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鮮半島統一問題
![]() | 此條目可参照韓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
![]() |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19年2月7日) |
朝鮮半島统一 | |
![]() | |
朝鲜语名稱 | |
---|---|
諺文 | 통일 |
汉字 | 統一 |
文观部式 | Tong(-)il |
马-赖式 | T'ongil |
朝鲜半岛统一,大韩民国方面称南北统一(韩语:남북통일/南北統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方面称北南统一(朝鲜语:북남통일/北南統一)、祖国统一(朝鲜语:조국통일/祖國統一),在中文世界也稱為兩韓統一、南北韓統一、南北朝鮮统一,泛指朝鮮半島現有的兩個分立政權——北方的朝鲜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南方的大韓民國,在未來整合為單一主權國家的政治運動及構想。
朝鲜半岛自公元7世纪形成统一国家后,除在新罗末期有短暂的后三国时期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長達1300年一直保持着国家统一的局面,没出现过大的分裂。朝鲜半岛在此期间的每个王朝都是保持长期稳定,新罗历史有992年,其中统一期间为224年,高丽和朝鲜王朝分别维持了474年和518年,政治長期穩定,不像中國經歷多次朝代更替。单一民族的特性,使得朝鲜半岛历史很少出现其它国家历史上,由于民族矛盾而陷入的分裂与动乱局面。[1]:33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原本可以有个自主发展的契机,不过大国的固有利益使其陷入南北分裂和长期敌对的状态。冷战结束后,韩朝双方都意识到武力统一的局限性,并开始调整各自的外交与统一政策。[1]:337
1970年代至今,韩朝双方的关系经历了紧张与缓和的波动。不过朝鲜一贯奉行“对抗与对话”两手准备的政策。而韩国政府也试图调整对朝政策,寻求解决僵局的突破口。[1]:3441989年,韩国建立了专门用于支持南北交流与合作的3,000亿韩圆“南北合作基金”。1990年6月,韩国又颁布了《南北交流合作法》,为南北交流、合作提供了法律、制度和资金上的保证。[1]:338-3392013年,韩国为“南北合作基金”拨款1.09万亿韩元(约合10.2亿美元),较去年增加9.1%。统一部的一般预算也增至2,222亿韩元,较去年增加4.4%[2]。但由于朝鲜和韩国於政治、經濟上均存在懸殊差異,以及中、美、日、俄四国对朝鲜半岛问题的强大影响及政治角力,朝韓統一問題一直处于搁置狀態,迄今無任何具體進展。
分裂[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朝鮮半島脫離日本殖民後,聯合國訂定朝鮮半島日後的託管統治計劃,並在三八線劃定兩個行政區,當中北部的管轄由蘇聯負責,而南部則由美國負責,冷戰的開始,使朝鮮半島南北方於1948年分別產生兩個政府。
1950年5月,韩国进行了新的一轮国会选舉。李承晚总统的執政党只保住了210个席位中的22席。
1950年6月7日,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向南北人民发出呼吁,要求在8月5日至8月8日在全朝鲜半岛举行大选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并且以此目的為號召于6月15日至6月17日在海州市召开协商会议。6月11日,朝鲜三名代表越过三八线,打算向韩国各政党领导人递交和平统一国家的呼吁书,被韩国政府逮捕。
1950年6月25日,朝鲜在中国与苏联的支持下出兵越過北緯38度線攻打韩国,開始了韓戰,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蘇聯、中华人民共和国志願軍亦相繼介入戰鬥,戰爭於三年後結束,兩韓在接近三八線的位置(板门店)簽訂停火協議。
![]() |
朝鲜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
政府 |
政治 |
雖然朝鮮半島被分裂為兩個政治實體,但兩韓在各自的憲法中均表明朝鮮半島為一個統一的國家。
