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實科技大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大華學校財團法人敏實科技大學
Mint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创办时间1967年大華農業專科學校創校
1969年改名大華工業專科學校
1991年改名大華工商專科學校
1997年改制大華技術學院
2012年改名大華學校財團法人大華科技大學
2020年改名大華學校財團法人敏實科技大學
学校类型私立
校长曾信超
学生人數1,157(2020年)
校址 臺灣新竹縣芎林鄉大華路1號
校區郊區
总面积128,000m²
所屬法人大華學校財團法人
網站https://www.mitust.edu.tw/
位置

大華學校財團法人敏實科技大學,簡稱敏實科技大學敏實科大,前身為大華科技大學,是位於臺灣新竹縣的私立科技大學,重心為人工智慧相關產業,現有智能科技學院、智慧生活應用學院,共計有2院9系。

沿革[编辑]

  • 1967年 大華農業專科學校成立,草創之初設有五年制食品製造科、園藝科、畜牧科。
  • 1968年 增設化學工程科、農業機械科、農產加工科、畜牧獸醫科。
  • 1971年 增設五年制電子工程科。
  • 1974年 停招五年制食品工程科。
  • 1982年 機械工程科增設材料組 。
  • 1988年 增設五年制工業工程與管理科。
  • 1989年 機械工程科增設自動化控制組。
  • 1990年 增設二年制電子工程科、機械工程科。
  • 1991年 增設二年制工業工程與管理科、電子資料處理科。改名大華工商專科學校
  • 1992年 增設增設二年制國際貿易科。
  • 1993年 增設五年制電子資料處理科、國際貿易科。
  • 1994年 電子資料處理科改名資訊管理科。
  • 1995年 機械工程科改名為自動化工程科。
  • 1995年 辦理馬來西亞僑生建教班。
  • 1996年 機械工程科改名自動化工程科。
  • 1997年 改制為大華技術學院。設化學工程系、電子工程系、資訊管理系、國際貿易系。增設應用外語科。
  • 1998年 增設自動化工程系、電機工程系、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 2000年 增設觀光管理系。
  • 2002年 增設資訊工程系。
  • 2003年 增設財務金融系,應用外語科改制為應用外語系。
  • 2004年 增設機電工程研究所。化學工程系改名化工與材料工程系。
  • 2005年 增設行銷與流通管理系。
  • 2006年 增設電腦與通訊工程系。
  • 2009年 通過教育部專案評鑑壹等,全校所有評鑑系所均壹等,正式邁向改名科大行列。
  • 2010年 化工與材料工程系分設化工與材料科技組及化妝品應用組。自動化工程系與機電工程研究所,系所合一為機電工程系暨研究所。
  • 2011年 向教育部申請改名新竹大華科技大學[1],並獲准且予以籌備一年。資訊工程系改名資訊傳播系、應用外語系改名商務暨觀光英語系、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改名電視與網路行銷管理系。化工與材料工程系化工與材料科技組改名綠色材料科技組。化工與材料工程系增設釀酒科技組;觀光管理系增設餐飲與烘焙組;電機工程系增設綠能科技組。
大華科技大學時期的校徽
  • 2012年 改名大華科技大學,全名為大華學校財團法人大華科技大學。增設餐飲管理系、觀光管理系碩士班。電腦與通訊工程系、資訊傳播系合併為數位內容科技系。化工與材料工程系改名生活應用科技系。國際貿易系與財務金融系合併為商務與觀光企劃系。電機工程系改名電機與電子工程系,並分設電子組與電機組。
  • 2013年 增設創意設計學士學位學程、運動與健康促進系。停招電視與網路行銷管理系、電子工程系。電機與電子工程系取消電機組、電子組之分組。工程學院改名民生科技學院、電資學院改名工程與設計學院。原工程學院之機電工程系暨研究所、創意設計學士學位學程改隸工程與設計學院。
  • 2014年 原商務與觀光管理學院餐飲管理系改隸民生科技學院。
  • 2015年 停招商務暨觀光英語系、生活應用科技系、數位內容科技系。9月,樂群會館建置完成。
  • 2017年 50周年校慶,建置國際攀岩場、華嶺山訓場、西門子捐贈750萬軟體、保力達捐贈300萬建置攀岩場。
  • 2018年 建置國際劍道場、合勤科技捐贈120萬資助原住民同學、富士康捐贈60萬資助弱勢同學。停招商務與觀光企劃系、運動與健康促進系、創意設計學士學位學程、觀光管理系、機電工程系暨碩士班、電機與電子工程系暨碩士班,全系停招。
  • 2020年 增設智慧製造工程系、智慧車輛與能源系。資訊管理系、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全系停招。調整學院系所架構,取消民生科技、工程與設計、商務與觀光管理等三學院,調整為智能科技、智慧生活應用等二學院。
  • 2020年8月1日 汽車零部件國際大廠敏實集團在2019年入主大華科大後,改名為 敏實科技大學,全名改名為大華學校財團法人敏實科技大學[2]

