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

林逋(967年或968年─1028年),漢族,北宋诗人。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钱塘人(今浙江杭州)[1]。
生平[编辑]
出生於儒學世家,恬淡好古,早年曾遊歷於江淮等地,隐居于西湖孤山,终身不仕,未娶妻,与梅花、仙鹤作伴,称为“梅妻鹤子”。宋真宗聞其名,賜粟帛,詔長吏歲時勞問。性孤高自好,喜恬淡,不趋名利,自谓:“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
林逋善為詩,其詞澄浹峭特,多奇句。其诗大都反映隐居生活,描写梅花尤其入神,蘇軾高度讚揚林逋之詩、書及人品,並詩跋其書:“詩如東野不言寒,書似留臺差少肉。”宋仁宗天聖六年(1028年)去世,享壽六十二歲[2],仁宗賜諡“和靖先生”。留有《林和靖诗集》。宋代桑世昌著有《林逋傳》。
張岱在《西湖夢尋》說,南宋滅亡後,有盜墓賊挖開林逋的墳墓,只找到一個端硯和一支玉簪。现在杭州西湖孤山面对北山路一侧,仍有“放鹤亭”和“林和靖先生墓”,便是纪念林和靖的景胜。
著作[编辑]
《林和靖集》四卷,卷一古詩,卷二卷三律詩、卷四絕句,集前有皇祐五年梅堯臣序康熙中長洲吳調元校刋,又有四庫全書版本。
著名诗词[编辑]
诗作[编辑]
【小隐自题】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宿洞霄宫】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晶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猫儿】
纤钓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
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山中寄招叶秀才】
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
月中未要恨丹桂,岭上且来看白云。
棋子不妨临水着,诗题兼好共僧分。
新忧他日荣名后,难得幽栖事静君。
【园池】
一径衡门数亩池,平湖分张草含滋。
微风几入扁舟意,新霁难忘独茧期。
岛上鹤毛遗野迹,岸旁花影动春枝。
东嘉层构名今在,独愧凭阑负碧漪。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孤山寺瑞上人房写望】
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春来看雪天。
词作[编辑]
【霜天晓角】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金兽,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点绛唇·金谷年年】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相思令·吴山青】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宋史本傳[编辑]
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真宗闻其名,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薛映、李及在杭州,每造其庐,清谈终日而去。尝自为墓于其庐侧。临终为诗,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之句。既卒,州为上闻,仁宗嗟悼,赐谥和靖先生,赙粟帛。
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窃记之,今所传尚三百余篇。
逋尝客临江,时李谘方举进士,未有知者,逋谓人曰:“此公辅器也。”及逋卒,谘适罢三司使为州守,为素服,与其门人临七日,葬之,刻遗句内圹中。
逋不娶,无子,教兄子宥,登进士甲科。宥子大年,颇介洁自喜,英宗时,为侍御史,连被台移出治狱,拒不肯行,为中丞唐介所奏,降知蕲州,卒于官。
注釋[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 |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林逋 |
![]() |
维基文库中该作者的作品: 林逋 |