在部份國際運動會場合中,兩韓派出的代表隊曾聯合為一隊參與開幕禮,包括2000年悉尼奧運、2004年雅典奧運、2006年都靈冬季奧運以及2018年平昌冬季奧運,但比賽仍是分隊進行。但在2008年北京奧運,兩韓則沒有派出聯合代表隊,而是各自進場。1991年於日本千葉縣舉行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及葡萄牙舉行的1991年世界青年足球錦標賽中,兩韓以單一聯合代表隊的名義參加。
隨著時間推移,韩国的年輕世代對於朝鮮半島統一的支持度出現大幅度的滑落,除了因對當時韓戰等歷史記憶淡泊或沒有老一輩有離散家人居於朝鲜的問題外[3],經濟因素也是讓韩国的年輕世代不願支持統一的原因之一,有些韩国年輕世代甚至認為與貧窮的朝鲜統一將拖累韩国的發展。[4]
2014年大韩民国外交部國立外交院「2040統一韩国發展藍圖報告」宣稱,如果双方在2030年實現和平統一,韩国的資本、技術結合朝鲜的資源、勞動力,再加上海外投資,統一的朝鮮半島將在2040至2050年成為擁有8千萬人口的世界第7大經濟體[5]。
2019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总统文在寅出席光复节74周年庆祝仪式并致辞。他承诺,在任期内巩固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与和平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启“和平经济”,走向统一。文在寅不仅阐述了朝韩统一的必要性和愿景,还首次提出了统一的具体时间——2045年,即迎接光复节100周年之时。[6]
![]() |
韩国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
第六共和国 · 憲法 |
统一策略[编辑]
陽光政策[编辑]
由金大中總統領導的民主黨提出,作為與朝鮮“積極尋求和解與合作”的競選承諾的一部分,陽光政策旨在為統一創造經濟援助與合作條件,而不是制裁和軍事威脅。該計劃分為三個部分:通過朝韓組織加強合作(同時保持南北獨立的系統),與兩個自治區政府實現國家統一,最後建立中央政府。1998 年,金大中批准向朝鮮政府提供大量糧食援助,取消了對朝鮮和韓國公司之間商業交易的限制,甚至呼籲停止美國對朝鮮的經濟制裁。2000年6月,朝鮮和韓國領導人在平壤會晤,這是朝鮮分裂後的第一次握手。
儘管盧武鉉政府繼續推行陽光政策,但最終在2010年11月被韓國統一部宣佈在朝鮮核武器計劃問題上失敗,阻礙了進一步的談判,並再次導致朝韓關係緊張。
反對[编辑]
陽光政策的反對者認為,儘管金大中總統向朝鮮政府轉移了大量資金,但與朝鮮的對話和貿易並沒有改善和平統一的前景,卻允許朝鮮政府保留對權力的控制。其他人則認為,韓國應該為朝鮮襲擊事件做好準備。強硬派還爭辯說,朝鮮的持續和最大限度的孤立將導致該國崩潰,之後該領土可能被武力吞併併入大韓民國。
2000年11月,即將離任的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想訪問平壤。然而,由於圍繞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的爭議,原定的訪問從未發生。大約在2001年4月或5月左右,金大中期待著歡迎金正日到首爾。在華盛頓特區與新當選的總統布什會面後,金大中形容他的會面令人尷尬,同時私下詛咒布什總統和他的強硬態度。這次會議否定了朝鮮訪問韓國的任何機會。隨著布什政府將朝鮮列為“邪惡軸心”的一部分,朝鮮放棄了核武禁擴條約,驅逐了國際原子能總署人員,並重新啟動其核計劃。[7] 2005年初,朝鮮政府確認該國已成功成為核武裝國家。
祖国统一三大宪章[编辑]
在朝鮮,祖国统一三大宪章是統一的唯一準則。它包含了统一祖国三项原则、为统一祖国的全民族大团结十大纲领和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成立方案。[8]1997年,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在他的公開著作《讓我們執行偉大同志的祖國統一大訓示》中將它們編入祖国统一三大宪章。
统一祖国三项原则[编辑]
朝鮮領導人金日成於1972年提出了统一祖国三项原则,作為推動統一的核心力量。它們如下:
- “國家統一要獨立自主,不依靠外來勢力,不受外來勢力干涉。”
- “要超越思想、交易和制度的差異,促進民族大團結。”
- “國家統一應以和平方式實現,不訴諸武力。”[9]
为统一祖国的全民族大团结十大纲领[编辑]
