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朱紅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朱紅色
网页颜色#E34234
RGBB (r, g, b)(227, 66, 52)
CMYH (c, m, y)(11, 74, 80)
CMYKH (c, m, y, k)(0, 71, 77, 11)
HSL (h, s, l)(5°, 76%, 55%)
HSV (h, s, v)(5°, 77%, 89%)
HWB (h, w, b)(5°, 20%, 11%)
B:代表值域介於0~255之間
H:代表值域介於0~100之間
注意事項
  1. 本條目的顏色值可能只是參考,並非共通標準。
  2. 本條目包含了使用顏色標示的內容,可能會因為不同的閱讀環境而產生差異。參見網頁親和力色盲人士或黑白螢幕使用者需要非色盲人士或使用彩色螢幕來幫助,或是使用無障礙軟體幫助。

朱紅色(英語:Vermilion)是一種红色顏色,介乎紅色橙色之間,最能引起人們聯想到的是由一種不透明的硃砂而制成的顏色。

朱紅色的硃砂從上古已使用,曾當作搽粉的胭脂。但顏料成份是硫化汞,而化合物都是有汞毒性的;後轉而多用於其他非人體用途的塗料。因為最純正的硃砂是非常罕見的,自然而言,朱紅色這顏色極端珍貴。在中世紀,朱紅色顏料有如金箔一樣珍貴。在2007年,一支35毫升真正的中國朱紅色油漆,亦可能花費170美元[來源請求]

繪畫上,朱紅色由做顏料制成,因為鎘比水銀更穩定,特別用於水彩上。水彩的主流商業來源是Blockx。不同於汞硫化物,鎘硫化物加工後所成的暖色系顏色範圍非常大,包括加上而獲得顏色。範圍從檸檬黃到深紅色,有時稱為「鎘紫色」。

歷史

[编辑]

朱砂颜料的首次使用记录可追溯到公元前 8000-7000 年,发现于现代土耳其的新石器时代村庄Catalhoyuk 。朱砂于公元前 5300 年左右开始在西班牙开采。在中国,朱砂作为颜料的第一个记录使用是在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4000年),它被用来画陶瓷、覆盖房间的墙壁和地板,以及用于仪式。

種類

[编辑]

中國紅

[编辑]

“中國紅”(英语:China red)或“中國紅色”(英文:Chinese red)是用於中國漆器的朱紅色的名稱。右邊的資訊框中列出了其中一種樣式;根據顏料的製備方式和漆的塗抹方法,這種顏色的深淺可能會有所不同。中國紅最初是使用粉末狀的朱砂礦物製成的,但從大約8世紀開始,這種顔色開始通過化學工藝將硫磺結合製成。朱紅色在道教文化中具有重要意義,被視為生命與永恆的顏色。

中國紅
网页颜色#AA381E
RGBB (r, g, b)(170, 56, 30)
CMYH (c, m, y)(33, 78, 88)
CMYKH (c, m, y, k)(0, 67, 82, 33)
HSL (h, s, l)(11°, 70%, 39%)
HSV (h, s, v)(11°, 82%, 67%)
HWB (h, w, b)(11°, 12%, 33%)
B:代表值域介於0~255之間
H:代表值域介於0~100之間
注意事項
  1. 本條目的顏色值可能只是參考,並非共通標準。
  2. 本條目包含了使用顏色標示的內容,可能會因為不同的閱讀環境而產生差異。參見網頁親和力色盲人士或黑白螢幕使用者需要非色盲人士或使用彩色螢幕來幫助,或是使用無障礙軟體幫助。

朱紅色也是中國傳統藝術中的紅色顏料。中國印章用來列印的物質就是朱紅色硃砂糊,硃砂顏料也使用中國紅色亮漆中。道教文化中,把朱紅色視為生活和永恆的顏色。由于朱红色为正色,多用于皇帝的御批中以及皇宫的宫墙装饰上,官宦人家和地方富豪也常常用朱红色涂刷大门。

以“Chinese red”作爲英文中的顔色名稱最早可追溯到1924年。[1]

朱色

[编辑]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内容,歡迎參與翻譯

朱色(しゅいろ、しゅしょく、しゅういろ)はの一つ。朱肉のような、やや黄を帯びた赤色について呼ばれる。JIS慣用色名では「あざやかな黄みの赤」(略号 vv-YR)と定義している[2][3]。日本の伝統色名である。単に(しゅ)ともいう。暖色のひとつ。

