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醫學專科 | 小兒科、產科學 |
ICD-10 | P22 |
DiseasesDB | 687 |
Patient UK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英语:Infan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IRDS),前稱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是由於肺部介面活性劑缺乏而导致,在出生後不久即會發病,且病情會隨時間加重。該病多见于早产儿,且與其胎齡與體重有關。胎齡愈小、體重越大者,發病機率愈高且會愈嚴重。
病因[编辑]
肺泡與肺泡內部的交界面附有一層水以幫助氧氣、二氧化碳穿過肺泡細胞進行擴散作用,然而該層水的表面張力會阻礙這個過程,造成氣體交換不確實。為此,肺泡細胞會製造肺部介面活性劑蛋白以降低表面張力,促進氣體交換。然而早產兒的肺部尚未成熟,無法製造該蛋白,結果就是在出生後,肺泡表面的水將阻礙氣體交換,最後導致發病。
PS成分与生成[编辑]
PS是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磷脂蛋白复合物,磷脂约占80%,其中磷脂酰胆碱即卵磷脂(phosphatidyl cholin,PC)是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重要物质。孕18—20周开始产生,继之缓慢上升,35-36周迅速增加达肺成熟水平。
参考书目[编辑]
- 沈晓明,王卫平等. 儿科学(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ISBN 978711709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