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本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2012年7月18日) |
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 |||||
Latvijas Padomju Sociālistiskā Republika Латв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
|||||
|
|||||
|
|||||
格言 Visu zemju proletārieši, savienojieties!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
國歌 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歌 |
|||||
拉脫維亞在蘇聯的位置 | |||||
首都 | 里加 | ||||
常用語言 | 俄语、拉脫維亞語 | ||||
政体 | 共和國 | ||||
党第一书记 | |||||
- 1940-1959 | Jānis Kalnbērziņš | ||||
- 1990 | Alfrēds Rubiks | ||||
歷史 | |||||
- 蘇聯加盟共和國 | 1940年7月21日 | ||||
- 宣布独立 | 1991年5月4日 | ||||
面積 | |||||
- 1989年 | 64,590 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989年估計 | 2,666,567 | ||||
密度 | 41.3 每平方公里 | ||||
貨幣 | 蘇聯盧布 |
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拉脫維亞語:Latvijas Padomju Sociālistiskā Republika,俄语:Латв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苏联歷史上的第十五個加盟共和国,設立當時為第十四個加盟共和國,卡累利阿-芬蘭被撤銷后為第十三個加盟共和國,简称拉脱维亚,位于东欧的波罗的海沿岸。
拉脫維亞原本是獨立國家,於1938年被蘇聯武力吞併,於1940年8月1日蘇共37周年黨慶當天被設立為蘇聯直轄的加盟共和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