为统一祖国的全民族大团结十大纲领是金日成於1993年撰寫的,其中包含在泛民族統一國家下與韓國統一的思想。它再次強調了獨立統一的必要性,更具體地說,將美軍撤出半島。它的佈局如下:
- “一個統一的、獨立的、和平的、中立的國家,應該建立在全民族的大團結之上。”
- “團結應該建立在愛國主義和民族獨立精神的基礎上。”
- “要本著促進共存、共榮、共同利益,一切從屬於國家統一大業的原則,實現團結。”
- “應該制止一切煽動同胞分裂和對抗的政治紛爭,實現團結。”
- “我們應該消除對北侵和南侵、勝共和赤化的恐懼,並相互信任和團結。”
- “我們應該以民主為重,在國家統一的道路上攜手共進,而不是因為主義和原則的不同而相互排斥。”
- “我們應該保護個人和組織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鼓勵它們被用於促進民族大團結。”
- “應該通過接觸、來往和對話建立全民族的相互理解、信任和團結。”
- “南北雙方和海外的所有民族成員,在走向祖國統一的道路上,要加強團結。”
- “那些為民族大團結、為祖國統一事業做出貢獻的人,應該受到高度評價。”[10]
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成立方案[编辑]
根據三項原則和十大纲领,金日成於1980年10月10日在提交給《朝鮮勞動黨第六次代表大會關於中央委員會工作的報告》中詳細闡述了提議的國家,稱為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11]金正恩提議在朝鮮和韓國之間建立邦聯,最初將保留各自的政治制度。朝鮮將其描述為“……在南北雙方承認和容忍彼此現有意識形態的條件下,建立一個聯邦國家的和平統一提案”。有人指出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應該是一個中立的國家,不參加任何政治、軍事同盟或集團,包括整個領土和人民。[12]
統一稅[编辑]
2011年1月1日,來自執政黨和反對黨的12名議員向韓國國會提交了一項法案,允許設立“統一稅”。該法案要求企業繳納0.05%的公司稅,個人繳納5%的遺產稅或贈與稅,個人和公司都繳納其所得稅的2%,以支付統一成本。根據李明博總統在光復節的提議,該法案引發了關於為統一做準備的實際措施的立法辯論前一年的演講。統一稅的提議當時並未受到熱烈歡迎。此後重申了對統一迫在眉睫的擔憂,再加上朝鮮的行為,導致稅收提案獲得更廣泛的接受。隨著對即將到來和突然統一的擔憂增加,為統一做準備的實際措施正成為政治辯論中越來越頻繁的方面。[13]
朝鮮經濟共同體[编辑]
有人提出,朝鮮經濟共同體的形成可能是緩解半島統一的一種方式。[14]李明博背離了新世界黨的傳統強硬立場,概述了一項針對朝鮮的全面外交方案,其中包括建立一個協商機構來討論兩國之間的經濟項目。他提議尋求朝鮮經濟共同體協議,為該機構同意的任何項目提供法律和系統基礎。[15]
统一投资基金[编辑]
前仁荷大学教授谢泼德·艾弗森提议建立一个1750亿美元的统一投资基金,旨在收买朝鲜高层的精英,以确保通过内部政权更迭解决朝鲜冲突的外交途径。在提案中,将向在平壤掌握权力的精英官员的家庭总共支付高达233亿美元的款项,同时他指出,排名前十的家庭将各获得3000万美元,排名前一千的家庭则获得500万美元。另有1218亿美元将用于该国普通民众在统一后重新开始生活,据设想该基金将由私人团体和商业大亨捐助。[16][17][18]
民調[编辑]
據報導,在過去韩国蓋洛普民調機構進行的調查中,回答認為能實現南北統一的為1995年(82.2%)、2001年(79.6%)、2005年(80.0%)、2010年(80.0%)、2013年(74.2%)、2017年(73.83%)、2018年(73.3%),虽仍占大多数,但已经呈下降趨勢[19]。2018年韩国統一研究院的調查發現,南北統一的支持率從2014年的69.3%跌至57.8%,在20多歲的年輕人當中,反對率甚至高達71.2%[20]。2019年的盖洛普韩国(Gallup Korea)10月10日进行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韩国反对与朝鲜统一为一个国家的人数增加到20.5%[21]。
参考文献[编辑]
- ^ 1.0 1.1 1.2 1.3 方秀玉. 《战后韩国外交与中国-理论与政策分析》.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年12月. ISBN 978-7-5326-3500-9.
