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的主題是演員朱旭。关于其他同名条目,請見「
朱旭」。
朱旭(1930年4月15日-2018年9月15日),男,汉族,遼寧瀋陽人,中國演員。最為著名的作品是在吳天明導演的影片《變臉》和張揚導演的影片《洗澡》中擔任男主角。他曾榮獲一次百花獎最佳男配角、一次東京國際影展最佳男演員,并五次入圍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1949年4月,朱旭考入华北大学第三部文艺干部训练班,7月随华北大学文工队三队到天津等地演出,11月调华北大学文工队二团(即后来的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任演员。
1952年,他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后的第一批演员。1980年代以後活躍於大小銀幕,1995年於中日合拍的電視劇《大地之子》飾演男主角養父,因而在日本也有相當高的知名度。
2018年9月14日,媒体纷纷报道朱旭去世,但是遭到否认[1][2][3]。15日2时20分在北京逝世[4]。
- 《生活》
- 《北街南院》
- 《屠夫》
- 《咸亨酒店》饰演阿Q
- 《哗变》饰演魁格
- 《芭巴拉少校》饰演安得谢夫
- 《非这样生活不可》饰演休特尔
- 《明朗的天》饰演孙荣
- 《武则天》饰演唐高宗
- 《悭吝人》饰演雅克大师傅
- 《女店员》饰演卫默香
- 《蔡文姬》饰演左贤王
- 《骆驼祥子》饰演二强子
- 《左邻右舍》饰演李振民
年份 |
片名 |
角色 |
备注
|
1984年 |
红衣少女 |
父亲 |
|
1985年 |
小巷名流 |
司马二哥 |
|
1987年 |
鼓书艺人 |
方宝森 |
|
1988年 |
偷来的爱 |
|
|
1990年 |
大太监李莲英 |
奕譞 |
|
1991年 |
心香 |
|
|
1992年 |
阙里人家 |
孔令谭 |
|
1993年 |
高楼边 |
|
|
1995年 |
变脸 |
老艺人变脸王 |
|
1996年 |
毕业交响曲 |
|
|
1997年 |
黄连·厚朴 |
龚老太爷 |
|
1999年 |
人间草木——打一字 |
牛头大叔 |
|
洗澡 |
老刘 |
|
宝莲灯
|
秦俑甲
|
配音
|
2001年 |
刮痧 |
父亲 |
|
岁月无痕 |
柳涌泉 |
|
2002年 |
汉方道 |
|
|
2004年 |
阳光天井 |
|
|
2009年 |
风声 |
神秘老者 |
|
我们天上见 |
外公
|
|
电视剧[编辑]
年份 |
劇名 |
角色 |
备注
|
1984年 |
末代皇帝 |
老年溥仪 |
|
1989年 |
武生泰斗 |
金爷 |
|
1990年 |
粉墨情痴 |
|
|
1994年 |
小楼风景 |
|
|
1995年 |
大地之子 |
陸德志 |
|
1997年 |
日落紫禁城 |
茶水章 |
|
2001年 |
越活越明白 |
|
|
2002年 |
似水年华 |
齐叔 |
|
2004年 |
沧海百年 |
|
|
2006年 |
老爸老妈兄弟姐妹 |
|
|
2009年 |
犯罪启示录 |
|
|
缉毒先锋 |
宋文林 |
|
家族 |
|
|
获奖与提名[编辑]
中国电影金鸡奖
|
入围年份
|
奖项名称
|
入围作品
|
评奖结果
|
1986年
|
最佳男主角
|
《小巷名流》
|
提名
|
1992年
|
最佳男主角
|
《心香》
|
提名
|
1993年
|
最佳男主角
|
《阙里人家》
|
提名
|
2000年
|
最佳男主角
|
《洗澡》
|
提名
|
2011年
|
最佳男主角
|
《我们天上见》
|
提名
|
大众电影百花奖
|
入围年份
|
奖项名称
|
入围作品
|
评奖结果
|
2001年
|
最佳男配角
|
《刮痧》
|
获奖
|
其他奖项[编辑]
- 1984年话剧《红白喜事》中扮演三叔,获文化部颁发的表演一等奖。
- 1991年中国话剧金狮奖。
- 1992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即后来的华表奖)最佳男演员《阙里人家》
- 1995年,在中日合拍电视剧《大地之子》中饰演男主人公陆一心养父陆德志的朱旭因为“在《大地之子》中的演技”获得第33届日本放送批评恳谈协会“银河奖”个人奖(电视剧类别)[5]。
- 1996年第九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变脸》
- 2009年首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我们天上见》
参考来源[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代 | |
---|
|
|
---|
| 1960年代 |
- 陈 强 (1962)
- 仲星火(1963)
- 1980年前为最佳配角,不分男女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代 | |
---|
| |
|
|
---|
| | | 1905-1949年(35人) | |
---|
| 1949-1976年(34人) | |
---|
| 1976-2004年(31人) | |
---|
|
|
---|
| 第一届(1987年) | |
---|
| 第二届(1989年) | |
---|
| 第三届(1991年) | |
---|
| 第四届(1993年) | |
---|
| 第五届(1995年) | |
---|
| 第六届(1997年) | |
---|
| 第七届(1999年) | |
---|
| 第八届(2001年) | |
---|
| 第九届(2003年) | |
---|
| 第十届(2005年) | |
---|
| 第十一届(2007年) | |
---|
| 第十二届(2009年) | |
---|
| 第十三届(2011年) | |
---|
| 第十四届(2013年) | |
---|
| 第十五届(2015年) | |
---|
| 第十六届(2017年) | |
---|
| 第十七届(2019年) | |
---|
|
放送文化基金獎個人演技獎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代 | |
---|
| 註:1988年至1990年為「特別獎」,1991年至1995年為「演技獎」,1996年至2000年為「男女演員演技獎」,2001年至2007年為「出演演員獎」,2008年後改為「演技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