真朱

[编辑]
真朱
网页颜色#8F1D21
RGBB (r, g, b)(143, 29, 33)
CMYH (c, m, y)(44, 89, 87)
CMYKH (c, m, y, k)(0, 80, 77, 44)
HSL (h, s, l)(358°, 66%, 34%)
HSV (h, s, v)(358°, 80%, 56%)
HWB (h, w, b)(358°, 11%, 44%)
資料來源[1]
說明日本傳統顏色
B:代表值域介於0~255之間
H:代表值域介於0~100之間
注意事項
  1. 本條目的顏色值可能只是參考,並非共通標準。
  2. 本條目包含了使用顏色標示的內容,可能會因為不同的閱讀環境而產生差異。參見網頁親和力色盲人士或黑白螢幕使用者需要非色盲人士或使用彩色螢幕來幫助,或是使用無障礙軟體幫助。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内容,歡迎參與翻譯

朱色とは元来は天然赤色顔料辰砂の色であり、色名としての朱色は本来この色をさす。しかし、後に硫黄と水銀から人工顔料の銀朱(バーミリオン)が作られたため、天然顔料としての朱の色であることを強調する場合には真朱(しんしゅ)・本朱(ほんしゅ)という。朱肉にも古くは真朱が用いられていた。

銀朱よりも赤みの強い深い色合いである。

銀朱

[编辑]
銀朱
网页颜色#C73E3A
RGBB (r, g, b)(199, 62, 58)
CMYH (c, m, y)(22, 76, 77)
CMYKH (c, m, y, k)(0, 69, 71, 22)
HSL (h, s, l)(2°, 56%, 50%)
HSV (h, s, v)(2°, 71%, 78%)
HWB (h, w, b)(2°, 23%, 22%)
資料來源[2]
說明日本傳統顏色
B:代表值域介於0~255之間
H:代表值域介於0~100之間
注意事項
  1. 本條目的顏色值可能只是參考,並非共通標準。
  2. 本條目包含了使用顏色標示的內容,可能會因為不同的閱讀環境而產生差異。參見網頁親和力色盲人士或黑白螢幕使用者需要非色盲人士或使用彩色螢幕來幫助,或是使用無障礙軟體幫助。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内容,歡迎參與翻譯

天然顔料本来の色である真朱に対して、硫黄水銀から人工的に作られた化合物としての硫化水銀(II)HgSの色を銀朱(ぎんしゅ)という。英語ではバーミリオンヴァーミリオン、Vermilion)とよばれ、一般的にはこちらのほうがよく知られる。また、現在「朱」とよばれる顔料も多くはこの色をしており、単に朱色といった場合もこちらの色合いをさす場合がある。朱肉の多くもこの色をしている。

真朱よりは黄色味の強い鮮やかな色である。

辰砂の英訳であるシナバー(cinnabar)が色名として用いられることがあるが、その色合いは実際には銀朱に近いか、さらに鮮やかなオレンジ色であることが多い。

各色彩標準中的朱紅色

[编辑]

JIS

[编辑]

JIS慣用色名標準中收納了和色名的「朱色」和洋色名的「バーミリオン」(英語:vermilion)兩種名稱。這兩者在規範文件內記載的孟式色表是相同數值,為調配真朱與銀朱的基礎色。

朱紅色
しゅJIS慣用色名
  孟氏色表 6R 5.5/14
日本產業規格 JIS Z 8102
Vermilion
バーミリオンvermilionJIS慣用色名
  孟氏色表 6R 5.5/14
日本產業規格 JIS Z 8102

GB

[编辑]

在 GB/T 37370-2019《中国常见色色名和色度特性》中收纳了中国常见色色名的「朱(大红)」,依照中国颜色体系标号为 7.1R 4.4/13.8。

參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Maerz and Paul A Dictionary of Color New York:1930 McGraw-Hill Page 192; Color Sample of Chinese Red: Page 29 Plate 3 Color Sample J12
  2. ^ 日本產業標準調查會(JISC)日语日本産業標準調査会JISZ8102 物体色の色名(1957年10月30日制定、2001年3月20日改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p20(付表1 慣用色名 色名1)。2020年1月31日閲覧。(日語)
  3. ^ 朱色. kotobank (日语).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