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明清時期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中國歷史
中国历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代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传说時代
三皇五帝
新石器時代
黄河文明长江文明

前21世纪–前17世纪

前17世纪–前11世紀

前11世紀

前256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
东周
前770–前256
春秋 前770–前476
戰國 前475–前221
前221–前207
西楚 前206–前202

前202

220
西汉 前202–9
9–23
更始政權 23–25
东汉 25–220
三国
220–280

220–266
蜀漢
221–263

229–280

266–420
西晋 266–316
东晋
317–420
五胡十六国
304–439



420

589
420–479 北魏
386–534
479–502
502–557 西魏
535–557
东魏
534–550
557–589 北周
557–581
北齐
550–577
581–619
618–907
武周 690–705




907

979
後梁
907–923
十國
南唐
吳越
前蜀後蜀
荆南
南汉北汉
902–979

(契丹)

916–1125

西辽
1124–1218
後唐
923–937
後晉
936–947
後漢
947–951
後周
951–960

960

1279
北宋
960–1127
西夏
1038–1227
南宋
1127–1279

1115–1234
大蒙古國 1206–1635
1271–1368
北元 1368–1388
1368–1644
南明 1644–1662
後金 1616–1636
1636–1912
中華民國
大陆时期 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至今
中華民國
臺灣時期 1949至今
相关条目

明清明朝清朝的二字并称,是1368年至1912年中国歷史上实行共和制之前最後的两个大一统皇朝

简介[编辑]

黄仁宇侯家駒等人认为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汉隋唐[1]之后的第三帝国第三次一元体制[2]

明朝由明太祖朱元璋推翻蒙古人元朝所建,和后来的清朝一样延续了两百多年之久。虽然清朝的建立者为来自滿洲地区满族,但由于传统上认为「清承明制」[3]、「明清不分家」[4]且不实行丞相制,以及两朝中有492年以北京为首都、並居於同一宮殿紫禁城等因素,史学家常把“明清”并称。例如钱仲联教授提出的明清八大家,就是用八位散文家代表該兩朝的文學輝煌,入选作家中明朝三位,清朝五位。[5]

另外,史学家有时亦将首都同为北京(时称大都)的元朝也包括进来,合称元明清,而元大都亦位于北京城附近。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黄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13.“长期分裂的悲剧”。“我们从长时期大眼光看来,秦汉的大帝国(从大历史的观点看来也可称为“第一帝国”)在公元220年后已无可改组修正”;“今日我们检讨长期分裂的悲剧,在展开视野之余,必须创设新的理论,才能将这段历史,和以后隋唐宋的第二大帝国衔接。”
  2. ^ 侯家駒. 《中國經濟史》. 聯經出版. 2005-05-18 [2021-04-12]. ISBN 978-957-08-283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3. ^ 北京日报:何谓“清承明制”. 人民网. 2005年6月13日 [2014年9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4. ^ 阎崇年:我和易中天风格不同. 新华网. 2006年9月27日 [2014年9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2月2日). 他(阎崇年)认为,史学界素有明清不分家之说。 
  5. ^ 钱仲联 (编). 明清八大家文选丛书.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1 [2021-04-12]. ISBN 97878103778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