歷任校長[编辑]

大華工專[编辑]

  • 趙楷
  • 謝敏宗
  • 陳天志
  • 李保玉

大華技術學院[编辑]

  • 林傳槐
  • 陳文洲

大華科技大學[编辑]

  • 石慶得
  • 李右婷
  • 張浣芸

敏實科技大學[编辑]

  • 張浣芸
  • 王慧君
  • 曾信超

歷年日間部師生比及新生註冊率[编辑]

  • 110學年度日間部學生人數465,專任老師人數34,日間部師生比13.68(學生數/老師數)。

[3]

  • 110學年度新生註冊率69.57%。
  • 111學年度新生註冊率69.06%。

[4]

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資訊公開角度上[5],家長跟學生在選擇大學科系志願時,可參考註冊率,但還要綜合研究其他數據,公開平台上也有各校的教師數據、論文研究量能、輔系及雙主修數量、出國交流人次等,應從多方判斷教學品質,而非僅看註冊率。」[6]

校友[编辑]

音樂[编辑]

政治[编辑]

歷屆傑出校友[编辑]

  • 第一屆
江添貴
莊品洋
許一平
溫國良
鄭永金 (前新竹縣縣長)
鄭秀煒
  • 第二屆
周訢怡
彭瑞德
黃聖光
楊雅媛
蔡成達
嚴啟峰
蘇仁忠
  • 第三屆
李文森
陳啟源
曾健民
蔡叔誠
鄭永棠
賴有賢
  • 第四屆
吳泰達
林煥堂
姜秀珠
范志行
張三華
陳傳興
  • 第五屆
呂學庭
林貴湖
徐國雄
莊火炎
陳永芳
曾資程
劉能
  • 第六屆
江偉鈞
施柏全
范雪鈴
徐煥清
黃博鈞
楊朝偉
劉興藻 (兆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鄭朝瀚
  • 第八屆
林彥淙
柳皓瀚
徐銘鴻
陳文華
陳昌平
彭元豐
彭逢洲
盧秋永
簡君志
羅順科
  • 第九屆
甘能賓
林松壽
范玟壇
陳登癸
曾文濤
廖美惠
劉德吟
  • 第十屆
洪敏峻 (義式料理餐廳 La Margherita 朵義餐桌創辦人)
彭慶祥 (仁親銅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孔仁華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旅館事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專任助理教授)
彭育綸
彭俊橙
張益生
劉得瑨 (敏實科技大學 網路管理組長)

學術單位[编辑]

智能科技學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智慧車輛與能源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智慧製造工程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資訊管理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機電工程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電機工程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智慧生活應用學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餐飲管理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觀光管理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商務與觀光企劃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運動與健康促進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閲[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1. ^ 前言 (PDF). [2012-08-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12-03). 
  2. ^ 敏實集團入主 大華科大華麗轉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20-03-22 08:54經濟日報 新竹訊
  3. ^ 日間學制生師比-以「校」統計. 
  4. ^ 教育部新生(含境外生)註冊率-以「校」統計 [1]
  5. ^ 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臺"[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教育部,retrieved 2022-01-25.
  6. ^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大專校院註冊率差就不好? 教育部:要看財務及教學指標"[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時報電子報2021-12-28,.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