚克
- 阿尔卡季·科布鲁谢夫
- 米哈伊尔·里奇科夫
- 弗拉基米尔·马约罗夫
- 米哈伊尔·鲁班
- 拉伊萨·谢尔宾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 《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行政区划手册》. 明斯克:“白俄罗斯”出版社,1985–1987.
- 《白俄罗斯共和国行政区划(1981—2010)》. 白俄罗斯国家档案研究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