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利亚
外观
杜克利亚 | |||||||||
---|---|---|---|---|---|---|---|---|---|
10世纪—1186年 | |||||||||
![]() 1089年的杜克利亚 | |||||||||
首都 | 巴尔 斯库台 | ||||||||
常用语言 | 古塞尔维亚语 | ||||||||
宗教 | 基督教 | ||||||||
政府 | 君主制 | ||||||||
亲王/国王 | |||||||||
• 10世纪 | 彼得(已知首位) | ||||||||
• 1046年—1081年 | 米哈伊洛一世(首位国王) | ||||||||
• 活跃期 1180年—1186年 | 米哈伊洛三世(最后独立统治者) | ||||||||
历史 | |||||||||
• 建立 | 10世纪 | ||||||||
• 升格为王国 | 1077年 | ||||||||
1186年 | |||||||||
| |||||||||
今属于 | 阿尔巴尼亚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克罗地亚 黑山 塞尔维亚 |
杜克利亚(塞尔维亚语西里尔字母:Дукља;希臘語:Διόκλεια,羅馬化:Diokleia;拉丁語:Dioclea),又译杜克里亚,是一个中世纪南斯拉夫人国家,大致位于今黑山东南部,从西部的科托尔湾延伸至东部的布纳河,并北抵泽塔河和莫拉查河的源头。
关于杜克利亚的记载最早见于10世纪和11世纪的拜占庭编年史。997年—1018年间,它是保加利亚帝国的附庸,随后归属于拜占庭帝国,直到1040年在斯特凡·沃伊斯拉夫(活跃于1034年—1043年)领导的起义中实现独立。沃伊斯拉夫攻占了早期塞尔维亚公国的部分领地,并建立了沃伊斯拉夫列维奇王朝。
1043年—1080年,在米哈伊洛·沃伊斯拉夫列维奇(1050年—1081年在位)及其子康斯坦丁·博丁(1081年—1101年在位)的统治下,杜克利亚达到鼎盛。米哈伊洛在离开拜占庭阵营、支持巴尔干地区的一场起义(其子博丁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后,被教皇授予“斯拉夫人的国王”的名义头衔。
在此期间,杜克利亚吞并了塞尔维亚腹地(称为塞尔维亚大公国,后人有时也称之为拉什卡),并在那里扶植了附庸统治者。这一沿海公国一度成为最强大的塞尔维亚国家,其统治者使用了“塞尔维亚亲王”“塞尔维亚人的亲王”等称号。
然而,这种崛起并未持久。博丁败于拜占庭人并被囚禁,权力受到削弱。他的亲属、附庸武官在拉什卡走向独立,并持续与拜占庭作战,而杜克利亚则陷入内战。
1113年—1149年,杜克利亚成为塞尔维亚与拜占庭冲突的焦点,沃伊斯拉夫列维奇家族的成员作为双方傀儡为争夺权力而自相残杀。
此后,杜克利亚被纳入由武坎诺维奇王朝统治的塞尔维亚大公国,成为其王冠领地,并开始被称为“泽塔”。这一地位持续到14世纪塞尔维亚帝国灭亡为止[1][2]。
参考文献
[编辑]- ^ Ђорђе Јанковић. О називу Диоклeје пре Немањића. [31 Dec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19 December 2022).
- ^ A Stipcevic. The Illyrians. History and Culture. Noyes Press. 1977: 31. ISBN 0-8155-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