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敬德,是中國思想史、哲學史上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

從敬天到敬德的發展[编辑]

敬天[编辑]

「敬天」就是對超越的上帝的尊敬,殷商文化完全依賴上帝意旨決定人間社會事務之行事,如在殷墟發現的甲骨文,就有「帝其令風」、「帝其令雨」、「帝其降饉」等說話。《禮記》指出「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

歷史的教訓[编辑]

然而,殷人雖以敬事鬼神為至高無上的事宜,最終卻依然亡國,古人不禁感到「天命靡常」;「天命不易,天難諶。」[1]他們發現單單是「敬天」仍是有問題。

先民的選擇[编辑]

面對「天命靡常」一般有兩條出路,其一、直接認同「天命靡常」,否定天帝的合理性、承認其不公道、不值得尊重,就像如古希臘人對奧林匹斯山上諸神的態度;其二、更加強化對上帝的信念,將種種惡運歸諸於邪惡的力量,於是進一步絕對化對上帝的信仰,如希伯來文化所走的路。可是,中國先民卻走出第三條路,把注意力回歸自身的努力,開出一種反求諸己的精神,遂開出中國幾千年敬德的文化。

人格神的觀念淡化[编辑]

從殷人「敬天」到周人「敬德」,人格神的觀念淡化了,天帝的觀念退居二綫,只是保持其神明不測的超越性,而價值活動的中心,即轉移至人的身上,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人自身有否修德上。

憂患意識[编辑]

從「敬天」到「敬徳」,背後是反求諸己精神的顯現;用徐復觀先生的說法是「憂患意識」的表現;在「憂患意識」的作用下,不獨是憂慮將來的前景,更重要的是當中那種反求諸己力的承擔意識的自覺,由於這種自覺,乃生起敬德的精神。


觀念出處[编辑]

  • 「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其不敬德,乃早墜厥命」[2](我不敢說,(殷商)為甚麼不能續其王朝的壽命;但是我所知的,就是他們不敬重德行;所以上天早已墜失其天命。)
  • 「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2](只有迅速以敬德為先。如果王敬其德,則天命可以長久勿墜。)


參考資料[编辑]

  •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灣學生書局
  •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灣學生書局
  • 郭齊勇《中國哲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 ^ 《尚書》〈君奭〉
  2. ^ 2.0 2.1 《尚書》〈召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