- ^ 韩增加南北合作基金拨款. 新浪网. 2013-01-04 [2015-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6).
- ^ 南韓人不開心 「平昌冬奧?不如說是平壤冬奧!」 -- 上報 / 國際. www.upmedia.mg. [202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3).
《路透》報導,不少南韓年輕世代沒有經歷1950年的韓戰、或是冷戰時期,對朝鮮半島統一的渴望已不如以往。「我們是兩個獨立、不同的國家,這點是完全無庸置疑的。」26歲的李昇基(이승기,音譯)表示,「因此,兩韓以一個國家參加冬奧,是完全不符合邏輯的。」
- ^ 一個統一的朝鮮半島?韩国年輕人不感興趣. 紐約時報. 2018-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中文(臺灣)).
如今,韩国的年輕人尤其更傾向於認為,將他們繁榮的資本主義民主與貧窮的集權主義北方重新融合,是一個不切實際也不受歡迎的想法。「我個人不歡迎統一,因為這樣我們就得幫朝鲜重建經濟,這會給我們製造負擔,」22歲的大學生朴敏哲(Park Min-cheol,音)說。
- ^ 南韓預測:兩韓統一 將成第7大經濟體 - 兩岸要聞. 中時新聞網. 2014-06-18 [202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3) (中文(臺灣)).
- ^ 변용주. 文在寅光复节讲话重申致力于恢复朝美对话. 韩联社(韩国联合通讯社). 2019-08-15 [202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中文).
- ^ Cumings, Bruce. Korea's Place in the Sun: a Modern History. Norton. 2005: 502–04. ISBN 9780393327021..
- ^ POLICIES FOR KOREA'S REUNIFICATION. Nae Nara. [2022-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3).
- ^ Kim Il-sung. On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National Reunification (PDF). 1972 [2022-08-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1-04).
- ^ Kim Il-sung. 10-Point Programme of the Great Unity of the Whole Nation for the Reunification of the Country (PD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1-06).
- ^ Donahue, Ray T.; Prosser, Michael H. Diplomatic Discourse: International Conflict at the United Nations – Addresses and Analysis.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 January 1997. ISBN 9781567502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 April 2017) –通过Google Books.
- ^ Plan for the Founding of the Democratic Federal Republic of Koryo. Uri Minzokkiri. [2022-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7).
- ^ Korea unification tax proposal – Analytical Updates – Junotane Korea –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trategic Affair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3).
- ^ Hong Soon-Jik. Toward reunification via inter-Korean economic community. Korea.net. 2007-08-26 [2007-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9).
- ^ Lee Myung-bak Unveils Inter-Korean Cooperation Plans. Chosun Ilbo. 31 Dec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31 December 2009). 无效
|url-status=bot: unknown
(帮助) - ^ Kim Jong-un Removal Will Cost $175 Billion, Claims A New Theory. [2017-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 ^ Could we pay North Korean elite to give up power and nuclear weapons?. [2022-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 ^ Iverson, Shepherd. Stop North Korea! 解决朝鲜对峙问题的根本性新方法. ISBN 9780804848596. 已忽略未知参数
|日期=
(帮助) - ^ 南韓民調:86%認為能實現兩韓統一. 中央社 CNA. 2015-08-10 [202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3) (中文(臺灣)).
- ^ Sang-Hun, Choe. 一個統一的朝鮮半島?韓國年輕人不感興趣.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8-01-30 [202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中文(繁體)).
- ^ 民调:越来越多的韩国民众反对与朝鲜统一. sputniknews.cn. [202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3) (中文(简体)).
參見[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 朝鲜日報:實現兩韓統一,應爭取美中支持. 中國評論新聞網. 2007-01-02 [2008-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4).
- 朝韓統一障礙何在. 環球時報. 2007年10月11日 [2010年8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27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